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抵CBAM確定了!台廠碳權概念股提前卡位碳費抵CBAM確定了,而且四年內要跟歐盟的碳交易市場接軌,以後台灣的碳權價格搞不好會跟著歐盟走? 這樣看起來,投資碳權概念股是不是越來越有搞頭了? 目前看起來,受惠比較直接的應該是那些本來就需要被課碳費的產業,像是鋼鐵、水泥、電機電子: 台塑、台泥、國產、永光、中華化、東聯這些概念股大家都可以注意一下 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除了這些排放大戶之外,還有哪些產業有機會因為碳交易市場的發展而受惠啊?
00918 及其他 ETF 最新成分股審核結果!1. 00915 凱基台灣優選高股息30 成分股納入(17): 2504 國產、2520 冠德、2548 華固、2882 國泰金、2883 開發金、2886 兆豐金、2915 潤泰全、3023 信邦、3034 聯詠、3045 台灣大、3413 京鼎、5009 榮剛、5434 崇越、5871 中租-KY、6488 環球晶、9904 寶成、9941 裕融 成分股刪除(17): 1210 大成、2027 大成鋼、2211 長榮鋼、2317 鴻海、2377 微星、2385 群光、2404 漢唐、3293 鈊象、3711 日月光投控、4958 臻鼎-KY、5469 瀚宇博、6121 新普、6182 合晶、6239 力成、6414 樺漢、8112 至上、9939 宏全 2. 00918 大華銀優選股利高填息 30 成分股納入(12): 1102 亞泥、1319 東陽、2357 華碩、2404 漢唐、2883 開發金、2886 兆豐金、3023 信邦、3231 緯創、3702 大聯大、6239 力成、8464 億豐、9904 寶成 成分股刪除(12): 2105 正新、2206 三陽工業、2317 鴻海、2360 致茂、3005 神基、3532 台勝科、4958 臻鼎-KY、5347 世界、5871 中租-KY、6147 頎邦、6592 和潤企業、8046 南電 3. 00923 群益台灣ESG低碳50 成分股納入(4): 1519 華城、2801 彰銀、3533 嘉澤、5880 合庫金 成分股刪除(4): 2377 微星、2385 群光、2883 開發金、6409 旭隼 4. 00936 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 規模:209.84 億元 成分股納入(12): 1402 遠東新、1702 南僑、2006 東和鋼鐵、2353 宏碁、2610 華航、2633 台灣高鐵、2889 國票金、3260 威剛、3702 大聯大、6023 元大期、6790 永豐實、8112 至上 成分股刪除(12): 1712 興農、2201 裕隆、2449 京元電子、2501 國建、3532 台勝科、3708 上緯投控、4126 太醫、4915 致伸、6214 精誠、6285 啟碁、6689 伊雲谷、8046 南電 資料來源:https://taiwanindex.com.tw/downloads/technical_notice
美國智庫又在嘴砲?逼中國發展半導體,真的會造成產能過剩嗎?最近看到一篇報導,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商業經濟高級顧問兼董事甘迺迪說,全球貿易關鍵字已經從「全球化」變成「經濟安全」。他認為,美國現在拼命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反而會讓中國加速自主研發,最終導致全球半導體產能過剩。 說真的,這種論調聽聽就好。美國現在不打壓,難道要等著中國在先進製程超車,到時候美國才在那邊哭說不公平競爭嗎?而且中國就算真的砸大錢搞研發,能不能突破技術瓶頸還很難說,更何況建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需要時間,哪有那麼容易就產能過剩? 不過甘迺迪也提到一個重點,就是現在各國都在強調供應鏈自主,萬一哪天真的台海戰爭開打,台灣的晶圓廠變成戰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肯定會大亂。所以美國現在扶持台積電、三星到美國設廠,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分散風險。 所以啦,與其擔心中國產能過剩,還不如想想台灣的護國神山要怎麼保護吧!如果真的發生戰爭,台積電ADR會不會直接跌到變壁紙啊?到時候手上抱著一堆台灣半導體股票,是要哭還是要笑?
ARK7 這類型的美國房地產投資平台風險?之前滑到一個叫 ARK7 的美國房地產投資平台,主打用小資金就能投資美國房地產,網站上那些物件的圖表看起來是長期向上的沒錯啦,加上號稱有 4~5% 租金收益,感覺好像很不錯? 但說真的,這種模式跟買 REITs ETF 差在哪裡? 自己選物件感覺風險很大,萬一挑到雷屋不就 GG 了? 而且網站上資訊感覺也有限,像是持有結構、管理成本、交易成本、流動性、稅賦這些都沒講清楚,會不會有什麼隱藏的風險? 有沒有鄉民實際投資過 ARK7 或類似平台,可以分享一下經驗和心得?現在美國房市感覺不太穩,這種平台真的有搞頭嗎?還是乾脆乖乖買 REITs 或短期國庫券就好?
風電國產化大夢GG?錢砸下去不如all in 台積電...政府整天喊風電國產化,結果咧? 兩大風電機組商都快撐不住了,還2萬個工作機會咧,我看是2萬人準備領失業補助吧... 說穿了,台灣根本沒那個本錢玩這種燒錢遊戲。 與其把錢丟到海裡聽響聲,不如學學人家台積電,專注本業、精進技術,這才叫做真的護國神山好嗎?? 大家還是把錢錢拿去投資正港賺錢的台積電,或是其他有潛力的半導體供應鏈啦
競國台灣廠年底收攤!PCB產業鏈投資機會在哪?競國這波關廠裁員,400多個家庭受影響真的令人唏噓... 不過說真的,PCB產業這幾年早就不是新聞了,一堆公司毛利率低到可憐,競爭又激烈,我看遲早要洗牌一波。 但危機就是轉機啦!產業汰弱留強,資金自然會往體質好的公司集中。那些有技術、能轉型升級的PCB廠,未來幾年搞不好還能吃到一波紅利。 我自己是蠻看好IC載板和伺服器PCB這兩塊啦!一個搭上半導體先進封裝趨勢,一個受惠於AI跟雲端發展,需求都還很強勁。 當然,投資前還是要做功課,不要看到新聞就一窩蜂跑去買。大家有覺得哪些PCB公司值得關注的嗎?歡迎一起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