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募集暗盤交易?投信先買成分股,散戶真的被當盤子嗎?最近 ETF 這麼夯,一堆人搶著買,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ETF 募集的時候,投信是不是早就先買好成分股了? 我們都知道,ETF 募集完才會開始買成分股,但如果投信早就預期這檔 ETF 會爆紅,他們會不會在募集前就先用其他基金的名義買進這些成分股? 等 ETF 募集結束,大家瘋狂湧入的時候,投信再把手上持有的成分股高價賣出,這樣不就賺翻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陰謀論? 但仔細想想,這也不是不可能啊。畢竟,誰不想賺錢呢?
投顧老師又開始唬爛了!年底行情真的這麼樂觀嗎?各位股版大神們好,年底了,各大投顧老師又開始出來放話,什麼「台股長紅」、「今年不會死」之類的,聽得我耳朵都快起繭子了。說真的,這些老師是不是活在平行時空啊?看看最近的盤面,外資狂砍,一堆ETF跌得跟狗一樣,哪來的信心講出這種話? 過去十六年台股都活著,今年就會死?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市場是活的,誰敢保證未來會怎樣?更何況,現在國際情勢這麼多變,通膨、升息、地緣政治風險一堆,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我個人認為,今年的年底行情恐怕沒那麼樂觀。 外資都跑光了,誰來撐盤?散戶嗎?散戶大多都是韭菜,被割了一次又一次,還敢傻乎乎地進場? 那我們該怎麼辦? 我覺得還是要保持謹慎,不要被這些投顧老師的話給洗腦了。可以多看一些基本面分析,了解一下各產業的狀況,然後再做決定。 你們對年底行情有什麼看法?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分享一下自己的投資心得。
A股ETF大失血!年底行情轉向避險模式?最近A股的ETF市場真的不妙啊 尤其是聚焦創業板和科創板的ETF,單月資金外流更是創下新高! 影響原因也挺複雜的,像是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美國稅收威脅這些大環境因素,再加上國內現在的政策走向比較偏「慢牛市」,都讓市場的信心有點低迷。 散戶交易量降低,加上不少人對高估值的擔憂,這波行情真的有點冷颼颼。 不過很多專家都在觀望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大家覺得有新政策帶來轉機的機率高嗎...
ETF 募資到底要怎麼買?大家都想賺價差,難道不會變最大賣壓最近新募資的幾檔 ETF 動不動就破百億投入,我在想是不是大部分的散戶看到幾檔大 ETF 天天漲覺得現在追已經追高了,所以瘋狂搶買新 ETF 覺得比較便宜。 仔細想想,大家搶著買新 ETF,不外乎就是想賺價差吧?畢竟新 ETF 上市常常會有不錯的漲幅。但問題是,如果大家都在等著上市後賣出獲利,這麼一來,不就是最大的賣壓嗎? 會不會上市第一天大家搶著買而大漲,但後續幾天,大家一窩蜂要賣出,反而因為賣壓太大漲不上去。這樣一來,那些想做長期投資的人,反而會被短線操作的人害到。 如果這樣的話去參加那些新 ETF 的募資真的有利嗎?
大家ETF也都有進出場策略嗎?還是就一直放到天荒地老大家的ETF都有設定進出場的條件嗎?止盈止損之類的,我自己是有習慣做一些設定,但倒也不是頻繁進出,但就是有些損失沒必要承受,反手來個做空或把握時機出貨有時候還能再多賺一波正常的回檔呢。有人也跟我一樣會特別關照自己的ETF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