美債ETF 散戶狂賣還能存嗎?最近看到新聞說,散戶大軍正在大舉賣出美債 ETF,真的假的啊?這樣下去會不會真的大跌? 不是說買債券 ETF 就是穩穩存、可以安心睡好覺的嗎?怎麼現在連債券也變得這麼刺激了😓 但講真的,美債長線價值還是在啦,只是這波美元跟台幣的震盪太兇...大家覺得現在是該停損逃命?還是加碼攤平撿便宜?
全球配置 vs. 本土龍頭:ETF 長期投資該怎麼選?最近研究投資,發現股魚大大講得很有道理,與其每天盯盤、追高殺低,不如就搞個「懶人投資法」,用 ETF 分批慢慢存,長期下來報酬還可能比整天殺進殺出的短線仔還高! 股魚大大書裡面是推薦 0050 和 006208 啦,但我看他也有提到海外的 VT 和 BNDW,這兩個感覺也很穩,而且還包含全球的股票跟債券,分散風險的效果應該更好吧 🤔 想問一下各位大大,你們覺得 VT + BNDW 這種全球配置的 ETF 真的適合長期投資嗎?還是其實台灣的 0050 和 006208 就夠了?
免稅額670萬海外債券ETF配置術,打造穩定現金流!最近一直研究怎麼用海外債券ETF來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畢竟670萬的額度不用白不用啊! 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啦,核心配置可以考慮**BNDW、AGG這種全球型的債券ETF,分散風險,求穩!再來,可以加入一些新興市場債券ETF,像是EMB,追求稍微高一點的收益。 當然啦,風險承受度比較高的,也可以考慮配置一些高收益債券ETF,像是HYG、JNK,不過這個波動就比較大了,要小心服用就是了。 想問問各位大大,你們覺得海外債券ETF要怎麼配置CP值最高啊?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標的?還是說,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風險嗎?歡迎一起討論!
投資美股到底要開海外帳戶還是複委託才划算?身為小資族,想趁著年輕開始投資美股,但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到底要開海外帳戶還是透過國內券商的複委託來投資,實在讓人好猶豫! 海外帳戶VS複委託,到底該怎麼選? 海外帳戶的好處: 手續費較低: 許多海外券商提供免手續費或低手續費的優惠,長期下來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 功能更齊全: 海外帳戶通常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和功能,像是股息再投資、借券等,對於想要長期投資的人來說,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 資訊更透明: 可以直接與海外券商進行溝通,獲得第一手的資訊。 海外帳戶的缺點: 開戶程序較繁瑣: 需要準備較多的文件,而且開戶時間較長。 幣別換匯: 每次交易都需要進行幣別換匯,可能會產生匯差損失。 資訊查詢較不方便: 如果遇到問題,需要自行解決或透過線上客服處理。 複委託的好處: 開戶方便: 透過國內券商開戶,流程簡單快速。 資訊查詢方便: 可以透過國內券商的平台查詢相關資訊,並獲得客服的協助。 資金安全: 由國內券商代為保管資金,相對安全。 複委託的缺點: 手續費較高: 相較於海外帳戶,複委託的手續費通常較高。 功能較少: 功能相對較單一,選擇性較少。 大家會怎麼選呢??
00882終於解套了!中國市場還是讓我很困惑...這波陸股上漲,讓我的00882終於解套了,三年來的忐忑總算放下了!但回顧這段投資歷程,我對中國市場還是充滿了疑惑。 政策如同一場賭博 中國市場的漲跌,實在太依賴政策風向。從當初的打壓科技巨頭、房地產調控,到現在的刺激經濟,政策的轉變實在太快,完全超乎投資人的預期。感覺投資中國股市,就像是在玩一場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的賭博。 高成長背後的隱憂 雖然現在陸股漲勢喜人,但我還是有些擔憂。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這些因素都可能再次引發市場動盪。而且,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問題也尚未完全解決,長期的發展前景仍有待觀察。 投資策略的調整 面對如此複雜的市場,我打算調整一下我的投資策略: 逢高獲利了結: 陸股短期內可能仍有上漲空間,但我會逐步獲利了結,降低持股比例。 分散投資: 將資金分散到其他資產,如債券、台股、美股等,降低單一市場的風險。 關注政策變化: 密切關注中國政府的政策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各位投資朋友,你們對中國市場的看法如何?是否也有類似的投資經驗?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分享彼此的投資心得。
大四生中800萬 All In ETF?!這樣做應該比較穩?繼上次分享33歲財富自由得到熱烈回應,決定再跟大家分享一篇跟大家討論: 之前滑到一篇新聞,一個大四生中了539的800萬頭獎,結果他說錢""花光""了,還PO出對帳單證明,原來是全梭哈00922! 他才大四就能忍住慾望不亂花,選擇投資理財真的很有頭腦!不過,600多萬全壓同一檔ETF風險還是偏高,萬一遇到黑天鵝事件,資產可是會大幅縮水的! 如果有天我成為幸運兒,我應該會這麼做: 1. 分散投資標的: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00922,也可以考慮其他ETF,例如追蹤美國S&P 500的VOO或IVV,分散風險。 2. 分批進場:現在美股還在高檔震盪,一次性 All in 風險太大,可以分批慢慢進場,降低平均成本,避免買在高點。 3. 配置部分債券:年輕人雖然風險承受度高,但還是建議配置一些債券ETF,例如BND或AGG,平衡投資組合,降低波動風險。 大家覺得這樣的策略會比較好嗎?
