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循環真的結束了?新聞說新台幣升值已經結束了,而且聽說不會再來一次了...真的假的啊? 不過這樣其實對市場來說也是好處啦,畢竟台灣是出口導向,台幣升值會讓出口產品價格提高,進而減少買家影響競爭力。 不過小弟還是菜雞,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台幣真的不會再升了嗎🤔
木頭姊又跌回去了? ARK ETF 在幹嘛?最近 ARK 跌到不行,一堆人說要接到變阿公,木頭姊是不是過譽了? 說真的,ARK 主打「破壞式創新」概念,押寶那些可能改變世界的科技,像是基因編輯、自動駕駛、太空探索等等,聽起來超潮,但風險也高。 他們家 ETF 一堆,最有名的就 ARK Innovation ETF (ARKK),直接包了一堆高成長潛力公司,然後還有 Fintech Innovation ETF (ARKF)、Genomic Revolution ETF (ARKG) 等等,更精準鎖定特定領域。 績效部分,曾經飛天過,但最近...嗯,你懂的。 不過長期來看,這些未來科技還是很有搞頭吧?你們怎麼看?
英業達、AES-KY如何?能跟嗎?各位股神們新年好,小弟最近注意到兩檔股票: 英業達(2356):11月營收還行,近一個月股價也不錯,伺服器題材很夯。 AES-KY(6781): 搭上BBU概念股的列車,最近還被台灣中型100指數納入成分股。 想問這兩個標的能跟嗎?小弟研究功力尚淺,想聽聽各位大大的看法🙏
半導體ETF能成為下一個爆發點嗎?小弟我玩股票也蠻久了,從一開始ETF也是想說求穩,選了0050、0056這種國民ETF。 老實說,報酬真的普普通通,後來認真做功課才發現,ETF雖然分散風險,但也要選對產業和趨勢,報酬率才有可能衝高。 最近在研究半導體產業,感覺蠻有發展性的,想嘗試定期定額00878或00891這類型的ETF,不知道有沒有前輩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年近半百才體悟!財富自由真諦不在數字再過幾年就知天命了,回想這些年在股海浮沉,也算是小有斬獲。最近心境有點改變,覺得財富自由不應該只是帳戶數字,更重要的是能夠掌握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前陣子研究 被動收入,發現很多前輩靠著ETF投資組合達成財務目標,每年穩穩領股息,根本不用看盤,時間也自由! 我自己是蠻看好VOO、QQQ這類追蹤美國市場的ETF,分散風險又能參與科技成長。當然每個人風險承受度不同,還是要做功課選擇適合自己的標的啦! 不知道各位對於財富自由有什麼看法?都怎麼規劃被動收入呢?歡迎分享交流一下!
3552 同致 - 特斯拉概念股?真的假的?特斯拉股價選舉後一路狂飆,一堆概念股跟著起飛,其中一個就是 3552 同致。老實說,之前沒怎麼注意到這檔,不過看了一下新聞,好像真的有那麼回事? 同致主要是做汽車電子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是他們的強項,聽說特斯拉也是他們的客戶之一。最近營收好像也慢慢起來了,難怪股價蠢蠢欲動。 不過說真的,特斯拉概念股常常都是炒一波就下去,想長期投資的還是要謹慎一點。大家怎麼看同致這檔股票?真的有機會跟著特斯拉一起飛嗎?還是只是曇花一現? 🚀
免稅額670萬海外債券ETF配置術,打造穩定現金流!最近一直研究怎麼用海外債券ETF來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畢竟670萬的額度不用白不用啊! 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啦,核心配置可以考慮**BNDW、AGG這種全球型的債券ETF,分散風險,求穩!再來,可以加入一些新興市場債券ETF,像是EMB,追求稍微高一點的收益。 當然啦,風險承受度比較高的,也可以考慮配置一些高收益債券ETF,像是HYG、JNK,不過這個波動就比較大了,要小心服用就是了。 想問問各位大大,你們覺得海外債券ETF要怎麼配置CP值最高啊?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標的?還是說,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風險嗎?歡迎一起討論!
