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關稅影響有多大?GG去美國設廠,大家都在討論關稅問題。 不是已經聽話去設廠了,美國晶片法案補助也一堆,但現在台灣晶片又要課關稅是怎樣,這到底怎麼回事?有人算過實際影響多少嗎? 長期來看,美國設廠是真的比較好嗎?還是說,其實關稅影響不大,只是短期陣痛?想聽聽大家的看法,有沒有內行人分析一下🙏
GTC概念股能噴?台積電秒填息帶動AI、HPC需求大爆發?前陣子看到台積電秒填息,整個市場都在喊多,還把一堆GTC概念股都扯進去,說什麼AI、HPC需求大爆發,Q2獲利要噴噴噴,害我心癢癢,也想跟著梭哈一波。 但我自己是覺得齁,台積電是台積電,這些概念股能不能跟著飛天還很難說。有些公司體質不錯,但本益比已經偏高,風險可能比較大、有些公司營收成長看起來很猛,但獲利還沒跟上,可能還要再觀察一陣子。 總之,投資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啦,別被市場情緒牽著鼻子走!大家覺得這波GTC概念股真的有搞頭嗎?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固態電池概念股股價躺平,大家覺得還能有翻身機會嗎?我上週聚餐的時候,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在看固態電池概念股,我當場差點噴飯...之前喊得震天響,說什麼未來趨勢咧,結果現在看股價,真的是讓人心涼半截。 像是康普(4739),之前還被視為固態電池的領頭羊,前幾天是有跟著大盤漲一下,但這幾天又一路走低,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片場。 再看看聚和(6509),本來以為搭上固態電池的順風車,結果股價表現卻像在原地打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至於車王電(1533),本來期待它在電動車領域大展身手,結果股價卻像被套上了緊箍咒,動彈不得。 現在回頭看,固態電池概念股到底還有沒有戲,真的是個大哉問...大家覺得,這些固態電池概念股還有翻身的機會嗎?還是我們該轉戰其他領域,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大成鋼(2027)今天是怎樣...漲了又跌,是在耍我嗎?!大成鋼(2027)今天是怎樣啦...根本是在坐過山車 早上看他漲了開心好久,啊一不留神就跌下去了... 反正以後我看到漲就一律賣,每次錯過高點都很懊惱啊...
群創轉型半導體!矽光子布局成亮點,鄉民熱議未來發展面板大廠群創(Innolux)最近可說是 轉型大步走,不僅進軍半導體封裝領域,還宣布加入 矽光子產業聯盟,正式跨足光通訊及資料中心等高潛力市場。這讓原本依賴面板業務的群創,多了新的成長引擎,難怪引起股民熱烈討論! 矽光子產業有何看點? 應用廣泛:矽光子技術能應用在高速光通訊、AI運算、資料中心等領域,市場需求潛力驚人。 聯盟效應:加入產業聯盟後,資源與技術共享,有利於加速技術發展與市場滲透。 投資加碼:群創不僅技術升級,還積極布局矽光子相關公司,顯示對該市場的高度信心。 大家覺得群創這次轉型成功了嗎?
鴻海造車夢,真能開到終點嗎?想當初鴻海喊出造車夢的時候,多少人看衰? 結果現在 MIH 平台也搞起來了,Model C 也變成 Luxgen n7 開放預購,一堆人搶著當盤子... 不過說真的啦,鴻海過去在手機代工雖然做得嚇嚇叫,但汽車這種東西可不是開玩笑的,從設計、生產到後續的銷售、維修,每個環節都跟手機差一大截餒 更何況現在電動車市場競爭這麼激烈,特斯拉、比亞迪這些老大哥卡在那邊,n7 真的有辦法突圍嗎? 說真的,我是不敢把我的辛苦錢壓在這種不確定性這麼高的股票上面啦
財務自由計算公式在算什麼?4% 法則真的無敵?最近一堆人在那邊喊財務自由,結果連財務自由計算公式是什麼鬼都不知道,整天做夢比較快啦 說穿了,財務自由就是一個目標,但問題是這目標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是要靠感覺還是要靠數據? 這邊就不得不提到那個被講到爛的 4% 法則,號稱只要每年提領投資組合的 4%,你的錢就可以一輩子花不完。 聽起來很爽對吧?但問題是,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通膨飆成這樣,4% 真的夠用嗎?而且,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和生活型態都不一樣,這個公式真的適用於所有人嗎? 想聽聽各位大大怎麼看,4% 法則在 2025 年還行得通嗎?還是我們需要一個更進階、更客製化的財務自由計算公式?
