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要選冷門的?新手踩雷指南求解小弟最近開始研究存ETF,想說0050、0056這種國民ETF應該穩穩賺吧 結果身邊同事一直跟我說ETF要選冷門的,人多的報酬率都被稀釋掉了,還說什麼「ETF殖利率=定存利率+韭菜稅」,嚇得我現在都不敢下手😵💫 想問一下各位前輩,選ETF真的要避開熱門標的嗎?還是其實報酬率都差不多,只是熱門標的比較有討論度而已? 有沒有推薦新手入門,人少一點、報酬率又不錯的ETF呢?求各位大大指點迷津🙏
用模擬交易實測 500萬 All in 台積電看到別人分享無腦買台積電心得,就用模擬交易試了一下!一次 All in 500萬,最終收益+20% 超快爽賺... 可能買點特別好,現實不敢這樣😆 要再多用模擬交易研究一下
長期存股推薦: 50萬資金 新手怎麼買比較好?各位大神好: 最近有一筆50萬的閒錢,想開始投入股市,聽說存股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對於新手來說實在是霧煞煞。想請教各位經驗豐富的大大們一些問題: 1. 50萬的資金一次投入還是分批買入較好? 我目前考慮將50萬一次投入,但也有朋友建議分批買入,可以分散風險。想請問一次買入和分批買入各有什麼優缺點?考量到手續費,一次買完是否比較划算呢? 2. 目前考慮的標的有0050、0056,想請問這兩檔ETF適合長期持有嗎? 我初步鎖定0050、0056這兩檔,打算長期持有,利用複利效果滾雪球。想請問各位大大,這幾檔ETF是否適合新手長期投資?或是還有其他更推薦的標的,例如高股息ETF或產業ETF? 3. 新手存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除了挑選標的之外,新手在存股過程中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例如: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存股標的? 該如何設定停損點? 該如何應對市場的波動? 除了股息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可以考慮?
投資型保單vs. ETF:誰才是你的真命天子?聽說最近很多人在煩惱要選投資型保單還是ETF?別擔心,我來幫你解惑! 投資型保單聽起來很厲害,什麼年化配息8-12%,聽起來超誘人!但你知道嗎?這些高報酬可能只是個美麗的謊言。為什麼?因為這些配息有可能是從你的本金扣出來的!而且,投資型保單的手續費超高,根本就是個大坑! 那ETF呢?簡直就是投資界的乖乖牌!成本低、透明度高,而且長期績效穩定。就像0050、0056這些ETF,不但能讓你穩穩領股息,還有機會賺大錢! 為什麼要選ETF? 便宜大碗: 手續費超親民,CP值爆表! 一目了然: 投資什麼都清清楚楚,再也不用擔心被騙! 分散風險: 一次買多檔股票,風險分散超安心! 長期抗漲: 長期來看,ETF的績效真的不賴! 到底要選哪個? 別再猶豫了!如果你想要穩定成長,又不想被複雜的保單搞得頭昏腦脹,ETF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無本買美債ETF可以嗎?想退休了啦!小弟我今年30歲,從25歲開始工作後就存了一筆錢定期定額買0050跟0056,想說穩穩賺就好。最近這兩年想說來研究看看美債ETF,結果發現一個問題:本金不夠啦! 存了五年,股票帳戶也才300多萬, 想買個幾張20年期美債ETF都覺得吃力,更別說分散風險買其他種類了! 後來上網爬文研究,發現好像可以用兩種方法「無本」投資美債ETF: 1. 現股當沖賺價差:這個方法感覺風險比較高,需要對市場走勢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而且要付出時間盯盤。 2. 股票借券:把手上的0050、0056借給券商,賺取利息收入,再用利息去投資美債ETF。這個方法感覺比較穩健,但利息收入可能不會很高。 不知道有沒有前輩也是用這兩種方法投資美債ETF的呢? 想聽聽大家的經驗分享和建議!
定期定額 ETF,我的退休金靠它養!最近看到很多年輕朋友在討論股票,讓我想起自己剛開始投資的時候,也是滿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 後來我發現了定期定額ETF這個好方法,一路投資到現在,終於可以過上悠閒的退休生活了! 為什麼我推薦定期定額ETF? 簡單易懂: 不用每天盯盤,只要設定好,就能自動扣款,非常適合像我這樣喜歡輕鬆投資的人。 分散風險: 一檔ETF就包含了多檔股票,就像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降低了風險。 長期穩定: 只要選對標的,長期下來,複利的效果會讓你很驚訝。 我的投資經驗 我主要投資0050和0056這兩檔ETF。0050代表台灣50大公司,成分股都是藍籌股,感覺很穩健;0056則是高股息ETF,每季都能領到一筆股息,讓我退休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我從20年前開始,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雖然中間也經歷過幾次市場的起起伏伏,但我始終堅持下去。現在回頭看,真的很慶幸自己當初做了這個決定。 退休生活的美好 現在我每季都能領到一筆可觀的股息,這筆錢讓我可以自由支配,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退休生活真的太愜意了! 給年輕人的建議 年輕人有時間和本金的優勢,更應該好好利用定期定額這個工具。現在開始投資,未來你也可以像我一樣,過上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
高股息 ETF 越來越多,市值型 ETF 真的不好嗎?各位好, 小弟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市值型和高股息 ETF,發現很多人都在討論市值型 ETF 會越賣越少的問題。 這個說法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股票的總值不就是股數乘以股價嗎?市值型 ETF 影響的是股數,高股息 ETF 影響的是股價,兩者似乎不是完全對立的。 拿 0050 和 0056 來做個比較,其實不難發現: 1. 0050 的總資產長期來看是優於 0056 的:雖然 0056 每年都有配息,但 0050 的股價成長幅度更大,整體資產規模還是比較可觀。 2. 0050 的賣股壓力並不會一直增加:隨著股價的成長,每年需要賣出的股數比例會越來越少。 3. 0056 的稅賦負擔較大:每年領到的股息都要繳稅,長期下來會侵蝕本金。 市值型 ETF 雖然沒有高股息 ETF 那麼直觀的現金回饋,但長期來看,其成長性可能更強。而且,隨著股價的成長,每年需要賣出的股數比例也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