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理財網 - 16:42查看原文中鴻 113年綜合損益表,每股虧損0.62元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權益工具投資未實現評價損益-258,267-0.85-88,882-0.24 避險工具之損益-不重分類至損益-1,385 0.00 15,059 0.04 採用權益法認列之關聯企業及合資之其他綜合損益之份額-不重分類至損益之項目-820,892-2.69-274,002-0.73 與不重分類之項目相關之所得稅 12,700 0.04-16,327-0.04 不重分類
用模擬交易實測 500萬 All in 台積電看到別人分享無腦買台積電心得,就用模擬交易試了一下!一次 All in 500萬,最終收益+20% 超快爽賺... 可能買點特別好,現實不敢這樣😆 要再多用模擬交易研究一下
明年所得稅門檻曝光!?單身年賺62.6萬不用繳稅,賺爛了?明年的所得稅門檻一出來,單身的朋友們有福啦!年收入不到62.6萬,根本不用繳稅啊!政府這是體貼單身族的默默福利嗎?感覺連天公伯都在替大家加油打氣,祝福你們荷包平安無事。 根據官方的數據,2022年台灣有817.1萬名受僱者,結果中位數薪資才51.8萬,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上班族根本沒到這個門檻。平均薪資69.3萬聽起來挺不錯,但也就是科技業和製造業的高薪族在拉抬數字,普通人嘛,能免稅就是最好的福報了。
除息套利?算盤打得精?所得稅退稅的真相大公開!最近是不是很多人都在討論,利用所得稅退稅來做除息套利啊?聽起來很吸引人,好像只要在除息日買進賣出,就能輕鬆賺到一筆錢? 且慢!事情沒這麼簡單! 讓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這個「套利」的說法: 所得稅退稅8.5%上限8萬: 沒錯,這部分是確定的。只要你領了股利,政府就會幫你扣住8.5%的稅,但最多扣8萬。 所得往上加: 這點也很重要!當你領了股利,你的所得就會增加。如果你的所得剛好卡在某個稅率級距的邊緣,那這筆額外的所得可能會把你推到更高的稅率級距,反而要繳更多的稅。 政府再送你3.5%? 這個說法有點太樂觀了。所得稅率是按累進方式計算的,並不是說你只要所得沒超過12%,政府就會額外送你3.5%。 二代健保: 沒錯,二代健保會根據你的所得來計算保費,所以所得增加,健保費也會跟著增加。 所以,真的能靠除息套利嗎? 答案是:不一定! 要看你的整體所得: 如果你的所得本來就很高,那這一點點的股利對你的稅率影響不大。 要看股票的波動: 股市是充滿變數的,就算你當天買進賣出,也可能因為股價波動而賠錢。 要考慮交易成本: 每次交易都要支付手續費,長期下來也是一筆開銷。 所以說利用所得稅退稅來做除息套利,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這個方法可能適用於少數情況,但對於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策略。
2月懶懶沒看盤,鋼鐵股什麼時候起飛的?!還能追嗎...2月剛過完年,這禮拜又有228年假,肥宅我這個月工作都懶懶散散的,也沒什麼在看盤。 結果今天開盤一看,鋼鐵股最近怎麼漲了這麼多,有什麼利多消息我沒跟到嗎? 雖然現在看起來是來不及追了...小弟以後會乖乖認真看盤的😣
單筆 vs. 定期定額,哪個報酬率比較高?最近市場波動大,一堆人在那邊問單筆ALL in還是定期定額好,讓我也不禁蠻好奇的🤔 我看是有分析說單筆投入的勝率大約有68%,也就是說10次裡面有將近7次是單筆贏過定期定額。 不過單筆投入雖然勝率高,但風險也一定大...想問問各位,你們平常都怎麼做投資決策,是偏好單筆投入還是定期定額呢?
台股的選擇只剩台積電了?現在除了台積電還有什麼可以買? 一堆股票不是炒完就是被套,鋼鐵躺平、金融股死魚,電子股也只有IC設計在撐,散戶真的只能乖乖買台積電... 想問問各位大大現在台股是不是真的只剩台積電可以買?還是其實還有其他被低估的標的?求解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