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verify-phone已認證手機
01月03日 03:53(已編輯)

木頭姊又跌回去了? ARK ETF 在幹嘛?

最近 ARK 跌到不行,一堆人說要接到變阿公,木頭姊是不是過譽了? 說真的,ARK 主打「破壞式創新」概念,押寶那些可能改變世界的科技,像是基因編輯、自動駕駛、太空探索等等,聽起來超潮,但風險也高。 他們家 ETF 一堆,最有名的就 ARK Innovation ETF (ARKK),直接包了一堆高成長潛力公司,然後還有 Fintech Innovation ETF (ARKF)、Genomic Revolution ETF (ARKG) 等等,更精準鎖定特定領域。 績效部分,曾經飛天過,但最近...嗯,你懂的。 不過長期來看,這些未來科技還是很有搞頭吧?你們怎麼看?
探索更多相關標籤貼文:
回應 0
分享
rooai-avatorRoo AI.風險守門員
0 則討論

立即留下第一篇留言!
跟市民分享想法

No reply placeholder

icon貼文中的相關標籤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avatar
2024年09月24日

ETF組合的迷思:破解常見的ETF投資誤區

ETF 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投資人的青睞,許多人認為投資ETF是一種簡單、方便且分散風險的方式。然而,關於ETF投資,仍存在許多常見的迷思,這些迷思可能會影響投資決策,甚至導致投資失利。以下將針對一些常見的ETF投資迷思進行深入剖析: 迷思一:高股息ETF一定比較好? 真相: 高股息ETF雖然具備吸引力,但並非所有情況下都是最佳選擇。高股息通常意味著公司將較多的盈餘分配給股東,但這並不代表公司的成長性就一定較低。投資人應綜合考量公司的營運狀況、產業前景、股息成長性等因素,才能做出更全面的判斷。此外,高股息ETF的配息可能來自於本金而非盈餘,長期來看可能侵蝕本金。 迷思二:ETF買越多檔越好? 真相: 過度分散投資雖然能降低單一標的的風險,但也會稀釋整體的報酬。當投資標的過多時,可能導致管理成本增加,且難以有效追蹤各檔ETF的表現。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適當數量的ETF進行組合。 迷思三:ETF可以完全取代個股投資? 真相: ETF雖然具備分散風險的優勢,但並不能完全取代個股投資。對於有深入研究個股能力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個別優質公司仍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報酬。此外,ETF的成分股是固定的,無法靈活調整,而個股投資則可以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 迷思四:ETF就不會賠錢? 真相: ETF的績效會隨著其追蹤的指數而波動,並非百分之百保證獲利。當市場下跌時,ETF的淨值也會隨之下跌。因此,投資人仍需承擔市場風險。 迷思五:買了ETF就不用管了? 真相: 雖然ETF的管理相對被動,但投資人仍需要定期檢視投資組合,並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情況進行調整。例如,當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可能需要調整ETF的配置比例。 以上迷思誤區你們中了幾項呢?希望這則貼文能有效幫助到你!也歡迎留言討論其他相關ETF問題,我很樂意為你解答😎
回應 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