新人=免洗筷?台積電狂徵才背後的盤算?最近正值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台積電之類的公司又開始瘋狂徵才了,一堆新鮮的肝都準備進去報到了。說真的,我不太相信什麼「年輕人有活力有創意」這種鬼話,科技業變化這麼快,學校教的那套早就過時了。 我在想會不會其實這些公司只是把新人當成一張白紙,方便灌輸他們公司文化,訓練成聽話耐操的員工?而且新人沒經驗,薪水也比較好壓低,等到幾年後學到東西翅膀硬了,搞不好就面臨中年危機被優化掉了? 看看之前中國一堆半導體公司燒完錢就倒閉,那些被裁員的員工不就剛好證明了這點? 在這種大公司工作,除了股票分紅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自己變成免洗筷的命運?這是有解的嗎😞😞
印度想學台灣?CNBC 幫你劃重點CNBC 最近在吹捧印度的半導體產業,還說人家要跟台日取經勒!笑死,台灣跟日本在半導體業打滾這麼多年,是說學就學得會的嗎? 印度缺水缺電又缺人才,基礎建設跟不上,我看是講好聽的啦!產業聚落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更別說供應鏈管理、技術研發這些硬功夫。 台積電都跑去美國設廠了,印度想趁機卡位?我看難度很高喔! 這波操作,真的看好印度半導體發展的,還是先觀望一下再說吧!
Oreo和可口可樂聯名的消息一出,股市和味蕾都在顫抖🍪📈前幾天逛家樂福的時候發現一個酷東西:Oreo和可口可樂聯名的餅乾和可樂! 沒錯,兩大巨頭強強聯手,推出了兩款限量新品,什麼「Oreo口味的可樂」和「可樂味Oreo夾心餅乾」這種操作,完全超出想像!這會不會像你投資看到某支股票突然暴漲一樣讓你措手不及呢? 小弟好奇之下買了可樂味Oreo餅乾試試,是不難吃啦,但之後可能還是會買原味就好XD 看了網友的評價,有些人覺得「噁心,但值得一試」,也有人説「還是先保持觀望」。 說起來,可口可樂目前股價為72美元左右,過去一個月上漲了3%左右。不知道這次聯名會不會也牽動股市?想像一下,一邊啜飲著Oreo口味的可樂,一邊看著股票上漲,是不是有點爽? 無論是品嚐聯名新品還是進場股市,大家會想嘗試一下嗎?
美股ETF投資,VTI真的就完勝VOO?最近看到有人在討論VTI和VOO,老實說這兩檔ETF我都長期持有,也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人說VTI涵蓋範圍廣,包含了將近4000檔美國上市股票,而VOO只追蹤S\&P 500,當然VTI比較分散、報酬也更高。 但我認為投資不能只看表面,VOO包含了美國市值前500大的公司,已經佔據美股總市值的八成以上,說真的,這還不夠分散嗎?而且大型股通常體質穩健,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不是說倒就倒。 另一方面,小型股雖然有機會獲得超額報酬,但波動也相對來得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套牢。而且VTI對於小型股的市值加權占比其實很低,真的能因為幾家小型股飆漲就獲得顯著的超額報酬嗎? 所以,要不要多配置小型股ETF,像是AVUV、IJR這些,我覺得可以納入考量。用VOO搭配小型股ETF,或許可以比單純VTI獲得更高報酬,當然,風險控管也要做好就是了! 大家覺得呢?都來討論看看吧!
外資落跑,聯電是不是要...?一堆人說聯電是川普概念股,現在川普不是贏了嗎?怎麼外資還在狂賣啊,股價是不是要準備落空了? 話說回來,聯電這陣子受惠於晶片需求回溫,營收表現還算不錯,跌那麼多是不是有點太誇張啊?想聽聽看多的理由,有沒有大大要來分享一下?
🍎蘋果眼鏡讓港股蘋概股有望看漲🕶️最近蘋果眼鏡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看來進軍元宇宙的野心已經藏不住了。 港股蘋概股也跟著全面飄紅,看來市場對蘋果新產品都抱持著高度期待~ 大家覺得這次蘋果眼鏡真的能像當年的iPhone一樣,再次顛覆市場嗎? 哪些供應鏈會是這次的最大贏家咧?
