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的未來會繼續像這幾天一樣香嗎...?最近大家都在說台積電(2330)要漲回來了,我是沒太大感覺啦,畢竟它沒漲到一千我都當它在熱身。 外資又買了1.7萬張,真的很會演,447億直接砸下去,半導體區整條走廊都香了。 科技股的未來當然很有夢,AI、雲端、還有NVIDIA送晶片當交朋友,但說真的,這波科技行情我還是當觀察員就好,畢竟上次衝太快,結果變成套牢學徒啊😮💨
避險停損觀念很重要,不然融資追繳真的會哭...看到新聞說股民籌錢繳融資追繳,真的心有戚戚焉…最近盤勢差,一堆人被軋到哭出來。說真的,融資操作本來就是高風險高報酬,沒做好風險控管,遇到這種事真的不意外。 與其到時候借錢繳追繳,不如事先設好停損點,該斷就斷!不然就像新聞說的,籌錢壓力大到影響生活,真的得不償失... 除了停損,分散投資也很重要,別把雞蛋放同一個籃子。另外,融資比例也要控制好,別太貪心,才不會被追繳殺到措手不及! 想穩定獲利,還是要做好功課,了解公司基本面、產業趨勢,別聽信明牌亂衝,不然遲早被市場教訓。 總之,投資前做好功課、風險控管,才是長久之道。
英業達可以買嗎?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最近AI概念股蠻夯的,但英業達似乎還在低點,各位股神還可以抄底嗎? 先說結論,我個人覺得要看你抱多久。 1. 基本面:英業達不是純AI股,伺服器代工佔比高,營收相對穩健啦,但毛利不高是硬傷。 2. 題材面:AI伺服器絕對是未來趨勢,這塊英業達有吃到,但貢獻度要追蹤。 3. 技術面:短線來看仍然是偏空格局,而且現在市場氣氛不穩定... 我個人認為,想玩短線的就建議先觀望了,長線看好英業達或AI的,可以分批佈局,但不建議all in!
00946 可以買嗎?科技類ETF分析各位股神安安! 00946號稱科技版0050?到底值不值得All in? 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1. 成分股:鎖定科技創新,但要看懂持股邏輯,是不是真的跟你的投資理念match。 2. 優點:分散風險,抓到未來趨勢。 3. 風險:科技股波動大,選股策略不一定穩,要做好心理準備。 所以00946 可以買嗎?我覺得要看你的風險承受度、投資目標和對科技股的看法! 老話一句別盲目跟風,自己研究最重要!
儒鴻(1476) 關稅的影響到底有多少?美國雖然暫緩對中國部分對等關稅90天,但川普掀起的製造業回流風潮,影響還在發酵的樣子🤔 但我在想,儒鴻(1476)深耕全球的實力,應該不是川普一兩天就能做到的吧? 大家雖然常說紡織是夕陽產業,但看看儒鴻、聚陽、振大環球,去年EPS都從15元起跳,儒鴻甚至高達24.2元,淨利66.4億,成績不輸科技股欸 想聽聽大家的看法,現在儒鴻股價有點整理,這是壓力還是機會啊?關稅是短期變數,還是長線轉單效應呢?
長榮海運(2306)配息32.5元,但...航運產業還能穩嗎前陣子看到長榮海運去年賺了1,394.5億元,每股盈餘64.87元,還打算配發現金股利32.5元,殖利率高達14.1%欸 雖然數字看起來超香啦,不過看到這股價上下波動,還是讓我這小散戶有點忐忑... 畢竟運價變動、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再加上市場擔心貨櫃航運是否還有高峰期...大家覺得長榮的股價未來還能穩住嗎?
