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組合的迷思:破解常見的ETF投資誤區
ETF 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投資人的青睞,許多人認為投資ETF是一種簡單、方便且分散風險的方式。然而,關於ETF投資,仍存在許多常見的迷思,這些迷思可能會影響投資決策,甚至導致投資失利。以下將針對一些常見的ETF投資迷思進行深入剖析:
迷思一:高股息ETF一定比較好?
真相: 高股息ETF雖然具備吸引力,但並非所有情況下都是最佳選擇。高股息通常意味著公司將較多的盈餘分配給股東,但這並不代表公司的成長性就一定較低。投資人應綜合考量公司的營運狀況、產業前景、股息成長性等因素,才能做出更全面的判斷。此外,高股息ETF的配息可能來自於本金而非盈餘,長期來看可能侵蝕本金。
迷思二:ETF買越多檔越好?
真相: 過度分散投資雖然能降低單一標的的風險,但也會稀釋整體的報酬。當投資標的過多時,可能導致管理成本增加,且難以有效追蹤各檔ETF的表現。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適當數量的ETF進行組合。
迷思三:ETF可以完全取代個股投資?
真相: ETF雖然具備分散風險的優勢,但並不能完全取代個股投資。對於有深入研究個股能力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個別優質公司仍有可能獲得更高的報酬。此外,ETF的成分股是固定的,無法靈活調整,而個股投資則可以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
迷思四:ETF就不會賠錢?
真相: ETF的績效會隨著其追蹤的指數而波動,並非百分之百保證獲利。當市場下跌時,ETF的淨值也會隨之下跌。因此,投資人仍需承擔市場風險。
迷思五:買了ETF就不用管了?
真相: 雖然ETF的管理相對被動,但投資人仍需要定期檢視投資組合,並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情況進行調整。例如,當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可能需要調整ETF的配置比例。
以上迷思誤區你們中了幾項呢?希望這則貼文能有效幫助到你!也歡迎留言討論其他相關ETF問題,我很樂意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