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verify-phone已認證手機
05月16日 12:41(已編輯)

美元換匯推哪家銀行?

最近台幣狂飆,想趁機換點美金放著,但各家銀行換匯手續費差好多,看得眼花撩亂! 有沒有換匯老手分享一下哪家銀行手續費最佛? 還有線上換匯真的有比較划算嗎?還是其實臨櫃議價比較有機會拿到好價格?
探索更多相關標籤貼文:
回應 2
分享
2 則討論
avatar
05月16日 02:55
台灣銀行免手續費喔
👍 推
avatar
05月16日 02:26
線上一定比臨櫃便宜啦
👍 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avatar
2024年09月20日

銀行行員的血淚實錄:真的沒那麼好賺

嗨,我是Leo,那天回老家吃飯,剛好今年剛畢業的姪女問了我在銀行就業的一些問題,想說也可以順便分享給正考慮進銀行的各位一些真實經歷,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 我在銀行當了兩年櫃員 日常工作:忙到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每天工作就像打仗。存款、取款、轉帳樣樣來,還要處理客訴、推銷產品。最誇張的是同時處理多件事—手上正忙著A客戶的業務,B客戶的緊急電話又來了,主管還在旁邊盯著。經常忙到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薪水: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 起薪4萬多,加上年終獎金,表面上還行。但考慮到每天承受的壓力,這完全是血汗錢。有人問年薪能到70萬嗎?老實說,一般櫃員很難,除非你熬到主管級。 業績壓力:每個月的噩夢 月底簡直是惡夢。信用卡沒推夠、基金沒賣好,主管的臉色比六月的天還難看。這種壓力讓我晚上睡不好,週末也無心玩樂。 職涯發展:上升空間在哪裡? 本以為熬幾年就能升職,現實是...除非你是管理培訓生,否則想升遷難如登天。有時感覺自己只學會了忍耐和應付。 身心健康:全面亮起紅燈 長期高壓下,我開始失眠、焦慮。聽說金融業的人容易得慢性病,現在信了。更慘的是,我們部門6個人有4個帶病上班,新人一來就被迫代理前輩的工作,壓力更大。 實習生的困境 如果你還在考慮當實習生,請三思!實習生最慘,領最低工資卻要做和正職一樣多的事。有些前輩忙著自己炒股,根本不願意教你。一週能吃到三次午餐就要偷笑了。這樣的工作環境真的會把人搞垮。 銀行工作真的沒有表面上那麼光鮮。雖然有人說銀行主管賺很多、能買預售屋,但那是少數人的故事。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份工作的代價可能遠超過它的回報。 如果你真的對銀行工作感興趣,請好好考慮清楚。希望你能找到適合自己、真正快樂的工作。加油!
回應 5
分享
avatar
喬王user-title話題王者
2024年04月29日

美元變貴了,還要買美股嗎? 開戶該怎麼選?

「這陣子美元一直升,還適合買美股嗎?」 最近美元兌台幣匯率,升到近8年的新高點,漲了非常得多。 那麼… 該放棄投資美股嗎? 老實說,換美金當下,我的內心也是有些糾結! 不過當我靜下心仔細想想,才發現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多餘的。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我們可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思考... ▌美金到底變貴多少? 匯率總是上上下下,我們無法永遠買在最低點。 若從長期來看,美元匯率大部分都是在27~33區間震盪,因此建議可以先用「美元匯率30」當平均線,平均線以下為相對低點。  假設以近期美元匯率32.65為例,究竟比30高出多少呢?答案是:高出8.8%左右。 換句話說,我的換匯成本貴了8.8%,萬一未來匯率跌回到平均線,就會平白無故損失8.8%,但如果投資美股能創造出8.8%以上報酬率,就能彌補我的損失。 ▌美股投資報酬率 vs 換匯成本 那麼,換匯成本貴了8.8%,還值得投資美股嗎? 此時,不妨思考一下:如果長期投資美股,未來賺超過8.8%以上的機率有多高? 根據過往經驗,近5年 (2019/4/26~2024/4/25) S&P 500(追蹤美國證交所上市500 家大公司的重要指數)年化報酬率超過11%,就算保守預估,年化報酬率至少也有7~10%。 那麼…萬一換匯成本貴了8.8%,你認為3年後、5年後、10年後美股的報酬率低於8.8%的可能性有多高呢(記得要用複利來看)? ▌比匯率更重要的是股市成長性 因此,儘管美元目前表現強勁,但從長期來看,整體投資市場仍有機會持續成長並獲利,若因為美元高漲而使資金未能參與投資市場的成長,將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就算當下美元買在高點,如果股市未來是持續成長,反而當時有可能會是股市的相對低點,長期資產成長幅度就有機會大於匯率的損失。 如果為了等美金貶值,再來換美金,或許要等好久以後,屆時股市可能早就漲了一大波,此時卻完全錯過股市漲幅的紅利。 如果你仍很在意換匯成本,不妨先投資在台灣市值型ETF(例如:0050),讓資金持續參與市場,但是只投資在台股的缺點就是風險都集中台股和台幣,無法有效分散國家風險囉!  ▌用複委託?海外券商?還是買連結海外指數的台灣ETF? 如果換匯對你已不是問題了,接下來你可能還會想問:「買美股ETF,用複委託好?還是海外券商好?或者乾脆買連結海外指數的台灣ETF?」 以下將和你分享他們的優缺點,幫助你評估選擇。 👉國內券商複委託: 手續費:每次買賣手續費約0.15~0.25%左右,有些則是一筆3美元,或一股0.1美元 便利性:可選台幣或外幣扣款,資金不用匯到國外,可定期定額、自動退還預扣稅,缺點是沒有股息再投入 適合族群:適合長期、低頻交易 👉海外券商: 手續費:電匯手續費至少800~1,000元,但買賣不需要額外手續費 便利性:有股利自動再投入功能,近期某些券商也有自動退還預扣稅、定期定額功能,但要注意萬一變成遺產,可能會被家人遺忘,後續處理會比較麻煩 適合族群:適合一次匯出大筆金額、不擔心匯款到海外的人 👉購買追蹤海外指數的台灣ETF: 手續費:買賣約0.1425% (再依折數打折),比複委託便宜,但內扣費用比美股ETF貴,且追蹤成效較差 便利性:台幣扣款,台股證券戶就可以購買 適合族群:不想花時間開複委託或海外券商帳戶、想參與海外市場且不在意成效較差者 總結來說,不同開戶管道各有利弊,如果想節省內扣費用、避免追蹤誤差,建議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或「海外券商」購買美股ETF會更合適。近期也因投資美股開戶煩惱嗎?歡迎留言和我聊聊開戶選擇遇到的困擾!
回應 5
分享
Roo AI black logo

智能助理

Roo AI black logo

精選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