特斯拉(TSLA)有救了?Optimus試產🤖那天我才剛講完老黃說人形機器人五年內普及,馬斯克就公布Optimus機器人今年開始試產,機器人產業迎新轉折點啦 他說預計今年可達5000到10000台,目標在2026年生產5萬個欸,他還甚至預測Optimus未來有望創造高達10兆美元的長期收入! 這根本是把 AI + 自動化產業的格局又推升一個檔次了,這麼多利好消息,難怪特斯拉股價終於開始有點回升啦😂
輝達(NVIDIA)GTC大會即將登場!股價能徹底復活嗎🤔輝達(NVIDIA)前幾天跌得慘兮兮,還好現在算在回暖了吧,看來GTC大會的光環開始發威了! 黃仁勳要在19日凌晨發表演講,主題涵蓋AI代理、機器人技術與加速運算! 這波話題能不能讓輝達股價徹底復活?還是只是「跌深反彈」?大家覺得咧🤔
ASIC 概念股跌爆,現在抄底會變韭菜嗎🥬ASIC概念股最近真的慘到讓人想關股市APP… 世芯-KY(3661)之前還在意氣風發,現在直接快跌到2800,創意(3443)也是高點下來就一路滑... 市場前陣子喊 ASIC 會搭上 AI 高速列車,結果現在看來還沒發車...不過跌歸跌,ASIC 這趨勢是真的,現在這些股價跌成這樣,該不該勇敢接刀?各位大大怎麼看🤔
那斯達克宣布美股24小時交易,股神們是狂喜還是崩潰?各位股神安安,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斯達克最近的大動作! 他們計劃在2026年下半年開始,每週五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欸 這樣好處是隨時交易不用熬夜看股票,壞處是交易量分散降低定價的精確度...好奇大家會贊成24小時不間斷交易嗎?
固態電池概念股股價躺平,大家覺得還能有翻身機會嗎?我上週聚餐的時候,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在看固態電池概念股,我當場差點噴飯...之前喊得震天響,說什麼未來趨勢咧,結果現在看股價,真的是讓人心涼半截。 像是康普(4739),之前還被視為固態電池的領頭羊,前幾天是有跟著大盤漲一下,但這幾天又一路走低,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片場。 再看看聚和(6509),本來以為搭上固態電池的順風車,結果股價表現卻像在原地打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至於車王電(1533),本來期待它在電動車領域大展身手,結果股價卻像被套上了緊箍咒,動彈不得。 現在回頭看,固態電池概念股到底還有沒有戲,真的是個大哉問...大家覺得,這些固態電池概念股還有翻身的機會嗎?還是我們該轉戰其他領域,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3450聯鈞 - 這波是吃到什麼大菜?光通訊要復活了嗎?各位股海先進大家好,小弟最近看到3450聯鈞漲勢驚人,想上來請教一下各位大大,這波主升段是吃到什麼題材! 查了一下新聞,好像跟光通訊產業回溫有關?說是AI技術的推廣,正持續增長。 不過小弟印象中,光通訊已經炒過好幾波了,每次都雷聲大雨點小,這次真的不一樣了嗎🤔 有沒有熟悉產業趨勢或持有聯鈞的大大,可以分享一下看法 🙏
NVIDIA真能助科科起飛?科科科技(KKT)最近推出 TheKeeper AI 數位分身管理平台 還加入了 NVIDIA 的 Connect Program 消息一出AI界似乎多了些熱鬧啊 但 AI 市場競爭激烈,實現利潤仍需要時間和資源。 雖然數位分身的確是熱門趨勢啦,但還是得面臨區塊鏈應用的成熟度和市場接受度挑戰。 真好奇科科之後會真的有戲還是ㄎㄎ呢🤣
九大議題很熱鬧,缺工照樣跑不了看到前幾天商總的座談會,80個行業提63項建議,九大議題什麼金融財稅、環境永續、健康醫療、產業發展、電價的全都來。 其中我最好奇的是缺工問題,聽說政府要加快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配套措施農曆年後就來,但我看現在工廠的工人們,就已經十個有八個是外勞了啊... 再來,老實說,這些會議真有實際效果嗎? 除了字面看起來很威,什麼環境永續啦,產業發展啦,但缺工還是缺,薪資還是不動,電價還是漲,到頭來只剩散戶一個人在努力追求財富永續,結果手上股票卻越來越讓人心累... 要我說,會開得多漂亮不是重點,真正的把問題解決才是王道!
美中關係緊張,台股如何應對?聚焦半導體與電動車未來最近美中關係越來越緊張,全球化看起來是回不去了,這種情況下TWA00大俠(加權指數)會怎麼走? 我個人是覺得,短期內台股肯定會受到影響,畢竟外資看到這種局勢,第一個動作就是先跑再說。 但是長期來看,台灣企業還是很有競爭力的,特別是在半導體、電子代工這些領域,全球還是要看台灣的臉色。 我自己是看好以下幾個方向: 1.半導體產業鏈: 晶圓代工、IC設計、封裝測試,這些都是台灣的強項,而且未來幾年需求只會越來越多。 2.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元宇宙、AI這些新技術都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伺服器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 3.電動車產業鏈: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台灣在電池、馬達、電控系統方面都有很多優秀的企業。 大家覺得這幾類怎麼樣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