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6770)風險大虧損大還敢進場?敢接盤的真勇者🫡大家好奇過沒有,到底是誰還在買力積電啊? 這家公司2024年全年虧損竟然從每股虧0.4元飆升至1.64元!真的是「加速衰退」,而且還在持續擴大,這情況到底該怎麼解釋😅 說真的,買這檔股票,應該有點像賭博吧,賭股價會不會突然反彈?還是其實這根本是長期的結構性問題🤔
100萬的抉擇!創業還是投資,你會怎麼選?各位版友大家好, 最近有點煩惱,想跟大家請教一下。 小弟我今年35歲,目前單身,在南部一間公司上班。存了100萬,想好好運用這筆錢,為未來做些規劃。 目前有兩個想法: 創業: 雖然沒有太具體的想法,但一直對自己創業抱持憧憬。想說趁年輕,放手一搏,或許能創造出一番事業。 投資: 股票、基金、房地產...等,這些投資管道看起來都很吸引人,但又怕自己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會賠錢。 我的困擾: 資金有限: 100萬看起來不多不少,創業似乎有點吃力,投資又怕不夠分散風險。 經驗不足: 對於創業和投資,我都是新手,沒有太多經驗。 風險評估: 創業風險高,但報酬也可能高;投資相對穩定,但報酬可能較低。 想請問大家: 如果你是我的話,會怎麼選擇呢? 在創業或投資方面,有沒有什麼建議或推薦的管道? 有沒有人有類似的經驗可以分享? 希望能聽到大家的意見,謝謝!
興櫃股票怎麼買?近日,隨著K董的股票熱議,讓我也開始關注興櫃市場。看到一些人對興櫃的交易方式表示讚賞,感覺興櫃的交易方式真是「隨心所欲」,想買就買,想賣就賣,價格波動也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這種「放任自流」的感覺非常接近美股,似乎讓人覺得這種方式很有吸引力。 以下是我評估出適合投資興櫃股票的人 風險承受能力高: 願意承擔較高風險,追求高報酬的投資人。 具備一定投資經驗: 對股票市場有一定了解,能夠獨立判斷投資標的的投資人。 長期投資者: 願意將資金投入較長的時間,以等待投資回報的投資人。 如何買賣興櫃股票 開立證券帳戶: 找一家有提供興櫃股票交易服務的證券商,開立證券帳戶。 簽署風險預告書: 簽署興櫃股票風險預告書,確認已了解興櫃股票的風險。 委託買賣: 透過證券商的交易系統,下達買賣委託。 議價成交: 證券商會根據您的委託,與其他投資人或券商進行議價,成交後即完成交易。 但這種交易方式真的適合在上市櫃市場上實施嗎?為何上市櫃市場的交易措施如此多限制?難道興櫃的模式不值得我們參考嗎?
股票質借有好處嗎?股票質借?簡單來說,就是拿你的股票去跟銀行借錢! 聽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想像一下,你有一堆寶貝玩具,但現在缺錢買新玩具了,你不想賣掉舊玩具,但又想買新玩具,怎麼辦?這時候,你就可以把你的玩具拿去當鋪借錢,等你有錢了再把玩具贖回來。股票質借就和這個道理差不多。 有什麼好處? 想用錢的時候,不用急著賣股票: 股票漲了才要賣,跌了就先借錢來用,等漲了再賣。 股票還在,股利照領: 雖然股票拿去借錢了,但你還是股票的主人,該領的股利一樣不會少。 不影響信用評分: 這個很重要!借股票的錢,不會影響你以後借其他東西。 那有什麼風險呢? 股票跌了怎麼辦? 如果你的股票跌了,銀行可能會要求你補錢,不然就把你的股票賣掉還錢。 要付利息: 借錢當然要付利息,而且利率可能比一般貸款高一點。 那我要怎麼做呢? 找一家銀行或券商: 他們會幫你辦理股票質借的手續。 準備你的股票: 要確定你的股票是上市櫃的哦。 簽合約: 仔細看合約,了解你的權利和義務。 總結一下 股票質借就是把股票當抵押品去借錢,方便又靈活。但記得,投資有風險,借錢也要謹慎。在做決定之前,最好先問問專業人士的意見。 小提醒: 股票質借就像一把雙面刃,用得好可以讓你財務更靈活,用不好可能會讓你虧損。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想清楚,評估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力積電(6770) 台日合作破局?SBI嗆聲背後到底怎麼回事最近新聞吵得沸沸揚揚的力積電和 SBI 終止合作案,說真的,我一開始看到只覺得不意外啦,畢竟當初黃崇仁說要蓋 12 吋廠的時候我就覺得聽聽就好,結果現在真的....。 先說說這次事件,SBI 控訴力積電單方面終止合約,還說什麼「極度沒信用」。力積電那邊則是否認說法,說雙方是「協議終止」。老實說,這種各說各話的情況在商場上也很常見,但這次 SBI 直接公開指責,還在聲明稿裡面提到「慶幸終止合作」,這就很有戲了。 以投資角度來看,力積電這幾年營運確實不穩定,之前記憶體價格大起大落的時候就燒了不少人,雖然說現在轉型晶圓代工,但市場競爭也是很激烈。這次和 SBI 合作破局,短時間內可能對股價造成負面影響,長期發展還要再觀察。 不過話說回來,力積電也不是省油的燈,當年 DRAM 價格戰也是殺得你死我活,老黃也不是第一次跟人撕破臉。這次會不會有什麼反制手段,或是背後有什麼其他原因,都還很難說。 總之,投資力積電之前還是要謹慎評估風險,不要只聽信單方面說法。大家怎麼看這次的事件?力積電未來發展會如何?歡迎一起討論。
借券效益是不是微乎其微最近剛開始玩借券,本來以為可以靠著手中的股票賺點外快,結果實際操作下來,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的經驗: 照著營業員的建議,將手中的股票幾乎都設定為可出借。起初幾天,確實有幾檔股票被借出去了,但借出天數都很短,而且每次得到的租金少得可憐。 以我為例,台積電3張,只借出一天,才賺了3元;鴻海10張,借出2天,也才賺了15元。這樣的收益實在是微乎其微,讓我有點灰心。 想請問各位有經驗的投資人: 借券的效益真的這麼低嗎? 還是我哪裡操作不對? 哪些股票比較適合出借? 有什麼挑選的技巧嗎? 如何提高借券的收益? 除了將條件交給營業員,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增加借出機會嗎? 借券的風險有哪些? 我需要特別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