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子科技雜誌 - 4 天前查看原文解析兩大科技巨頭的危與機:台積電和英特爾將在晶圓製造攜手合作?當美國政府向台積電伸出橄欖枝,希望其協助陷入困境的英特爾時,這已不僅是單純的企業合作案,而是一場攸關全球科技霸權與供應鏈安全的戰略博弈。台積電該如何應對這個充滿機遇卻也暗藏風險的提議?本文將從地緣政治、企業戰略和實務挑戰三個層面,深入剖析這場可能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決策。...
用模擬交易實測 500萬 All in 台積電看到別人分享無腦買台積電心得,就用模擬交易試了一下!一次 All in 500萬,最終收益+20% 超快爽賺... 可能買點特別好,現實不敢這樣😆 要再多用模擬交易研究一下
半導體去美設廠,是分散風險還是逐漸「去台化」?谷立言今天強調說,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地位穩如泰山,說美國設廠是互補需求,不是要搬走台灣的競爭力。 不過谷立言也提到說台灣難以負荷高漲的AI與晶片需求,因此要分散生產風險,但這是不是也代表我們的半導體重鎮逐步向外擴散啊? 特別是當台灣面臨能源、勞力和RE100等壓力,會不會變成美國持續吸引技術、分流人才的原因咧? 所以想問問大家是相信「無法被取代」,還是留心這種「去台化」的可能呢?
護國神山的美國夢,值幾百億?劉德音最近在公開場合透露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的先進製程廠,可能會燒掉數百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數字欸 他直言說最先進技術在台灣生產才是雙贏方案,畢竟地緣政治很現實,不能把「矽盾」當成萬能護符。 這次護國神山跨洋挑戰除了錢之外,最可怕的還有文化衝擊吧...美國員工嫌加班太多,真的是問題很多 半導體產業的魅力就是這樣,既燒腦又燒錢,大家覺得這筆「幾百億的學費」值得嗎?
台積電董事會開到美國,半導體未來會不會成為「美國製」?最近台積電(2330)傳來的消息真是讓人忍不住皺眉,明年2月台積電的董事會竟然要遠赴美國開會?? 想當初台積電可是台灣的半導體代表,從芯片製造到技術領先,帶動了無數台灣科技業的榮光。 但現在董事會要跑到美國開會,說明台積電在美國的布局越來越重要,未來可能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那邊。 這代表著台灣的半導體霸主,逐漸失去「台灣製造」的獨占鳌头了,開始把產業核心往外推,技術和產業資源搬到了國外... 這不只是一場董事會的行程,更可能是台積電「去台化」進程的一個信號,台灣的半導體業會不會因此逐漸丟掉原本的優勢啊😮💨
物理所/機械所畢業=台積電保證?想太多!給你產業現況懶人包最近一堆人問物理所、機械所出路,尤其是跟台積電的關係,小弟看不下去,來幫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實驗室才是重點! 想進台積電,凝態物理、半導體、材料這些實驗室才是王道。但進去也不一定是RD,設備工程師也是有可能。 至於量子、天文、核物這些...老實說,在台灣產業應用真的有限。 年薪600萬不是不可能,但那是國外少數菁英,而且通常要讀到博士。台灣教授很多不收純理論的研究生,因為不好發paper,你進去也是被當皮球踢。 很多人以為物理、機械很好推台積電,事實上,這些科系的必修課,像是量子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等等,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一堆人被當到畢業,能順利畢業+實驗室有成果的,早就被教授推薦到台積電卡位了,哪輪得到你? 總之,物理所、機械所不是台積電保證班,選對實驗室、努力學習、累積實作經驗才是真的!
台積電(2330) 2奈米成美國製造?川普笑了,股民哭了!台積電這波是真的變「美積電」了吧? 連董事會都直接移師美國,這下真的有夠「美國製造」 現在還在跟川普遞橄欖枝,說什麼美國廠 4 奈米量產,後面還有 2 奈米、3 奈米要來,甚至傳要去德州蓋先進封裝廠... 這種走勢,真的要開始擔心以後「護國神山」變「護美神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