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帳戶處理美國退稅支票,求解!最近收到美國退稅支票,但我只有FT帳戶,客服說Debit Card不能存入資金,Chase App也不能用我的卡號申請掃描支票。 國泰換匯和轉出的手續費讓我有點卻步,為了一張支票開嘉信又覺得麻煩,更何況現在還不能申請提款卡。 請教各位大神,有沒有其他省錢又省力的方法處理這張支票? 寄回美國給FT存真的只要15台幣嗎? 會不會有風險?
除息套利?算盤打得精?所得稅退稅的真相大公開!最近是不是很多人都在討論,利用所得稅退稅來做除息套利啊?聽起來很吸引人,好像只要在除息日買進賣出,就能輕鬆賺到一筆錢? 且慢!事情沒這麼簡單! 讓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這個「套利」的說法: 所得稅退稅8.5%上限8萬: 沒錯,這部分是確定的。只要你領了股利,政府就會幫你扣住8.5%的稅,但最多扣8萬。 所得往上加: 這點也很重要!當你領了股利,你的所得就會增加。如果你的所得剛好卡在某個稅率級距的邊緣,那這筆額外的所得可能會把你推到更高的稅率級距,反而要繳更多的稅。 政府再送你3.5%? 這個說法有點太樂觀了。所得稅率是按累進方式計算的,並不是說你只要所得沒超過12%,政府就會額外送你3.5%。 二代健保: 沒錯,二代健保會根據你的所得來計算保費,所以所得增加,健保費也會跟著增加。 所以,真的能靠除息套利嗎? 答案是:不一定! 要看你的整體所得: 如果你的所得本來就很高,那這一點點的股利對你的稅率影響不大。 要看股票的波動: 股市是充滿變數的,就算你當天買進賣出,也可能因為股價波動而賠錢。 要考慮交易成本: 每次交易都要支付手續費,長期下來也是一筆開銷。 所以說利用所得稅退稅來做除息套利,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這個方法可能適用於少數情況,但對於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策略。
2024報稅全攻略!讓稅法律師分析給你聽🔥5月報稅季即將開跑,你準備好了嗎? 所得稅繳納資訊,每年都有一點點不一樣! 想要省得更多、平安渡過每年的報稅難關嗎! 由袋鼠金融製作的系列節目「金融怪奇物語」第20集, 邀請到了法律白話文運動合作作家➡️稅法律師 黃書瑜律師 從繳稅日期、方式、節稅撇步都列好一次講給你聽! 讓你報稅繳稅只要花 10 分鐘⏰ 🎧現在就一起跟著主持人金童與黃書瑜律師, 一步步完成報稅:https://roo.cash/goto/ghdI8在本集你會學到: ① 新的報稅政策及節稅重點 ② 免稅額、特別扣除額、標準與列舉扣除額的差異 ③ 扣繳憑單怎麼看和注意事項 ④ 退稅資格與退稅時間 ⑤ 逾期申報的罰則及補救辦法 🌟趕時間來不及聽嗎?幫大家把文字版整理好了! 快參加袋鼠金融的活動,專屬報稅攻略底加:https://roo.cash/goto/156pa2 📣別忘了搭配 黃書瑜律師的節稅撇步,讓你繳稅更輕鬆: https://roo.cash/goto/ghdI8 想了解更多與理財、金融相關的資訊,別忘了訂閱我們的節目唷🫶 我們下集聊,byebye~!
自提6%勞退好不好?退休金會不會被通膨吃掉?台灣CPI一直在2~3%來回修正,但實際物價通膨早已讓新台幣越貶越薄,以前100元買一袋鹽酥雞加珍奶還有找錢,現在100元只能珍奶鹽酥雞二選一。 在通膨壓力下,很難不煩惱未來退休金會不會被貶到一文不值,加上台美股雙指數屢破新高,造就了「與其自提,不如投資」,到底勞退自提6%是否有感?還是自己的退休金自己顧,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退休能領幾筆退休金 台灣勞工有退休三金,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勞保)、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國民年金)、勞工退休金(勞退)。底下的決策圖截取政府網頁,裡面有詳細記載請領條件,這裡就不多加贅述。 ▌勞保是什麼? 近年來,勞保屢傳破產危機,但勞保與勞退,本就是不同的機制。 勞保與國民年金屬於政府「社會保險」,除了保障值勤各種傷病、失能給付外,當滿足退休條件時,可以依據投保年資獲得退休金。 由於是社會保險,確實是「有可能」資金不足導致倒閉,至於會不會發生,還是要有待觀察,但說到底,政府有規定「勞保與國民年金,必須則一投保,否則有對應罰則」,因此會不會倒閉,就不在考量範圍內。 ▌勞退是什麼? 與勞保「社會保險」不同,勞退則是「職業保險」,不受倒閉影響,為什麼?我們接著看。 按照「勞基法」規定,雇主須替員工提撥不低於每月薪資6%的勞退金進入「勞工個人專戶」,此外,我們自己也可以額外再「加碼提撥6%」,這就是所謂的「自提6%」,此帳戶是勞工個人所有,不歸屬於政府。 ▌自提勞退優點? 勞退專戶的錢,會依照勞動基金績效,進行收益分配,本質上類似「委託政府投資」。主要有三個優點: 儲蓄 節稅 保證最低收益 自提勞能薪水轉入前,就自動提撥至勞退金帳戶,變相強迫儲蓄。 並且提撥的勞退金,不列入進所得稅中,薪資級距越高,提撥金額越多,降低的所得稅越有感。 最後,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23條 因此不管是一次請領,或是每月請領,都會有最低保證收益,不用擔心領不到錢或是本金被吃掉。 ▌我該自提勞退嗎? 113年2月底,自提勞退的保證收益率是1.5866%,而收益率是4.3226%,雖然績效為正,但有跟著股市大盤指數走的觀眾,會知道這收益遠低於大盤收益,那我還需要自提嗎? Ken提供幾個面相讓觀眾們自行評估,假如三個條件中有其一符合,建議可以自提勞退。 1.是否為月光族 2.沒有資產保本佈局 3.所得稅級距在12%↑ 假如是月光族的觀眾,無論是薪水低或是管不住手,會建議自提勞退,作為人生尾盤的最低保障。 勞退雖然沒有享受到股票市場收益,但投資本就需佈局進攻與防守兩面,假如沒有特別佈局防守資產(EX:定存、債券、房產…等),也建議自提勞退,作為保本佈局。 自提金額不列入所得稅中,薪資級距越高,節稅越多。雖然在未來一次請領,一樣會計入該年度個人所得中,但大多數人會選擇分月提領,一樣有達到節稅效果。 勞保萬一真的倒了,勞退的錢一樣是專款專戶專用,搞清楚之中的差別,才能更明確制訂財務計劃,實現理想中的退休人生。 看完後,你/妳會自提6%嗎?還是對勞保勞退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給Ken,一起討論喔!
