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 15:50查看原文新台幣瘋漲嚇壞壽險業!金融股成重災區...國泰金、富邦金慘崩 市場看好「這三檔」有人在顧新台幣連日升幅,讓市場關注是否進一步侵蝕壽險業收益。根據金管會說法,壽險業對美國資產曝險約達9兆元,其中美債占比約6%,約為5,750億元。官方雖強調壽險業多以長期債券為主,並具備避險與風險控管能力,對營運影響有限。
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指標 美5月PCE會有好消息?美國本週將公布5月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成為衡量通膨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5月CPI和PPI數據下滑,外界預期PCE年增率有望降至2.6%左右,市場普遍期待聯準會在9月啟動降息循環。然而,由於美國預算赤字擴大,若當局被迫發行大量短期債券融資,可能干擾貨幣市場,影響聯準會對抗通膨的成效。資深分析師呂漢威指出,若PCE數據下降,有助於明確通膨緩解的預期,但預算赤字導致的大量短期債券發行,將衝擊市場,並影響聯準會的降息速度。 對於債券投資者來說,本週的5月PCE數據以及美國預算赤字的相關動向尤為重要。短期內大量發行債券將使殖利率走高,對債券市場造成波動。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經濟數據,並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潛在的市場變化和風險。
美債可以買嗎?梭哈之前先來聊聊我的看法👀最近流行「棄股買債」風潮,看到一堆人在討論要不要all in…但我自己是覺得啦,現在買美債風險也不小啊 1. 通膨變數:通膨黏著度高,利率搞不好會升,這時買長天期美債就GG。 2. 流動性考量: 美債ETF流動性佳,但直接買債券要考慮賣出的問題。 總之,美債是個好東西,但不是無腦衝!大家怎麼看?要梭哈嗎?還是等等?
到底是什麼幻覺讓你覺得股災債券會漲?最近市場風聲鶴唳,一堆人在喊股災要來了,然後就開始有人說要避險,要買債券。 小弟我真的是滿頭問號,到底是什麼幻覺讓你覺得股災債券會漲? 先說,我不是說股災不會來,也不是說債券不能買。 我只是單純好奇,在這種情況下,債券真的能避險嗎? 我們來看看歷史數據,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哪一次股災債券是漲的? 不要跟我說什麼美國公債,台灣人買美國公債的比例有多少? 多數人買的還是台灣的債券型基金或ETF吧? 這些產品在股災的時候,有多少是能全身而退的? 再來,現在通膨這麼高,央行升息循環還沒結束,債券價格本來就面臨下跌壓力。 這種時候你跟我說要買債券避險? 是嫌錢太多想早點退休嗎? 我不是專家,但我相信投資還是要回歸理性。 不要人云亦云,看到別人喊股災就跟著恐慌,看到別人說債券好就盲目跟風。 多做功課,了解不同資產的特性,才能在市場波動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歡迎各位前輩指教,理性討論!
金管會再出手!幣圈業者合規壓力來了大家都說幣圈不眠,最近看來不只是投資人,連金管會也不讓大家消停了欸 最新消息說金管會準備對六家虛擬資產業者來一波「深度體檢」,加強金檢,防止洗錢💸 對那些已經苦於洗錢防制的幣圈大佬們,未來三個月內得完成登記制,才算是通過金檢標準。 去年王牌交易所(ACE)被罰152萬台幣,Rybit也被罰102萬,不知道這次的檢查會不會再創紀錄🤔 而且不只是大交易所要迎戰,就連OTC幣商們也面臨更高門檻! 有消息說不少業者已經打算要收攤了,畢竟經營成本太高啦,與其硬撐不如選擇退出... 這場檢查風暴對整個市場來說,可能就是一場大換血了! 想必未來的幣圈不但要更穩定,也要更加「乾淨」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