政府追夢,中鋼埋單!中鋼股東淚喊:我的投資在燃燒拜託,政府這波操作到底是要玩什麼== 中鋼(2002)的股價直接跌破20元,一家公司好好的鋼鐵事業不搞,硬是被逼著去當風電國產化的實驗品,真的很可悲... 興達海基虧了64億元,工會都跳出來喊這是錢坑,經濟部居然還說虧損是因為「接單方式沒競爭」... 更可笑的是,中鋼本來就說過不要成立售電公司,結果呢?人事施壓、政策強推,還不是乖乖讓政府牽著走。 中鋼的主業已經在中國廉價鋼鐵壓力下夠艱難了,現在還要扛著政府這些不切實際的綠電夢,請問2050淨零碳排的路上,是不是一定要用中鋼股東的血淚鋪路啊??
00929是怎樣?收益來源搞清楚了再來吹捧好嗎?最近00929很夯 大家都說「月月配」很香 但我這個人很簡單 看到「高配息」、「月月配」這種字眼就覺得怕.jpg 稍微做了一下功課 00929追蹤的是「特選臺灣科技優息指數」 成分股大多是電子、半導體類股 說穿了就是把台股高股息ETF玩一次給你看 重點來了,00929號稱的「收益來源」有兩種: 1. 股息收益:這個很直觀,就是成分股發的股息 2. 資本利得:這就很有意思了,指的是價差 另外,00929的指數編制規則每半年調整一次 成分股變來變去,殖利率當然也會跟著變 你現在看到的「高殖利率」搞不好過幾個月就沒了 總之,00929到底適不適合長期投資? 我覺得還需要再觀察 與其盲目追求「月月配」 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它的指數編制規則和成分股 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它的風險和報酬 以上只是小弟淺見,歡迎各位大神指教!
阿斗仔今天掃這些,遠東新、華新、00940前三名,訊號對了嗎今天外資買超前十名出爐啦,遠東新直接被狂買快五萬張是怎樣? 華新、00940也破萬張,這三檔最近新聞好像也沒啥特別利多,是阿斗仔看到什麼我們沒看到的嗎? 還是單純年底作帳行情先卡位? 大家怎麼看這份名單?哪些值得追,哪些看看就好?
遠東新被踢出ETF,外資卻搶著要,誰才是真大咖?遠東新(1402)最近真是怎樣呀 先是被踢出熱門ETF成分股 股價上週被投信大砍一刀 結果外資不按牌理出牌 連續兩天大買超過10萬張,今天又買了52,831張?? 究竟是外資慧眼獨具,還是另有盤算?
朱棣文談從核能到綠能,台灣未來該如何選擇?最近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博士再度提到核能話題。 他說儘管台灣對於核能的態度還很分歧,但全球核能回潮已成趨勢,連美國也從50%的支持度上升到三分之二。 而且台灣如果想要突破綠能的瓶頸,或許也該重新思考如何讓核能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扮演一個穩定的角色。 啊當然,說得再怎麼有道理,台灣若要重啟核能就又會牽扯到政治問題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 好奇大家比較偏向重啟核能,還是反對核能呢?
九大議題很熱鬧,缺工照樣跑不了看到前幾天商總的座談會,80個行業提63項建議,九大議題什麼金融財稅、環境永續、健康醫療、產業發展、電價的全都來。 其中我最好奇的是缺工問題,聽說政府要加快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配套措施農曆年後就來,但我看現在工廠的工人們,就已經十個有八個是外勞了啊... 再來,老實說,這些會議真有實際效果嗎? 除了字面看起來很威,什麼環境永續啦,產業發展啦,但缺工還是缺,薪資還是不動,電價還是漲,到頭來只剩散戶一個人在努力追求財富永續,結果手上股票卻越來越讓人心累... 要我說,會開得多漂亮不是重點,真正的把問題解決才是王道!