輝達帶動台積大噴發,沒上車的我是傻瓜(?)大家好哇~我是袋鼠播報員Lucy! 今天好熱!不論是天氣還是股市~都好熱哇~ 各位股民們,有沒有跟上呀! 權王台積電今天的收盤價來到 869元,台股一度飆到21871點! 真的感謝「辣個穿皮衣的男人」,謝謝輝達爸爸🎉🎉 本週呢,也要帶大家來回顧一下上週520的行情, 以及與各位股民們分享這次AI熱,必關注的六家輝達上游廠商✨ 快點進來收聽:https://roo.cash/goto/1olkjk 【本週重點】 🔥520 行情看過來!股市行情總分析 💰勞退基金績效高!自提 6% 有可能幫退休金加碼嗎? 🤔第一波退稅 7/31 到:退稅資格與三批退稅時間 🇯🇵日本 GDP 連 3 負成長 日股投資該注意什麼? 💻Amazon 入股世芯!世芯 IC 晶片設計做什麼? 👍Nvidia 供貨商台佔 7 成,打造「新電子六哥」 🏠要花一千年!雙北老屋都更推動難 聽了才知道是哪六家廠商:https://roo.cash/goto/1olkjk 聽完底下留言分享你有沒有這幾家股票喔! 我們下週見byebye🙋
Firstrade借券是什麼?想靠美股借券賺利息?先看這篇最近想說來研究一下美股借券,畢竟放著也是放著,如果有機會多賺點利息也不錯。之前用Firstrade的時候就發現他們有個「證券借出收益計畫」,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研究後發現有點雷… 先說結論:Firstrade借券的利息低到不行,而且他們還要抽走85%,根本不划算! 我實際操作後發現,借出ETF的年利率才0.0358%,如果Firstrade沒抽成的話,我的利息 immerhin 也只有0.133%。相較之下,把債券型ETF放在TD或Schwab,光是自動退稅的收益就遠大於這個數字了。 當然,Firstrade也不是完全沒優點,他們會提供借出股票價值102%的現金抵押款,而且借出股票時也不會影響你隨時賣出的權利。 不過,Firstrade借券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 借出的股票不符合SIPC保護 * 借出收益會被視為普通收益,需要繳稅 * Firstrade沒有提供外國投資人自動退稅功能 如果你真的想嘗試美股借券,建議可以考慮IB,他們的分潤比例比較合理,是五五分帳。 總之,Firstrade的借券功能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利息低、抽成高,還不如選擇其他券商的自動退稅。分享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美股借券的心得!
BND 長期投資,穩健增長的好選擇嗎?新手求解!各位好,小弟最近想開始佈局美股,目標是長期投資,希望資產能穩健成長。 爬文後,發現很多人推薦BND這個ETF,聽說追蹤的是美國總體債券市場,算是債券ETF中的龍頭。我打算分批買入,搭配股息再投入,希望能達到複利的效果。 不過,小弟我還是個投資新手,想請教各位大神幾個問題: 1. BND真的適合長期投資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2. 目前打算用複委託買入,聽說複委託可以自動退稅,是真的嗎?如果用像IB這樣的美國券商,退稅會比較麻煩嗎? 3. 除了BND,有沒有其他ETF可以搭配,讓我的投資組合更完善? 想請問各位大神,有沒有人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或是給小弟我一些建議?
股票下市會退錢嗎??最近有個困擾,想請教大家。 我之前買了一些股票,但其中幾檔已經下市了,可是這些下市的股票卻一直出現在我的富邦證券APP裡,每次看到都覺得很心痛。 我知道下市就代表股票失去交易性,但理論上所有權應該也跟著消失了吧? 想請問大家: 下市的股票會一直留在我的帳戶中嗎? 我能不能把這些股票從我的帳戶中移除呢? 富邦證券有沒有提供相關的服務,讓我可以把這些「回憶」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