00930 選後回檔撿便宜?長期存股仔可以進場了嗎?大盤這幾天跟著美股上沖下洗,00930也跟著回檔,目前價格在相對低點附近徘徊,想問問版上各位大大,覺得現在適合進場開始慢慢佈局了嗎? 我知道00930標榜ESG跟低碳,成分股也都是金融、電子類股為主,感覺相對穩健,加上現在殖利率看起來還不錯,很適合我這種想存股領息的小資族。 但畢竟00930發行時間還不算太長,想聽聽看大家的分析,現在這個價位適合開始定期定額,還是要再等等看呢?
1449佳和 特斯拉概念股要起飛了嗎🚀最近美股真的跟賭場沒兩樣,小弟認清了自己真的沒有賭神的命,還是乖乖定期定額買ETF比較實在。 不過近期研究了一下,發現台股有一檔特斯拉概念股 1449佳和蠻有趣的,感覺有機會噴一波! 佳和是做電動車減速機殼的,特斯拉是他們的客戶之一。 電動車市場那麼夯,佳和的營收也跟著水漲船高,今年第一季EPS已經來到1.17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不少。 技術線型來看,目前股價是在均線之上,感覺有機會挑戰前高。 大家覺得佳和有戲嗎
虎航29日掛牌!中籤爽賺2.6萬元競價拍賣:11/11(一)至11/13(三) 競拍開標:11/15(五) 公開申購:11/19(二)至11/21(四) 抽籤日期:11/25(一) 預計掛牌:11/29(五)正式上市 承銷價格:暫定40元/股 競標底價:39.6元/股 感覺蠻不錯的 錯過星宇的朋友們可以再試一次
金管會想推投信規模?乾脆學學0050、006208啦最近金管會不是說要取消全委投資上限,想幫投信衝一波規模嗎? 說真的,與其搞那些有的沒的,不如學學元大跟富邦,發行追蹤大盤的ETF,像是0050、006208,簡單明瞭又穩定,一堆散戶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報酬率屌打一堆主動選股的基金,連帶規模也跟著水漲船高,根本是躺著賺! 說到底,台灣多數投顧的選股能力真的呵呵,還不如直接買大盤ETF省事,費用又低。 與其想著如何吸引資金投入主動管理,不如好好思考如何設計出更符合市場需求、追蹤誤差小的被動式ETF,讓投資人安心定期定額,長期下來自然能做大市場規模,這不是比什麼改革都有用嗎?
國慶焰火太夯,高鐵站人擠人大家有去看昨天的國慶煙火嗎?直接把雲林高鐵站擠得像股市漲停時的交易大廳 還好小弟選擇開車南下,不然真不知道會被擠成什麼樣欸 開始前想說去高鐵上個廁所,結果直接被那場景嚇傻,排隊人潮感覺快可以把高鐵站繞一圈了... 不過這樣這幾天高鐵股票和旅遊概念股是不是很有戲啊?感覺會是個「快進快出」的戰場耶
Tesla Cybercab登場,未來通勤狂想曲🚗剛剛看到特斯拉最新發表的自駕的Robotaxi,感覺蠻帥的耶😎 他不僅沒有方向盤和踏板,還採用帥氣的鷗翼門設計,讓進出車輛看起來像一場未來秀,而且車內還搭載了超多液晶螢幕,彷彿開著移動辦公室,適合忙碌的商務人士隨時開會XD 馬斯克還透露,Cybercab的生產成本會壓在3萬美元以下,換算一下台幣,差不多96萬左右吧 除此之外,特斯拉還發佈了無人駕駛的Robovan,這款圓潤的「太空艙」可一次容納20名乘客或大量貨物,適合小巴士市場。 大家覺得這次的科技大秀,特斯拉能有望進一步推升股價走勢嗎~~
投資美股到底要開海外帳戶還是複委託才划算?身為小資族,想趁著年輕開始投資美股,但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到底要開海外帳戶還是透過國內券商的複委託來投資,實在讓人好猶豫! 海外帳戶VS複委託,到底該怎麼選? 海外帳戶的好處: 手續費較低: 許多海外券商提供免手續費或低手續費的優惠,長期下來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 功能更齊全: 海外帳戶通常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和功能,像是股息再投資、借券等,對於想要長期投資的人來說,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 資訊更透明: 可以直接與海外券商進行溝通,獲得第一手的資訊。 海外帳戶的缺點: 開戶程序較繁瑣: 需要準備較多的文件,而且開戶時間較長。 幣別換匯: 每次交易都需要進行幣別換匯,可能會產生匯差損失。 資訊查詢較不方便: 如果遇到問題,需要自行解決或透過線上客服處理。 複委託的好處: 開戶方便: 透過國內券商開戶,流程簡單快速。 資訊查詢方便: 可以透過國內券商的平台查詢相關資訊,並獲得客服的協助。 資金安全: 由國內券商代為保管資金,相對安全。 複委託的缺點: 手續費較高: 相較於海外帳戶,複委託的手續費通常較高。 功能較少: 功能相對較單一,選擇性較少。 大家會怎麼選呢??