中國A股與港股ETF差在哪??該如何選擇近期有不管是外資還是我們這些散戶們都在關注中國A股與港股的ETF表現,尤其是中信中國50正2與富邦上證正2兩者之間的明顯差異。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在投資中國市場時,應如何選擇合適的ETF以達成最佳回報? 首先,中信中國50正2 - 00753L主要追蹤的是MSCI中國指數,其成分股多為科技巨頭,如阿里巴巴與騰訊,這些公司通常受外資青睞,資金流通相對靈活。而富邦上證正2 - 00633L則是跟蹤上證50指數,包括了許多傳產和金融股,像貴州茅台等,這些公司的表現通常受到內需驅動,波動性較小。 再來,從市場動態來看,港股的外資佔比顯著高於A股,並且在資金進出上更具自由性,這不僅影響了投資流向,也影響了ETF的表現。例如,當市場情緒樂觀時,外資往往會快速流入阿里巴巴等科技型企業,帶動中信中國50正2的上漲。而在A股受限於政策及市場情緒,則可能導致富邦上證正2的回報延遲。 因此,投資人在選擇這些ETF時,不僅需了解其追蹤的指數,也要深入分析其成分股的行業背景、資金流向及市場情況。最後,建議投資人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需求,靈活配置資產,才能更有效地把握市場機會!!!
Vanguard 系列 ETF 持有台股破 500!最新的全球 ETF 大調查出爐,這次最大的亮點就是 Vanguard 系列 ETF 對台股的持有量居然突破了 500 支!😱 是的,你沒聽錯,不是 50 也不是 5,而是超過 500 支! 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啦?FTSE All Cap Index 中的台股才 499 支,Vanguard 怎麼比指數本身還持有更多呢? 更誇張的是,不僅僅是一支 ETF 超標而已,連 VWO(新興市場 ETF)、VXUS(全世界除美股外 ETF)、VT(全球全市場 ETF)這幾個 Vanguard 大咖都跑去「超標超速」了!這些 ETF 的台股持股量分別來到 521、521 和 520 支。難不成他們已經開始收集下市公司當紀念品了嗎?還是說要幫那些賣不掉的股票找個安身之所?😂 話說回來,外國人真的是比我們自己還愛台灣公司,對台股的忠誠度不比國粉低啊!從這次持股的變化來看,似乎也顯示出台股在全球市場中還是頗具吸引力的。只不過我們這些小股民看到這些指數型 ETF 瘋狂增持,心裡難免有點五味雜陳。 不過,這也再一次凸顯了台灣市場市值加權 ETF 的缺乏。像台灣自己最愛的 006204(永豐台灣加權指數 ETF)目前持股才剛突破 241 支,還沒能全面覆蓋所有台股,搞得大家如果想投資全市場的台股還得找外國的 ETF。這樣下去,台股可能真的要被外資「外包」了~ 希望接下來這些 ETF 的管理公司能保持穩健經營,也給我們這些小股民們一點信心,別再搞什麼突然減持或調整的花招了😓
輕鬆懂美國四大指數、相關指數ETF介紹無論你是剛入門的理財新手,還是已經有一些經驗的投資者,了解美股的四大指數不僅能幫助你洞察經濟走勢,還能為你的投資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接下來,我們將輕鬆地介紹這四大指數及其相關ETF,讓你在投資路上更加得心應手!一起來看看吧✨ 📈 道瓊工業指數 (DJIA) 成分股:30家知名藍籌股(如蘋果、微軟)。 選股邏輯:股價高的公司影響力大。 特色:歷史最悠久,代表美股走勢。 ETF:DIA,想一次買進藍籌股的好選擇! 📊 標準普爾500指數 (S&P 500) 成分股:500大市值公司(如蘋果、亞馬遜)。 選股邏輯:流通市值加權,涵蓋各產業。 特色:更全面反映美股市場。 ETF:SPY、IVV、VOO,選擇多多! 💻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 (NASDAQ) 成分股:2600家公司,科技股占比高。 選股邏輯:流通市值加權,重科技股。 特色:科技股的指標,變化快! ETF:QQQ,專注於科技股的投資者必看! 🔌 費城半導體指數 (PHLX) 成分股:30家半導體公司(如台積電、高通)。 選股邏輯:涵蓋整個半導體產業鏈。 特色:全球半導體業景氣指標! ETF:SOXX,半導體股的最佳選擇! 希望透過這次的介紹,讓你對美股四大指數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如果你對這些指數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美股ETF vs. 台股ETF:哪個更適合你?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美股ETF和台股ETF,到底哪個更好呢?