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ser-title投資知識家verify-phone已認證手機
2024年03月22日(已編輯)

電動車市場需求疲軟,該如何看待電動車產業未來的投資方向?

近期不管是特斯拉、比亞迪,每家廠都在殺價競爭,而特斯拉的股價也從 2022 年的 400 美元下跌到 160 美元,跌幅高達 60%。不禁讓我們疑惑,未來的成長展望如何?要知道為什麼會從原本追捧的明日之星,突然變得前景黯淡,就必須來看看全球第一大:中國的狀況。 大家可能不知道,2023 年中國的滲透率已達 35%,遠高於全球的 13%,而銷售量也佔了全球的 60%(全球銷量約 1,280 萬台,其中中國就佔了 750 萬台)。目前全球前十大品牌中,中國的品牌就佔了 6 個,包括比亞迪、廣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理想、Volvo、長安汽車。 此外,2023 年中國共出口了 120 萬台(若將中國的車加上自中國出口的車,和中國相關的市佔率已經高達 68%),並且在多個國家(尤其是東南亞)都搶下市佔第一,幾乎可以說,中國已經取代德國、美國,成為重要的汽車製造大國了。
user-upload-image
Source:INSIDEEVs、自行整理 然而,中國在近兩年先後遇到疫情封城、政府共同富裕、房市崩跌等一系列的經濟打擊,使的需求開始降低,眾車廠為了刺激需求,自 2022 年開始展開的一系列的價格戰,而除了第一大中國需求衰退外,因買車和利率高低有正相關(利率越高代表貸款利息越高,就可能會降低購車需求)全球車市需求也因升息政策而降低。 Min 認為,中國經濟短期內不會轉好,因此和總經息息相關的車市需求也不會太好,在此情況下,廠的價格戰大機率會持續(因各家車廠的差異化程度也有限),而最後具有規模優勢、能量產降成本者才有辦法在存活下來,度過寒冬。 目前看來,以比亞迪、特斯拉呈現兩強,2023 年出貨量分別達 302 萬台(含油電混合)及184 萬台,兩家市佔率加起來就接近 40%。判斷具有規模優勢的比亞迪、特斯拉將有本錢繼續打價格戰,並大機率會成為最終主宰的玩家,其餘小車廠品牌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繼續爆雷。 不過長期來看,目前全球滲透率仍只有 13%,從第一性原理看,在各方面的表現(性能、成本、環保)都優於燃油車,而各國法規也仍在鼓勵發展,因此判斷的滲透率仍會逐年增加。等寒冬過後,存活下來的車廠將能迎來下一波的成長。對我們來說,站在這個產業看似最壞的時機,說不定會是一個好的投資評估時機,畢竟股價永遠都是反映未來。大家對未來幾年的是場和投資機會有什麼想法呢,歡迎下面留言一起討論。
探索更多相關標籤貼文:
回應 15
分享
15 則討論
avatar
Minuser-title投資知識家
2024年03月24日
@咖啡達人Helen 我這趟去是還沒有。自駕普遍還是在leel2~3之間。現在基建剛把充電樁蓋好而已。完全自駕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畢竟這背後牽涉到的法規安全問題也很複雜
👍 推 1
avatar
Minuser-title投資知識家
2024年03月24日
@無糖金萱加小芋圓 的領域真的著墨較少,地位也都比較是tier2~3去了 個人關注的話可能會看電源供應器,這塊台灣公司優勢比較大
👍 推
avatar
Minuser-title投資知識家
2024年03月24日
👍 推
avatar
Minuser-title投資知識家
2024年03月24日
@對韭當哥 我覺得氫能源車還在很早期的階段,前期的技術可能還在克服中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除了以外不知道版主有沒有蠻關注氫能源車後續的發展,日韓都有相關專法了...我們呢?
👍 推 2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 推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是說搭問版主 @Min ,如果的產業目前正在低點,除了投資特斯拉這種大牌,有沒有哪些產業也是跟掛夠,現在適合佈局的呢?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Min的分析超仔細的👍👍👍 也推薦大家可以收聽 Min 來podcast「」作客的集數⬇️ https://roo.cash/goto/2usSJjpending 學習投資之外,更要學習資產技巧,才能讓你的資產upup d(`・∀・)b
👍 推 3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我覺得AI的熱潮還沒退去,經濟也還在復甦中段,個人會想要再觀望一下!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如果看好特斯拉會受益於AI好像可以持有,不然現在抄底感覺越抄越慘⋯⋯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比起,我更想搭Joby Aviation的空中計程車,超級有未來感的~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我認為短期內應該是很難反應的普及,基礎建設的成本太高了,但有聽說中國已經有幾個城市是可以讓完全自動運行,雖然不知道有沒有一點外宣的成分,但是那個科技感真的很酷!!
👍 推 1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或許開個新路線,比方改賣電動滑板車 or 二手零件廠,至少大家能笑著退場( ◜◡‾)
👍 推 2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特斯拉繼續打價格戰^^我的股價就一直跌^^ 真的是謝謝偉哉中國^^
👍 推 1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avatar
2024年07月29日
回應 6
分享
avatar
2024年12月23日
已有 94 人投票
籌碼K線
三竹智選股
艾蜜莉定存股
投資先生
選不出來,問Roo AI black logo怎麼選?
回應 13
分享
avatar
Minuser-title投資知識家
2024年04月01日

