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 6 天前查看原文這檔主動式 ETF 三大選股機制主動追求超額報酬00981A選股策略將以「大型、創新、成長」為投資核心,打造台股最強艦隊。這檔ETF的三大選股機制中,首先,將透過聚焦大型股,築起投資護城河。00981A的投資組合,將有六成以上為上市櫃市值前300大個股。台股大型股的營運基本面相對穩健,擁有技術壁壘,甚至在產業的主導和議價能力強,較能應對景氣或政策突變所帶來的影響。
[分享]我最常看的財經Youtuber 輕鬆學習投資知識!常常刷Youtube補充一些財經知識,但看過蠻多都只是看圖說故事,不然就事後諸葛,個人想學的是真功夫: 例如基本面、產業分析才是等等 目前看到現在想推一些個人有感的Youtuber給大家: 我自己是蠻推"曲博"的,半導體產業分析的很透徹,對沒接觸過的人幫助很大。"孫慶龍"的財報分析也很讚,雖然有時有點悲觀XD 另外,"游庭皓" 的總經分析也值得一看,邏輯清晰,對掌握大方向很有幫助。"M平方"用數據說話,也是我常看的頻道。 當然,免費的東西參考就好,重點還是要自己消化吸收,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很多人推 *"優分析" 和 "林區",但我覺得是要付費的關係嗎?討論度有點過譽了,看久了就那樣,有沒有人也這樣覺得? 最後想問問大家,還有沒有推薦 "產業分析" 比較深入的YT頻道?想多聽聽不同產業的資訊,拓展投資視野!
文組想跳IC設計翻身? 這四點必知!最近一堆新聞在吹捧IC設計,年薪三百萬好像呼吸一樣簡單,害我也心癢癢想轉職。但我大學念哲學, 連電阻電容都搞不清楚,真的有機會擠進這行嗎... 爬了不少文,感覺要是不想當個萬年螺絲釘, 只會畫畫layout, 以下四點還是要先搞懂: 一、程式設計是基本功:現在IC設計越來越複雜,不會寫點程式根本活不下去, Python、C++至少要會一種。文組仔別怕, 現在線上課程一堆, 從零開始學也不難。 二、數位電路、VLSI設計不能少:不用到大神等級, 但基本概念要有, 不然面試被電爆就難看了。 可以考慮去台大OCW之類的平台惡補一下。 三、實作經驗比學歷重要:與其花大錢讀碩士, 不如想辦法找實習機會, 累積作品集才是王道。 聽說有些線上課程會有專案可以做, 可以多留意。 四、英文能力是加分項:畢竟IC設計是全球化的產業, 英文好才能跟國外客戶和工程師溝通。 平常多看點IEEE論文, 提升專業詞彙量。 我知道轉職不容易, 但為了年薪三百萬, 拼了! 有沒有已經成功轉職IC設計的前輩, 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或是正在準備的戰友, 一起組團刷leetcode吧! 現在單靠投資IC設計產業已經滿足不了我了XD
AI選股,懶人存股法真的穩嗎?最近一堆AI選股、AI算配息的軟體廣告打很大,害我這個懶人也心癢癢,想說乾脆全梭哈算了。 仔細想想,這些AI 選股真的有這麼神? 優點是方便,不用自己研究個股,AI直接幫你挑,感覺很適合我這種懶人投資法。 BUT!真的穩賺不賠?會不會AI選股邏輯出問題,結果一堆地雷股? 想問問各位大大,你們怎麼看這些AI選股產品?真的有人讓AI挑到飆股的嗎?
二次能源轉型概念股有哪些值得注意?看到新聞說經濟部要繼續推動二次能源轉型,還特別強調要幫中小微企業升級轉型,感覺又要大撒幣了! 不知道大家對這波政策有沒有什麼看法?我自己是覺得太陽能、風電這些產業應該會先吃到一波紅利,長期來看儲能設備的需求也會提升。 不過說實在的,台灣這些產業的競爭力到底夠不夠還是個問題,大家覺得有哪些公司真的有搞頭,可以趁這波政策紅利進場投資一波的嗎?
台灣價值 ETF 發射!投信來看一下吧最近研究了一下國慶講稿,讓我想到一個投資方向,有沒有搞頭大家來評評理。 賴總統說台灣從古寧頭、美麗島一路走來,經歷多少風風雨雨,現在晶片什麼的都很強,國際上也到處幫忙,台灣價值讚讚讚! 所以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出一檔「台灣價值 ETF」?專門投資那些體現台灣精神的企業,比如說: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科技業、積極參與國際援助的企業、甚至是在地文化產業等等。 這樣一來,我們不僅可以支持台灣經濟,還能把「Taiwan Can Help」的精神發揚光大,聽起來是不是很有搞頭?各家投信有沒有考慮一下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