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一張信用卡該申辦哪一張? 🦦理享人生新貼文「該辦信用卡嗎?刷卡是花錢還是省錢 」,提到該不該辦信用卡,理長建議可以盡早持有1-3張信用卡培養信用,對未來與銀行金融往來有很大的幫助,例如買房申請房貸。 那第一張卡該如何挑選呢?社會新鮮人或是剛滿18歲的大學學生,一定很困惑這麼多家銀行,卡別又這麼多究竟哪一張適合我呢?理長整理第一張申辦攻略如下: 🔎選卡方向 ➀ 紀錄平時消費習慣,針對消費習慣去找適合的信用卡 ➁ 選擇終身免年費之優惠信用卡 ➂ 選無腦刷的信用卡,一般消費均有回饋,也無須思考這張卡是否有回饋 ➃ 第一張卡建議不要剪卡,其中信用評分得一小部分,會依據持卡的時間來評定 ⭕️核卡攻略 ➀ 累積三個月至半年以上的薪資單或是存款等財力證明 ➁ 選擇薪轉戶銀行申辦,有較大機會核卡 ➂ 挑選銀行剛發行或是主推的信用卡,核卡機率較高 ➃ 選擇聯名卡核卡門檻相對較低 ❓申辦時該準備哪些資料? ➀ 須年滿18歲 ➁ 個人雙證件 ➂ 薪資或存款財力證明 ⭕️信用卡4大優點 ➀ 消費回饋-消費通常有現金回饋、點數或哩程回饋 ➁ 不用帶現金-免去現金遺失風險及需要領錢的麻煩 ➂ 培養信用評分-有助於未來與銀行業務的往來(如貸款) ➃ 享首刷禮-多數信用卡申辦都會有首刷禮優惠 🚫新手須注意以下4點 ➀ 過度消費-需避免有了信用卡而刷爆透支預算 ➁ 預支現金-會影響信用評分,申請貸款容易被拒絕 ➂ 年費-辦卡時須留意是否需要年費避免年費產生 ➃ 遲繳卡費-會影響信用評分,且產生違約金和循環利息 ❓該如何善用信用卡? 只要平時養成記帳習慣,並定期檢視每月金流,把刷卡當成現金一樣來記帳,掌握每一筆消費的來龍去脈,且能按時全額繳費,不用信用卡預借現金,就能避免成為卡奴,反而信用卡還能為你帶來更多好處。 _ 你的第一張卡是哪張呢?或是你考慮辦的第一張卡是哪張? (理長第一張卡是元大鑽金卡💳) 只要在底下留言💬分享就有機會抽到「7-11 500元禮券」,會從留言中抽出三位幸運理民🧧
Hi 大家好,我是純純 我2022年年領股利達到131,775元,每月被動收入約11,000元,廢話不多說,直接來分享我的5大存股心法,文末還有抽獎活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心法1:選好標的,閒錢投資 如何選擇標的呢?這裡我分成個股與ETF 個股 1.公司是否具有護城河,如專利、執照、獨有技術 2.觀察近5年的EPS是否穩定,甚至有成長 3.股利發放率近5年是否穩定 4.公司經營高層是否具誠信 5.毛利率、營益率、ROE是否維持穩定,甚至有成長 ETF ETF主要分為股利型ETF及市值型ETF,沒有好壞,喜歡穩定現金流量可以選擇股利型ETF,追求總報酬率者可以選擇市值型ETF 選擇好標的後,存滿3-6個月緊急預備金,薪水扣除必要支出後,可閒錢投資 📍心法2:定期定額/不定額投資,並將股利持續投入養大小金雞 每月利用閒錢(薪水扣除必要支出),進行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的投資。如果想更無腦,現在許多券商都有推出定期定額、定期定股的小額投資功能,也可以考慮看看是否要用這個方式 我自己個人是每年收到股利後會再繼續投入 以繼續養大我的小金雞,創造第二個我幫我工作賺錢 📍心法3:好公司遇到大跌時,反而要開心是加碼機會 好公司遇到大跌反而要開心,因為是加碼的機會,到菜市場都會殺價買菜了,投資是更大的金額,怎麼可以不趁大跌時分批進場,彎腰撿鑽石? 