台北人努力工作卻只能放棄買台北的房子嗎..小弟年薪破200,但看看台北房價還是覺得買房遙不可及。 一直都在研究各種投資工具,想說加速累積頭期款,不然真的只能一路租到老。 目前是按照以下幾個方向: 美股ETF定期定額:主要投資VOO、QQQ這種追蹤大盤的ETF,長期下來應該能有不錯的報酬率。 台灣高股息ETF:0056、00878之類的,想說領股息再投入,加速資產累積。 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雖然買不起房,但可以考慮投資REITs,間接參與房地產市場。 當然,投資一定有風險,我也還在持續學習,想聽聽各位大大們有什麼建議?有沒有其他推薦的投資管道?還是說在台北,真的只能認命當無殼蝸牛了嗎? 😩
USTR終於出手了,中國電動車課100%關稅明天美國就要對中國產品展開大徵稅了,幫大家列了開出來的清單: 🚗 電動車:100%增幅! 🌞 太陽能電池:50%! 🛠️ 鋼鐵:25%! 🔋 電動車電池:25%! 😷 醫療口罩和手術手套:50%! 💉 注射器直接飆到100%! 手上有這些概念股的朋朋,可能要開始考慮轉向非中國廠商啦 唉...股市就是這麼刺激
國巨除權零股到底什麼時候入帳啊?各位好, 最近國巨除權,大家應該都領到股息了吧? 但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除權配的零股怎麼還沒有入帳? 我記得除權交易日是 8 月 15 號,停止過戶日是 8 月 21 號,但到現在都還沒看到零股進帳。 爬文了一下,發現好像很多人都有遇到一樣的問題,有人說要等一個月,有人說要等兩個月。 有沒有人知道實際上要等多久?
寵物概念股!萬達寵物掛牌,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寵物王國嗎?最近看到萬達寵物要掛牌一陣子了,感覺這波寵物概念股有機會大爆發啊! 這家公司感覺蠻有潛力的,不僅門市多,產品線也蠻齊全的,而且還有SAP系統加持,感覺科技含量很高。 想請問大家,你們對萬達寵物這檔股怎麼看?覺得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寵物王國嗎? 畢竟現在大家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經濟市場這麼大,感覺這檔股的成長性應該不錯。 不過我也聽說股本比較小,波動性可能會比較大,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另外,除了萬達寵物,你們還有推薦其他值得關注的寵物概念股嗎?
飛宏狂跌!下一檔充電樁概念股會是誰?最近充電樁概念股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飛宏股價直接砍半,還記得半年前一堆人點名誰是下一個飛宏,說充電樁概念股一定漲翻。阿格力老師點名了幾檔潛力股,像是僑威、立德、裕融和健和興,現在的股價只能用慘來形容。 但我身邊的朋友都覺得充電樁在未來一定是重點產業,畢竟現在所有的新大樓都有裝配充電樁! 小弟我想要提前佈局不知道覺得充電樁概念股築底完了嗎?有沒有推薦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