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 - 2024/12/26查看原文盤中速報 - 佳能(2374)大跌7.13%,報65.1元佳能(2374-TW)26日13:15股價下跌5元,報65.1元,跌幅7.13%,成交166,792張。 佳能(2374-TW)所屬產業為光電業,主要業務為數位電子照相機、光學產品。 近5日股價上漲25.18%,集中市場加權指數上漲0.22%,股價漲幅表現優於大盤。 近5日籌碼
彩晶是不是快不行了??最近看手上的彩晶真的在想是不是該放掉了,評估了一些覺得彩晶快不行的點,想請大神們過目一下: 大規模裁員: 15年以上資深員工被轉調或裁員,顯示公司可能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組織重整,以降低成本。 高層動盪: 外部高層的空降,加上內部老員工的離職,可能導致公司內部溝通不暢,影響決策效率。 人才流失嚴重: 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離職,新人缺乏經驗,可能導致生產效率下降,產品品質不穩定。 公司營運狀況不佳: EPS表現不佳,加上大規模裁員,顯示公司可能面臨嚴重的財務壓力。 面板去年就在說只是產業循環,結果現在市場需求還是很疲軟,庫存去化也比預期慢,讓大家對未來更加擔憂。 雖然現在看起來一片黑暗,但危機往往伴隨著轉機,面板價格已經跌到歷史低點,如果需求回溫,獲利很快就能改善,加上政府積極扶持國內面板產業,說不定還有機會再創高峰? 現在的問題是, 彩晶這波跳水,是抄底良機還是套牢陷阱?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宏達電昔日神壇股已不在還記得當年HTC(宏達電)有多紅嗎?那時候只要提到Android手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HTC!但這風光的日子沒多久,HTC就從神壇跌落谷底。宏達電從2009年到2013年的大漲到大跌已回不去從前風光 為什麼會這樣呢? 太早得意忘形: HTC當年靠著Android手機打出一片天,但後面好像有點驕傲了,產品創新不夠,被其他品牌追上甚至超越。 專利大戰: 和蘋果的專利戰打得精疲力竭,不僅花了很多錢打官司,還被禁售,對銷量影響很大。 市場競爭太激烈: 三星、小米這些對手一個個崛起,HTC的市場佔有率被快速蠶食。 內部問題: 除了外部的競爭,HTC內部可能也有一些經營上的問題,導致公司發展不順。 那我們可以從HTC學到什麼投資教訓呢? 科技產業變化快: 科技產業日新月異,公司要一直保持創新,才能不被淘汰。 不要追高殺低: 看到股票漲很多就跟著買,跌一點就賣掉,很容易賠錢。
拜登如果退選了,美股到底會怎麼走呢?隨著拜登電視辯論中表現不佳、川普槍擊案又發生,大家開始在想:若民主黨換人選,股市會怎樣?今天甚至出現了如果換成賀錦麗的聲量 根據LPL Financial的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的說法,市場走勢與川普勝選的機率似乎掛鉤,當然也並不是說市場偏愛川普,畢竟市場就是討厭不確定性,能預測就放心許多! 川普前景與標普 500 指數之間的三個月相關性,目前位在 0.31。(隨然也不說特別高:1.0 的相關性意味著川普的勝選機率與市場同步移動,而 - 1.0 相關性則意味著完全反向移動。) 不過像是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和標普 500 指數的相關性大約為零,意味著它們目前對彼此影響很小。 近期確實有比起前陣子更明顯的波動,此時真的是更考驗投資人的耐心!
英業達Q2財報亮眼,營收、獲利雙雙創新高!英業達第二季營收達1,541.59億元,年增近18%,主要受惠於筆電出貨量遠超預期,以及伺服器業務的穩健成長。其中,筆電業務在第二季表現亮眼,但預估第三季將趨於平穩。 值得注意的是,英業達的伺服器業務將轉向以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為主要客戶,並預期全年出貨量將年增2成。這顯示英業達在高毛利的高階伺服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從財報數據來看,英業達的營運表現相當穩健,未來成長動能仍值得期待。 然而,投資者仍需關注以下幾點: 全球經濟情勢: 國際貿易摩擦、通膨壓力等因素可能影響電子產業的發展。 競爭激烈: 電腦產業競爭激烈,英業達需要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 新興技術: AI、5G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將為產業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
不像台股只有 0050,美股的三大市場介紹台股目前只有一個市場,所以若是要追蹤整個市場,多數人都是買元大的 0050,或是富邦台50 而在美股卻有三個市場,分別是道瓊 (Dow Jones),標普 500(S&P 500)以及納斯達克 (Nasdaq),那這三個市場有什麼差別呢? 1. 道瓊 (Dow Jones):是最早成立的大盤指數,由 30 家公司組成。單純由股價的大小來決定在指數內的權重。因此,像是蘋果拆股後股價變為 1/4,在道瓊指數內的權重也隨之下降 前三名共佔了 24% 的權重:分別為:聯合利華(UNH),佔 9.2%; 高盛(GS),佔 8%; 微軟(MSFT),佔 6.9% 2. 標普 500(S&P 500):涵蓋了 500 家公司公司的指數,也是涵蓋範圍最廣的指數。標普 500 指數的權重是以公司的市值來決定,因此若公司進行拆股或是減資等金融操作,均不會影響到在標普指數內的權重 P.S. 台灣加權指數也是採用與標普 500 一樣的權重方式 前三名共佔了 20% 的權重:分別為:微軟(MSFT),佔 6.9%; 蘋果(AAPL),佔 6.9%; 輝達(NVDA),佔 6% 3. 納斯達克 (Nasdaq):在指數中以科技股的占比最高,通常以 Nasdaq 100 作為指數代表。其中涵蓋了 100 家公司,與標普 500 一樣皆是以市值作為指數的權重 前三名共佔了 34.8% 的權重:分別為:蘋果(AAPL),佔 9%; 微軟(MSFT),約佔 8.5%; 輝達(NVDA),佔 7.5% 若是要投資指數型 ETF,大家會選擇哪個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