達輝 3 元三折想AII in?富爸爸新纖加持真的穩?最近看到一堆人在吹達輝,說 3 元買進根本三折價,還搬出富爸爸新纖跟國家隊加持當利多。 先不說那些新聞稿是不是在畫大餅,今天就算巴菲特來跟我說穩賺,我也只會拿出閒錢投資。 一堆人喊 All in,真的有考慮過風險嗎? 新纖入股達輝是事實,政府持股也是公開資訊,但這些真的代表達輝未來一片光明? 新纖想做自家集團的供應鏈整合,國家隊可能只是單純想在電動車產業佈局,這些跟散戶想像中的「飆股」可是兩回事。 更何況一堆人連基本財報都沒看,只會跟著新聞風向走。 達輝過去幾年營收起起伏伏,獲利也不穩定,EPS 還曾經負到脫褲。 現在股價會漲,有多少是題材炒作,又有多少是基本面支撐? 與其聽信那些喊盤的,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公司的財報、產業趨勢,評估一下 3 元的價格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 投資是自己的事,別把資金都壓在別人嘴上的一夕致富,到時候套牢了可別哭天喊地!
東陽(1319)受關稅影響小是不是蠻安全的?美中貿易戰打來打去,很多廠商聽到「關稅」兩個字就先跌一波,不過東陽(1319)深耕美國廠很多年了,是不是感覺比較不受關稅影響? 而且東陽3月營收也很好,合併稅前淨利有7.3億元,稅前每股盈餘是1.21元,還較去年同期成長24%,在關稅風暴之下,東陽是不是一個比較穩的標的?
輝達(NVDA)股價會受到華為晶片影響嗎?欸欸到底發生什麼事,華為這波晶片進化速度也太扯了吧,一下又宣布下一代AI晶片Ascend 920,大家覺得真的有可能嗎!? 不過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AI霸主輝達(NVDA)會受到影響嗎?畢竟前陣子才因為晶片不能賣中國,兩天股價跌了快10%欸 我個人目前打算不賣但也不加碼,但怕跌太多會有點心動想抄底啊...大家覺得呢?現在對輝達的投資策略該如何操作?
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會受中國關稅影響嗎?聽說中國關稅又升級了,大家開始擔心會不會影響到台灣半導體,尤其是台積電(2330)這樣的龍頭。 說真的,對於美國和中國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尤其是iPhone這種大宗產品,台積電雖然不直接受這些關稅影響,但這樣的局勢真的能撐得住嗎? 至於聯發科(2454),反而有些小優勢喔,因為它在美國市場的比重相對較小,反而能在這波貿易升級中受惠。 今天台股也漲了一波,指數上漲超過百點,主要受到半導體和金融股的帶動,市場還是有需求的,大家別太焦慮,但還是要長期觀察台積電的表現!
Fed出聲了但通膨、關稅都還是在...Fed總算不是裝死啦,Kashkari一句「有需要我會出手穩市場」直接變成股市信心大補帖,台積電漸漸回穩囉 不過我現在還是蠻擔心的,川普那邊開始搞關稅,北京會不會反擊,又威脅到市場氣氛😱 再者,該來的通膨還是來了,這輪價格壓力看來不輕啊...未來的幾個月,市場該洗的籌碼還是會洗,該調整的也還是會調整吧唉😮💨
輔信(2405)營收連三季衰退股價大跌,未來能否扭轉乾坤🥲最近輔信(2405)的營收有點讓人擔心啊...公布的 24Q4 營收 3.9916 億元,雖然季減幅度不大啦,但已經連續三季出現衰退餒,比去年同期衰退了 8.16%欸 再加上毛利率降到了 41.87%,而且淨利也出現了小幅虧損,稅後淨利是 -6.376 百萬元,EPS 更是負數,這顯示出公司當前的經營壓力不小啊... 昨天股價直接掉下去了,看來輔信的未來幾季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希望公司能夠調整策略,逐步走出這段低谷,重回正軌吧🙏
NVIDIA 狂買晶片?哪些台廠供應鏈最有戲?老黃在演講又放話啦,這次說未來幾年要跟美國廠商採購數千億美元的晶片! 台積電ADR直接先噴一波,看來市場很買單老黃的嘴砲。 不過仔細想想,老黃這招根本高招啊,一邊喊話美國政府晶片自主,一邊拉台積電當靠山,根本兩邊都不得罪。 大家怎麼看老黃這次的發言?這波晶片訂單狂潮,除了台積電,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台廠供應鏈能跟著起飛?
