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 - 12:15查看原文汽車大廠宣布將全球裁員!受關稅影響壓力大,重砸570億改革計畫搶救在全球汽車市場震盪與美中貿易摩擦升溫雙重夾擊下,瑞典豪華車品牌Volvo於4月底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營收與獲利大幅衰退,並同步宣布啟動總額180億瑞典克朗(約新台幣570億元)的「加速成本與現金行動計畫」,內容涵蓋裁員、減資、美國業務重整等重大改革,同時撤回2025及202
ASML Q1財報蠻穩的,但聽說Q2不太行?有在關注 ASML 的應該都知道,前陣子財報出來,營收跟獲利都符合預期,毛利率也提升,看起來EUV出貨暢旺! 不過ASML對2025全年展望維持不變,看來對景氣還是偏保守,Q2是不是沒什麼戲了啊... 大家怎麼看?這種財報穩但偏保守的股票,是不是先蹲後跳?還是繼續盤?有沒有老司機願意開示一下該怎麼操作😂
美超微(Supermicro)財報好慘,AI退燒了?我昨天熬夜看美超微財報,天呀這營收跟獲利是怎樣啊 每股盈餘才29至31,遠低於市場預期的54欸,營收也才45至46億美元,也低於市場預期55億美元😮💨 是AI熱潮真退了嗎?大家怎麼看?還是有其他AI概念股財報不錯值得關注的?
英業達Q2財報亮眼,營收、獲利雙雙創新高!英業達第二季營收達1,541.59億元,年增近18%,主要受惠於筆電出貨量遠超預期,以及伺服器業務的穩健成長。其中,筆電業務在第二季表現亮眼,但預估第三季將趨於平穩。 值得注意的是,英業達的伺服器業務將轉向以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為主要客戶,並預期全年出貨量將年增2成。這顯示英業達在高毛利的高階伺服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從財報數據來看,英業達的營運表現相當穩健,未來成長動能仍值得期待。 然而,投資者仍需關注以下幾點: 全球經濟情勢: 國際貿易摩擦、通膨壓力等因素可能影響電子產業的發展。 競爭激烈: 電腦產業競爭激烈,英業達需要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 新興技術: AI、5G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將為產業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
長榮航(2618)可以抄底嗎?德州雙航點+營收亮眼長期有戲吧長榮航(2618)這波操作真的猛,他們宣布成為亞洲唯一營運德州雙航點的航空公司,直接搶攻北美商務與中轉市場,搭配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轉機客比例可達美國航班六成以上欸 再看看數字,長榮航空3月合併營收達182.24億元,年增率2.85%,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549.44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率5.83%! 雖然現在股價還是跟的大盤走,但感覺長期來說應該蠻有戲的吧?大家覺得呢?可以現在抄底嗎?
英業達Q1財報解析:營收成長但獲利不如預期英業達Q1營收年增9%,但EPS僅0.3元,不如市場預期。想請問大家,造成獲利不如預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成本增加?還是其他因素? 營收: 年增9% 毛利率: 5.3% 營益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