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新聞 - 12:30查看原文第3波「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5月上路 擬開放銀行向逾70歲者推介結構型商品自去(2024)年9月起,政府「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已陸續推出2項針對70歲以上者修正的規範,包含允許開戶投資期貨、銀行可向非專業投資者推介外國有價證券,如今再推出第3波修法,開放銀行可向70歲以上民眾推介結構型商品。
「證交所1日公布6月台股總開戶人數持續成長至1,289萬6,008人,續創歷史新高,單月大增6萬4,572戶,其中,年輕世代的30歲以下族群單月增加3萬6,843戶,占單月新增人數的57%,顯示台股結構仍朝年輕化邁進。」 越來越年輕應該是好事吧?
兆豐金近期法說會公布,(EPS)0.8元,創下歷史新高!大家最近有在關注兆豐金(2886)嗎?!昨天(29日)剛舉辦了今年第一季的線上法說會,首季賺破百億,稅後淨利達到114.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7%,每股盈餘(EPS)0.8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還穩坐公股金控第一的位置。 主要的賺錢動力還是來自子公司兆豐銀行,但最有趣的是,受惠於台股今年來大漲超過2成,兆豐證券的首季獲利年增超過9成,部位操作績效也成長超過8成。大家對這樣的表現有什麼看法呢?
小額美股投資的銀行選擇最近開始研究美股,想說先拿個3000鎂小試身手,結果光開戶就一堆選擇障礙... 證券戶部分選了Firstrade和嘉信,銀行戶有國泰和Line Bank。 爬文研究老半天,發現大家推來推去就那幾家,每家方案優惠一直變,看得我眼花撩亂! 目前比較傾向用Line Bank匯款,畢竟活動期間免手續費真的香,而且APP操作簡單明瞭,不用像傳統銀行一堆流程。 想問問版上各位大大,有沒有人用過Line Bank匯款到Firstrade或嘉信的?使用上需要注意什麼? 另外也想請教,小額投資的情況下,選擇哪家銀行匯款長期下來最划算?
證券戶額度真的看銀行?還是看人品?最近想開當沖,結果中信證券戶額度只給3萬... 打去問兩次,說要先放10萬進去才能調到10萬,拿到當沖資格後,又跟我說戶頭有多少才能開多少@@ 我薪資穩定,信用也沒問題,其他家證券戶一開都50萬、100萬,中信是怎樣?真的那麼硬?還是我遇到鬼?orz 有沒有人也遇過這種狀況?還是其實是營業員在搞?
Yahoo奇摩新聞 - 12:30查看原文第3波「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5月上路 擬開放銀行向逾70歲者推介結構型商品自去(2024)年9月起,政府「壯世代金融行動措施」已陸續推出2項針對70歲以上者修正的規範,包含允許開戶投資期貨、銀行可向非專業投資者推介外國有價證券,如今再推出第3波修法,開放銀行可向70歲以上民眾推介結構型商品。
「證交所1日公布6月台股總開戶人數持續成長至1,289萬6,008人,續創歷史新高,單月大增6萬4,572戶,其中,年輕世代的30歲以下族群單月增加3萬6,843戶,占單月新增人數的57%,顯示台股結構仍朝年輕化邁進。」 越來越年輕應該是好事吧?
兆豐金近期法說會公布,(EPS)0.8元,創下歷史新高!大家最近有在關注兆豐金(2886)嗎?!昨天(29日)剛舉辦了今年第一季的線上法說會,首季賺破百億,稅後淨利達到114.9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了7%,每股盈餘(EPS)0.8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還穩坐公股金控第一的位置。 主要的賺錢動力還是來自子公司兆豐銀行,但最有趣的是,受惠於台股今年來大漲超過2成,兆豐證券的首季獲利年增超過9成,部位操作績效也成長超過8成。大家對這樣的表現有什麼看法呢?
小額美股投資的銀行選擇最近開始研究美股,想說先拿個3000鎂小試身手,結果光開戶就一堆選擇障礙... 證券戶部分選了Firstrade和嘉信,銀行戶有國泰和Line Bank。 爬文研究老半天,發現大家推來推去就那幾家,每家方案優惠一直變,看得我眼花撩亂! 目前比較傾向用Line Bank匯款,畢竟活動期間免手續費真的香,而且APP操作簡單明瞭,不用像傳統銀行一堆流程。 想問問版上各位大大,有沒有人用過Line Bank匯款到Firstrade或嘉信的?使用上需要注意什麼? 另外也想請教,小額投資的情況下,選擇哪家銀行匯款長期下來最划算?
證券戶額度真的看銀行?還是看人品?最近想開當沖,結果中信證券戶額度只給3萬... 打去問兩次,說要先放10萬進去才能調到10萬,拿到當沖資格後,又跟我說戶頭有多少才能開多少@@ 我薪資穩定,信用也沒問題,其他家證券戶一開都50萬、100萬,中信是怎樣?真的那麼硬?還是我遇到鬼?orz 有沒有人也遇過這種狀況?還是其實是營業員在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