固態電池概念股股價躺平,大家覺得還能有翻身機會嗎?我上週聚餐的時候,朋友問我最近有沒有在看固態電池概念股,我當場差點噴飯...之前喊得震天響,說什麼未來趨勢咧,結果現在看股價,真的是讓人心涼半截。 像是康普(4739),之前還被視為固態電池的領頭羊,前幾天是有跟著大盤漲一下,但這幾天又一路走低,讓人懷疑是不是走錯片場。 再看看聚和(6509),本來以為搭上固態電池的順風車,結果股價表現卻像在原地打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至於車王電(1533),本來期待它在電動車領域大展身手,結果股價卻像被套上了緊箍咒,動彈不得。 現在回頭看,固態電池概念股到底還有沒有戲,真的是個大哉問...大家覺得,這些固態電池概念股還有翻身的機會嗎?還是我們該轉戰其他領域,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星宇(2646)服務好餐點香,股價為何卻還在原地等起飛?上週連假出國給自己放鬆一下,特地選了星宇航空,結果一搭上去真的不得了,空姐笑容迷人服務親切,飛機上的餐點更是讓人齒頰留香... 但我好奇的是,星宇航空的股價怎麼感覺就是遲遲上不去?? 之前大家不是也說航空股復甦行情不錯嗎?為什麼我的星宇股票看起來就像卡在跑道滑不動呢😞
AI股全跪,輝達還有救嗎😓 還是新歡凱捷、SAP比較香?最近AI股真的被輝達(NVDA)摔得不要不要的,AI股本來是整條街最靚的仔,現在直接變成過街老鼠🥲 不過我看有些基金經理人已經開始物色替代選手,像凱捷Capgemini最近好像漲蠻多的,還有思愛普SAP也蠻香的。 大家覺得這兩支怎麼樣?還是抄底輝達會比較實在?
英業達2月營收亮眼,股價走勢強勢回升!英業達(2356)2月營收出來啦,今天股價漲蠻多的喔 這次營收達到新台幣516.71億元,年增率居然高達40.98%,月增率也有12.72%,這樣的成績單真是讓人拍手叫好! 英業達在電腦週邊設備領域可是老字號,產品線從筆電到伺服器應有盡有,希望之後營收能繼續保持呀
華邦電(2344)法說沒驚喜,市場直接賞一巴掌!昨天還很期待的,結果華邦電(2344)法說會沒啥驚喜啊 講了很多關於CMS、NOR Flash、CUBE的發展啦,但也沒有什麼超預期的爆點😮💨 結果今天股價直接被賞巴掌,希望不要跌回去太多啊
00953B年化8.16%!這波該衝還是該觀望?最近有個蠻吸引人的ETF00953B,3月6日又要進行第五次配息,每股0.07元,年化配息率高達8.16%欸 不過問題來了,前面三次配息都順利填息,股價還從除息的10.37元拉回到10.3元,到底是短暫的震盪,還是市場開始對它的未來有點猶豫了? 大家覺得要進場搶先買嗎?有沒有人可以給點意見🙏
川普25%關稅來襲,半導體、汽車、藥品股要先跑?最近川普又來搞大事,這次直接鎖定半導體、汽車、藥品要課25%關稅,簡直就是全球供應鏈大地震! 川普還放話說這只是開始,還會繼續加,未來一年內大幅提高...逼得外國廠商只能乖乖到美國設廠,否則就等著被課重稅😓 現在相關產業股都在跌,而且可能不是這波跌完就結束,大家得擦亮眼睛啦😫
聯電(2303)今天怎麼回事?投信買超救市還是反彈假象?聯電(2303)今天怎麼逆勢上漲,有什麼消息嗎? 還是因為封關前3天投信買進萬張,這波輸血感覺挺有力,所以股價能有反彈? 去年四季度獲利表現不如預期,遭遇全方位屠殺,不知道今年有沒有救...
鴻海股價跌破200,到底該買還是該賣?各位股神大大安安!最近鴻海股價跌來跌去,大家是不是都看得霧煞煞啊?網路上有人說190以下就是撿便宜,但有人卻擔心風險太大。到底鴻海的股價未來會怎麼走,我們一起來好好分析一下! 大家都知道鴻海今年的業績看俏,明年EPS上看17元,聽起來很誘人。但問題是,股價並不會只看EPS,市場情緒、大盤走勢、外資動向都會影響股價。最近外資一直在賣鴻海,股價自然就撐不住了。 雖然專家們都說190以下很便宜,但投資不是買菜,不能只看價格。為什麼外資會一直賣?是不是有什麼我們還不知道的利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