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查看原文去年上市 ETF 新兵 六檔表現亮眼去年上半年台灣 ETF 市場熱絡,股票、 債券ETF 共掛牌了10檔。這些陸續在去年3月到6月間掛牌上市的股債ETF,歷經市場去年7月與9月兩波較劇烈的修正,以及11月過後因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震盪,10檔股債ETF的股價加上配息的整體報酬表現開始出現分歧,10檔中不論近1個月、今年以來、近6個月皆繳出正報酬表現,共有包括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等共六檔。
用模擬交易實測 500萬 All in 台積電看到別人分享無腦買台積電心得,就用模擬交易試了一下!一次 All in 500萬,最終收益+20% 超快爽賺... 可能買點特別好,現實不敢這樣😆 要再多用模擬交易研究一下
00953B年化8.16%!這波該衝還是該觀望?最近有個蠻吸引人的ETF00953B,3月6日又要進行第五次配息,每股0.07元,年化配息率高達8.16%欸 不過問題來了,前面三次配息都順利填息,股價還從除息的10.37元拉回到10.3元,到底是短暫的震盪,還是市場開始對它的未來有點猶豫了? 大家覺得要進場搶先買嗎?有沒有人可以給點意見🙏
虎航29日掛牌!中籤爽賺2.6萬元競價拍賣:11/11(一)至11/13(三) 競拍開標:11/15(五) 公開申購:11/19(二)至11/21(四) 抽籤日期:11/25(一) 預計掛牌:11/29(五)正式上市 承銷價格:暫定40元/股 競標底價:39.6元/股 感覺蠻不錯的 錯過星宇的朋友們可以再試一次
不想買股票怎麼辦?投資就等於理財嗎?整個台灣最近幾乎都風靡起投資熱潮,好像人手都要有個幾張ETF才是台灣人,但其實理財也不一定就是買股票,用各種方法開源、節流,規劃自己的財富,那就是理財,買保險、債券、規劃支出、計畫儲蓄其實也都是在理財,如果你有辦法不投資就達到你希望的財務目標,那也是成功的理財,我想說的是,不要因為想要跟風就亂投資,小心因小失大
到底是什麼幻覺讓你覺得股災債券會漲?最近市場風聲鶴唳,一堆人在喊股災要來了,然後就開始有人說要避險,要買債券。 小弟我真的是滿頭問號,到底是什麼幻覺讓你覺得股災債券會漲? 先說,我不是說股災不會來,也不是說債券不能買。 我只是單純好奇,在這種情況下,債券真的能避險嗎? 我們來看看歷史數據,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哪一次股災債券是漲的? 不要跟我說什麼美國公債,台灣人買美國公債的比例有多少? 多數人買的還是台灣的債券型基金或ETF吧? 這些產品在股災的時候,有多少是能全身而退的? 再來,現在通膨這麼高,央行升息循環還沒結束,債券價格本來就面臨下跌壓力。 這種時候你跟我說要買債券避險? 是嫌錢太多想早點退休嗎? 我不是專家,但我相信投資還是要回歸理性。 不要人云亦云,看到別人喊股災就跟著恐慌,看到別人說債券好就盲目跟風。 多做功課,了解不同資產的特性,才能在市場波動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歡迎各位前輩指教,理性討論!
00772B、00773B月配債券型ETF介紹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和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 這兩兄弟可說是穩定的現金牛!它們每個月都會乖乖發紅包給你,讓你不用擔心錢不夠用。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它們呢? 穩如泰山: 它們投資的都是一些很穩健的公司,不太會出什麼大問題,所以風險相對較低。 月月領錢: 每個月都能收到配息,這感覺就像是被動收入,不用辛苦工作也能有錢進帳。 分散投資: 它們不是只投資一家公司,而是分散投資很多家,這樣一來,就算其中幾家公司出了問題,也不至於影響太大。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它們也有一些小缺點: 利率變動: 如果利率變高了,它們的價格可能會下降,影響你的投資收益。 通膨吃掉你的錢: 如果通膨太高,你領到的配息可能不夠你花,甚至會變少。 總結來說, 這兩檔ETF很適合想要穩定收入,又不喜歡冒太大風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