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 10:50查看原文第一金越存越賺!成本價從2X降到11元,他抱緊67張第一金年領10萬股息...堅持1招獲利翻倍很多人存不到5年覺得存股效益很差,但我認為5年只不過是存股長投的起點而已,換句話說大多數的人都還在熱身階段,連上起跑線開始衝刺都還沒有就放棄了,這樣真的非常可惜,因為複利曲線在前半段總是平緩的,只有在後半段才會突然開始暴衝。達人以存股第一金的經驗分享,前4年都在虧損,堅持抱到現在每年能領10萬股息,成本價更是越來越低...如何做到?
開心領股息前,不看「這個數字」你會虧慘!接下來幾個月是台股的除息旺季 要想參與除息 一定要知道「填息率」 不然會虧錢!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填息率是什麼? 公司把股息發給你時 需要在股價上反應(把股息的錢折掉) 股價會往下減去一段 此時這段空間若後續能漲回來 就叫做填息(填補股息的那段價差)! 若漲不回來就叫未填息 你拿的股息其實只是割自己的股價 自己拿自己的錢沒有多賺(還賠)並不值得開心 那要怎麼看呢? 其實就是要看過去一段時間這支股票填息表現怎麼樣 以最近很熱門的鴻海為例 最近5年有5次除息 每一次都成功填息(填息率100%) 平均來說填息需要給它67天 最快只要1天 最慢要168天 若想要參加除息行情 務必要先查一下填息資訊! 最後想問大家 你們打算買鴻海嗎?
3000萬買房vs.環球耍廢vs.躺著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家家族聚餐又上演一次世界大戰啦! 這次戰犯是我那買了1000張高股息ETF就離職的表哥,領著每年大概50萬股息到處爽。老一輩的又要他買房、又要他乖乖回去工作,他老兄直接放話:房價不跌就不買,要來個五年環球背包旅行,回來再去花東租房耍廢! 阿肥我聽了真是心癢癢,3000萬拿來買房感覺一輩子被綁住,環球旅行好像很爽但五年後回來怎麼辦? 有沒有神人可以分析一下,3000萬到底要:
小資女投資今天來分享個人的小投資 平常除了個人收入以外 當然也要利用閒錢來投資 個人比較保守 都是投資股票銀行股 因為銀行股基本上每年的起伏都差不多 或者以存股的方式找有配股息的銀行股 也是很不錯都投資儲蓄方式 也不像其他股一樣大起大落 心臟不夠大顆 喜歡保守型投資 就很適合投資銀行股 當然要去觀看適當的低點買進 要存股或高點賣出都可以喔 當然會是比較長期的投資 分享給保守型投資的你們😁
每天介紹一個股票小工具直到我睡公園 Day 5今天《股海工具人》要介紹的是「殖利率」 這可是喜歡領股息的投資人不能忽視的指標! 簡單來說 殖利率就是一家公司一年配發的股息占其股價的比例 計算方式是「每股股息 ÷ 每股股價」 假如某家公司今年股價是100元 而它每年發給你5元股息 那麼這家公司的殖利率就是5%(5 ÷ 100 = 0.05) 殖利率有什麼用? 它可以幫助投資人判斷一家公司給出的股息是否有吸引力 對於喜歡靠股息收入的投資人來說 高殖利率是個很大的誘因 因為它代表你投入的資金能獲得相對較高的回報 不過只看殖利率高不一定是好事! 有時候公司可能因為股價大跌 而導致分母變小整個殖利率突然變高 這可能預示著公司的未來表現不穩定 這就是所謂的「殖利率陷阱」 所以殖利率不只要看絕對值大小 還要看配息的「穩定程度」 通常指的是可以連續配發幾年的股息 比如說連續配息10年公司就比5年的公司更穩定 如何判斷殖利率高低? 根據證交所統計 台股整體殖利率自2014年至2023年7月 近十年的平均為3.94%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這樣看待殖利率 - 4%以下:這通常是成長型公司的殖利率,股息可能不是重點,成長才是關鍵 - 4%-6%:這個區間的殖利率通常被視為不錯的現金流回報,適合追求穩定收入的投資者 - 6%以上:高殖利率通常吸引人,但需要仔細檢查公司的財務狀況,確認這種高股息是否可持續 去哪裡看殖利率? 電腦版可以到《Yahoo Finance》股利頁面查詢 👇 手機版可以去下載《股市殖利率》App 輸入股票代號後查看股利頁面 👇 有任何關於股息或殖利率的問題隨時留言問我 也歡迎各位投資市民不懂就問(我懂就回)
電梯向下 📉 你才會知道股息策略的好今天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拜登退選 由於競爭對手川普近期對台半導體廠頻頻放話 並且要求台灣要多交錢 而拜登退選成為川普勝選的助燃劑 因此台北股市應聲「嚇」跌 然而我想分享的是 一直以來查理作為存股族 都是逢低買進高股息股票如銀行股 而股息對於股價能保底 因為持續發放股息會吸引像我一樣的存股族買進 這對股價能起到保護作用 牛市時講股息常常被笑在意那一點蠅頭小利 現在電梯向下 📉 跟大家分享應該比較容易聽得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