讓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 美股ETF的優勢: 費用低廉: 美股ETF的經理費普遍較低,長期下來能省下不少成本。 標的多元: 美股市場龐大,ETF選擇性多,能更精準地配置資產。 追蹤誤差小: 美股ETF的追蹤誤差通常較小,更能準確反映指數的表現。 台股ETF的優勢: 操作方便: 在台灣交易所即可買賣,不用透過複委託,變現快速。 資訊透明: 台股資訊相對容易取得,適合初學者。 連結在地經濟: 若看好台灣經濟發展,投資台股ETF能更直接參與。 深入分析: 匯差問題: 不論是美股ETF或台股的美金計價ETF,都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但長期來看,匯率的影響相對較小。 手續費: 複委託的手續費確實較高,但若長期投資,手續費占總成本的比例並不大。 稅務: 美股ETF的配息可能涉及海外所得稅,需要特別注意。 市場規模: 美股市場規模更大,流動性更好,但台股市場也相對穩定。 以上就是台美ETF的分析,你覺得你適合哪種呢?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VT、VTI、VOO 選哪一檔更適合長期投資?大家好,最近在研究美股 ETF,特別是 VT、VTI 和 VOO 這三檔,這三檔都有很高的市場關注度,但它們的投資方向和風險承受能力卻各不相同~ 三檔 ETF 的概述: VT:涵蓋全球股票市場,投資範圍非常廣,擁有超過 9000 檔股票,是全球分散風險的代表。適合那些想要分散投資,且看好全球市場的長期投資者。 VTI:專注於美國全市場,從大企業到小型股都包含在內。相比之下,它在美股市場內的覆蓋範圍更全面,小型股有潛力帶來較高的增長,過去表現也相對穩定。 VOO:只涵蓋美國最強的 500 大企業,專注於美國大型企業,這些公司通常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成長潛力,特別是長期投資的話,美國的核心大企業表現值得信賴。 哪一檔更適合長期投資? 如果你的投資理念是分散風險且全球佈局,那 VT 是很好的選擇,它能夠捕捉全球市場的成長機會,且在不同市場的波動間取得相對穩定的長期回報。 若是更看好美國市場,VTI 提供了涵蓋美國全市場的機會,特別是小型股有潛力在市場上發揮更大的增長空間。如果你相信美國經濟長期表現穩定並且願意承擔較低的風險,那 VTI 是不錯的選擇。 VOO 則是適合那些對美國大型企業有信心的長期投資者,它鎖定了美國最具代表性的 500 大企業,這些企業通常擁有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較低的風險,特別適合穩定成長的投資策略。 大家對這幾檔 ETF 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分享你們的投資策略和經驗!
用ETF玩轉全球市場,你準備好了嗎?大家好,我是Harry!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何用Vanguard的指數型ETF,輕鬆打造全球資產配置,讓你的投資更聰明、更潮流。 你可能在想,為什麼選擇ETF?因為它不僅低成本,還能幫你簡化投資決策。對於想追求穩定回報的你,Vanguard的VT絕對是一支必備的選擇,這支全世界股票ETF將各大市場通通包下,簡單又高效! 你知道嗎? VT:全球股票ETF,簡單搞定一切 VTI:美國市場的最佳拍檔 VXUS:非美市場的潛力股 VEA:成熟市場的守護者 VWO:新興市場的未來之星 而且,Vanguard的費用率也令人驚豔,VT的內扣費用率僅0.07%!這意味著更多收益進入你的口袋,讓你在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投資組合隨你選擇!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極簡投資的人,Portfolio 1直接上VT就夠了;如果想更細分,Portfolio 2和3也能滿足你對風險的把控。至於追求最佳費用與回報的朋友,Portfolio 4將是你的首選,讓你在分散風險的同時,盡情享受全球市場的報酬。 最後提醒 投資是自己的選擇,堅持你的策略和信念才是關鍵!別忘了,回測工具如「Portfolio Visualizer」可以幫你探索最佳投資組合,但記得過去不代表未來,市場永遠在變化。 你準備好用ETF來投資全球了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或投資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