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起飛,晶片還在跑道上?國發會主委今天一番話讓人瞬間傻眼:「我們現在連一顆無人機的晶片都沒有!」 OMG 無人機目標產值300億,結果晶片還得靠對岸?? 我們不是半導體天下無敵嗎,但晶片自主這件事怎麼還卡在起跑線... 然後次世代通訊目標 2028 年 6G 網路布局成功,還有 300 億的衛星通訊產值,聽起來蠻夢幻的。 結果光模組、光通訊的技術大多也得靠對岸... 真的是不追上來會有國家風險欸
用模擬交易實測 500萬 All in 台積電看到別人分享無腦買台積電心得,就用模擬交易試了一下!一次 All in 500萬,最終收益+20% 超快爽賺... 可能買點特別好,現實不敢這樣😆 要再多用模擬交易研究一下
馬來西亞建商組團來台,台積電供應鏈準備南向?最近看到新聞說馬來西亞八家大地產商組團來台,目標是向台灣半導體廠招商。其中還包括之前差點買下台北101的IOI集團,看來來頭不小。 說真的,這幾年東南亞投資很夯,加上地緣政治風險,不少公司都在考慮分散生產基地。馬來西亞有地理位置優勢,加上政府也推出不少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感覺確實是個選項。 不過,投資這種事還是要謹慎,畢竟每個國家的法規、文化都不一樣,更何況是房地產這種長期投資。我自己對馬來西亞房市不熟,有沒有大大可以分享一下當地房市現況、投資風險之類的資訊?想聽聽大家的看法,這波南向到底有沒有搞頭?
單筆 vs. 定期定額,哪個報酬率比較高?最近市場波動大,一堆人在那邊問單筆ALL in還是定期定額好,讓我也不禁蠻好奇的🤔 我看是有分析說單筆投入的勝率大約有68%,也就是說10次裡面有將近7次是單筆贏過定期定額。 不過單筆投入雖然勝率高,但風險也一定大...想問問各位,你們平常都怎麼做投資決策,是偏好單筆投入還是定期定額呢?
川普25%關稅來襲,半導體、汽車、藥品股要先跑?最近川普又來搞大事,這次直接鎖定半導體、汽車、藥品要課25%關稅,簡直就是全球供應鏈大地震! 川普還放話說這只是開始,還會繼續加,未來一年內大幅提高...逼得外國廠商只能乖乖到美國設廠,否則就等著被課重稅😓 現在相關產業股都在跌,而且可能不是這波跌完就結束,大家得擦亮眼睛啦😫
川普的對等關稅 vs.賴清德的民主供應鏈,科技股會怎麼走?面對川普的「對等關稅」計畫,賴清德提出了「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還說會計劃增加對美國的投資。 蠻好奇這樣子算是危機有救了嗎?之後科技、半導體還會不會受到嚴重衝擊? 台股目前看起來是回穩了,但最近真的很多狀況每天都提心吊膽啊...
物理所/機械所畢業=台積電保證?想太多!給你產業現況懶人包最近一堆人問物理所、機械所出路,尤其是跟台積電的關係,小弟看不下去,來幫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實驗室才是重點! 想進台積電,凝態物理、半導體、材料這些實驗室才是王道。但進去也不一定是RD,設備工程師也是有可能。 至於量子、天文、核物這些...老實說,在台灣產業應用真的有限。 年薪600萬不是不可能,但那是國外少數菁英,而且通常要讀到博士。台灣教授很多不收純理論的研究生,因為不好發paper,你進去也是被當皮球踢。 很多人以為物理、機械很好推台積電,事實上,這些科系的必修課,像是量子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等等,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一堆人被當到畢業,能順利畢業+實驗室有成果的,早就被教授推薦到台積電卡位了,哪輪得到你? 總之,物理所、機械所不是台積電保證班,選對實驗室、努力學習、累積實作經驗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