Nvidia 發布最新 AI 晶片,會帶來哪些投資機會?

本次 GTC 大會 Nvidia 發布既 Hopper 後,最新的 AI 晶片架構 Blackwell,產品包括了 B100 GPU、GB 200 超級晶片、GB200 NVL72 機櫃,再次宣示了公司 AI 霸主的地位。本篇來聊聊 Blackwell 問世後,對產業鏈的一些影響。 首先來看看 Blackwell 和上一代 Hopper 在各方面配置的升級幅度: 製程:採用台積電的 N4P 製程,電晶體數量從 800 億個增加到 2,040 億個。並用台積電 CoWoS-L 封裝將 HBM 和 GPU 封裝在一起。 記憶體:HBM 從 80G 提高到 192G,傳輸頻寬也從 5.23Gbps 提升到 8Gbps。簡單來說就是容量倍增,傳輸數率也快許多。 傳輸:採用自家第五代 NVLink,在訓練效能較上一代 H100 提高 2.5 倍 TFLPOS(浮點算力),推論上則提升了 5倍。 簡單總結老黃就是要給你最強最快的,沒在和你擠牙膏的。 白話總結這次的三款晶片:B100 單純是 GPU,讓你用來當 H100 的入門無痛升級款;GB200 是旗艦款(內含 1 顆 Grace CPU 和 2 顆 B100 GPU),買了後就可以直接做運算應用; 而 GB200 NVL72 則是直接賣你一台超強伺服器(內含 36 個 GB200 晶片,並用開放式液冷散熱)。 左為 GB200、右為 GB200 NVL72 其中 GB200 算是變革較多的,以下簡單分析一下: GB200 和前一大 GH200 最大的差異,在於拿掉 I/O 接口,採用自家的 NVLink 傳輸取代了 PCIe 的功能,所有的晶片都是直接打件在 PCB 載板上。好處是可以讓 NVLink 的傳輸效率發揮到最大,但缺點也很明顯,如果故障了就必須要整組換掉。(不得不說老黃真是精明的生意人)。因此,這個改革可能將減少對 PCIe、I/O 接口的需求。 除此之外,其實 Min 認為大多的供應鏈都會直接受惠。其中包括了獨攬晶片代工製程、先進封裝的台積電,以及先進封裝的設備廠們,也包括 HBM 記憶體廠商、還有提供液冷散熱服務的散熱廠們、和高瓦數的電源供應器公司(以目前來說,只有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能供應伺服器等級的電源供應器)等。 另外 B100 GPU 將用上 20 層 ABF 載板,主要供應商包括了 ibiden(4062.T)、欣興(3037)。而在 BMC 部分,每片 GB200 約需 4 顆 BMC,數量也比一般伺服器晶片多(且若客戶是買 GB200 NVL72 機櫃,那麼用的 BMC 就會更多)。 最後在機殼廠代工部份,從這次發佈會看老黃的野心絕對不是想只賣 GPU,而是要將自己的 GPU 組成超強的伺服器,直接整台賣給你。因此,目前和 Nvidia 深度合作的機殼組裝廠包括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技嘉(2376)、華碩(2357) 等子弟兵未來都有可能受惠。(所以海公公最近搖身一變變飆股)。 行文至此,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怎麼好像都是台灣公司!?其實 AI Server,大家可以簡單白話的理解成是超級加強版的電腦,而台灣,正好是電腦產業鏈最關鍵的重心。 台灣未來在 AI 會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就像老黃說的:「電腦革命就是AI革命,而台灣便是革命的中心點。大家對這次 Nvidia 的發佈會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自我揭露聲明於留言
回應 12
分享
Roo AI black logo

智能助理

Roo AI black logo

精選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