若公司經營策略沒有改變,產品仍有競爭性 我反而會進行加碼的動作,我自己的投資策略是長期持有,當股價打折我通常都很開心 例如2020年3月的Covid-19的恐慌性賣壓(美股當月4次融斷) 我當時就撿了一些中信金,目前算是我持有部位裡面報酬很好的 到現在2023年也領了4年股息了 📍心法4:若遇到市場大跌時,可暫時刪除APP 切勿砍在阿呆股 若遇到市場風險,如Covid-19疫情、升息造成股價大跌時 若心情受到影響,可以暫時刪除APP,切勿砍在阿呆股!若你是長期投資者,遇到大跌時切記不要自亂了腳步,反向賣出砍在阿呆股 看過太多例子了,一開始自詡是長期投資者 然後跌了3%就心慌賣出,那不如去投資美元定存 這邊教你3招讓自己投資不焦慮 1.買進後就刪除APP,設定定期定額/定期定股買進標的,或是要買時再重新下載登入 2.讓自己過得更充實,例如出國、爬山、陪伴家人,有時候可能就是太閒才會因為股票下跌而焦慮 3.可以進行冥想暫時抽離自己,安定自己的心靈,向內心再次確認一開始投資的目的,若還是長期投資,就不需要因為市場風險造成的下跌而太心慌 📍心法5:紀錄每年之總現金股利,並設立階段性目標 我每個月都會計算自己個人的資產負債表 透過紀錄來確認自己的淨資產是否有增加 (淨資產=總資產-總負債) 若又緩步往右上,就代表你的資產有在逐漸變健康中 我年底時會記錄當年總現金股利,看自己有沒有達到預期總現金股利的目標 預期總現金股利我通常會在年初就設定好,該年額外的薪資投入加上股利再投入與去年的總股利,就可以大約計算當年的預期總現金股利,若無達成則需重新review並檢討沒有達成的原因,視情況檢視是否要修正財務計畫 看完文的大家,要開啟存股之路了嗎? 不管是已在這條路上的朋朋,還是即將加入的朋友,歡迎在11/20前在這篇文留言分享「你的第一支存股」,我會在留言區抽出3位幸運兒,抽出7-11禮券500元唷~~~(11/21抽獎) 純純愛大家♡♡♡,一起達到財富自由囉!
已婚的大家都怎麼處理夫妻共同花費的呢? 嗨大家好,我是阿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們對於夫妻理財的想法 ✨看到最後會有抽獎活動喔✨ 我與先生結婚前就決定要共同理財,畢竟我們在一起十年了,非常了解彼此是什麼樣的人,也非常信任對方,但共同理財其實沒那麼容易,以下整理了我認為要注意的三點給大家參考😊 🔸夫妻共同理財一定要注意的三件事 ✅做個值得另一半信任的人 平常做人處事很重要,更何況是與您攜手共度下半輩子的另一半,一定更值得你用心對待,如有需要動用共同資產的時候,務必要先與另一半討論,懂得尊重對方,對方才會尊重你,久而久之彼此的關係就會更加緊密。 ✅避免過於奢侈沒必要的消費 (ex.名牌包、名錶) 既然決定一起為相同目標努力,對於沒必要的消費應該盡量避免,如是偶爾因為特別的日子,有個禮物犒賞彼此,激勵彼此是沒關係,但假設沒來由的只是因為想花錢就亂買,便不太恰當! ✅避免缺乏溝通彼此誤會 如發現任何疑問,立刻提出雙方溝通討論,避免因為誤會產生嫌隙,讓共同理財成為夫妻感情破裂的兇手,共同理財的用意應該是讓感情更緊密,一同朝著相同目標邁進,雙方時常溝通一起解決問題,是共同理財不可或缺的一環。 ✨無形的付出也是付出,不能因為無法量化而被否定,不論是賺錢或是處理家務都是組成一個家庭重要的因素,肯定雙方的付出並時常感謝對方,感情才走的長久💕 📢抽獎活動來囉❤️ ➀登入「袋鼠金融知室」並在此貼文下留言 「你偏好夫妻各自管理還是共同理財?為什麼?」 ➁將從留言抽出3位獲得「威秀雙人電影票」 ⏰活動截止日:2023/11/20 一起來留言參加抽獎,有機會帶另一半看一場免費的電影🫶 最後,謝謝看到這邊的你們🌻 如果想看為什麼我們會決定共同理財? 可以到IG搜尋 @muji_lovelydays 看貼文喔❤️
每次百貨週年慶都會忍不住爆買一波 這次好像有點太誇張XDD 小棕瓶、無敵霜幾乎打了五折,各買了三組,還多帶了一瓶眼霜想試試 歐舒丹的杏仁系列我超愛,緊膚凝霜看兩個有優惠,我直接買了四個XD 男友覺得我很扯,根本把一年份的保養品都買齊了哈哈 好奇大家週年慶都買了些什麼?
因為家裡關係緊急需要一筆資金,希望是好過、審核快的 平時信用卡費都很準時繳交,信用分數應該不差 但之前有看過,如果太快核貸的很可能是詐騙 想詢問大家正常核貸會花多久時間? 信貸哪家銀行或有什麼通路比較推薦的嗎?
記帳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Hello!我是斜槓女神👑 這次受袋鼠邀請分享記帳的重要性 偷偷說文末抽現金禮券,大家不要錯過🤫 多數理財書籍都會從「記帳」談起,但記帳真的好~難~堅~持 以下想跟你分享幫助我提高記帳動機的3個好處 讓我們一起不再半途而廢🔥 ➀ 了解金錢的流向 知道我們是如何花錢?該怎麼花比較適合?是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支出的第一步!例如:每月收入3萬元,扣除必要支出1萬7(包括房租、水電、手機費…)剩下1萬3為非必要支出及每月儲蓄的存款,透過先從的記帳中,大概算出平均花費,假設每月非必要支出是7千,那7千元就是我們可以存下來的,這7千元還可再規劃投資,拿去做定期定額,或是買股票。 ➁ 控制花費及調整支出 很多人都說自己有記帳,也有分析自己的花費都到哪去了,但好像還是不知道要刪減哪個、從哪裡開始調整,也因此就算調整了,也無法持續。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前幾天偶然在閱讀李柏鋒老師的《養錢練習》時,老師有提到,其實真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刪除的時候,你可以從跟同齡人比較開始,比如說別人花30%的開支在吃飯,你卻花到60%?為什麼這部分花的比別人多呢?先從比較後去分析自己可以減少的開支,也是一種方式! ➂ 幫助檢視消費的必要性 我們可以通過記帳,進一步反省這些花費的必要性。例如:每天花錢搭公車、轉捷運,購買月票是否會更划算?或是以機車代步所花費的油錢,是否能為我們省下更多車資?控制花費能夠讓你的生活更俐落,獲得很大幫助。 想要提高每月的儲蓄率,除了存下固定的金額以外,對於理財小白而已最好的進步方式,其實是記帳🌟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想透過記帳開啟你的理財之旅了呢?別急,在開始之前,也別忘了想想理財的初衷,才能走得更遠喔! 現在分享你「理財的原因」,來參加本次抽獎吧! |抽獎活動 貼文留言「你理財的原因」是什麼❓ 將會抽出3位幸運兒獲得全聯禮券500元 |活動截止日 袋鼠金融於2023/11/08抽出3位幸運兒✨ 並在留言區公佈中獎名單💰 趕快去留言吧~~~🔥 想看關於更多增加儲蓄率、理財的貼文,都可以在IG搜尋「斜槓女神」或者 「moneyfree_venus」找到我 歡迎大家來追蹤我的IG、跟著我一起邁向財富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