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0L 美債ETF一直跌 會下市嗎?00680L 美債ETF昨天正式破底了...跟前陣子的高點比起來已經下跌20%了 雖然這本來就是風險比較大的ETF,但如果照這樣跌下去,是不是快要下市了啊? 想問有人手上現在還有00680L的嗎?打算該怎麼處理呢?
小資族AI浪潮下怎麼玩ETF現在一堆分析師都在喊AI概念股,結果一堆妖魔鬼怪都跑出來,今天漲停明天跌停,根本就韭菜收割場。與其去追那些不知道哪天會爆炸的,不如想想怎麼穩穩地抱住台積電大腿? 但小資族哪有那麼多錢直接一張買台積電?我自己的想法是這樣啦,可以考慮買進台積電ETF,例如0050、00881,或是專注半導體產業的00830,分散風險又能長期投資。 當然,除了台積電,其他供應鏈廠商也會有機會,像是IP股、IC設計、封裝測試等等, 但這些都需要花時間研究,找到真正有潛力的公司。 總之,AI時代來臨,台灣半導體產業肯定是最大贏家,與其擔心貧富差距,不如想想怎麼利用這次機會讓自己財富增值!
給小資族的一些選股建議小的我在股市兜兜轉轉也有一段時間了,近年來主要都是短線波段操作為主,看到這篇很有感,想給跟我一樣資本小的投資朋友一些建議: 我知道大家通常還是比較愛無腦投資ETF,很穩是沒錯啦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相較於大型股,小型股的成長空間往往更大。 也就是說,投入較少的資金,就有可能獲得較高的報酬。建議可以試著將資金集中在少數幾檔潛力股上,提高投資效率。 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你不一定需要什麼很專業的技術分析知識什麼的,研究好公司基本面、設立好停損點,你也可以有效讓自己錢滾錢!順便增加自己對市場的敏銳度 如果你真的想試試看,但又害怕眼光不准,建議可以將小型股視為投資組合中的最小部分,再搭配其他穩健的投資標的,成功分散風險~
大四生中800萬 All In ETF?!這樣做應該比較穩?繼上次分享33歲財富自由得到熱烈回應,決定再跟大家分享一篇跟大家討論: 之前滑到一篇新聞,一個大四生中了539的800萬頭獎,結果他說錢""花光""了,還PO出對帳單證明,原來是全梭哈00922! 他才大四就能忍住慾望不亂花,選擇投資理財真的很有頭腦!不過,600多萬全壓同一檔ETF風險還是偏高,萬一遇到黑天鵝事件,資產可是會大幅縮水的! 如果有天我成為幸運兒,我應該會這麼做: 1. 分散投資標的: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00922,也可以考慮其他ETF,例如追蹤美國S&P 500的VOO或IVV,分散風險。 2. 分批進場:現在美股還在高檔震盪,一次性 All in 風險太大,可以分批慢慢進場,降低平均成本,避免買在高點。 3. 配置部分債券:年輕人雖然風險承受度高,但還是建議配置一些債券ETF,例如BND或AGG,平衡投資組合,降低波動風險。 大家覺得這樣的策略會比較好嗎?
台灣除了科技業還能投資什麼?整天看新聞都在吹台積電,好像台灣科技業只剩它能打?其他產業真的都躺平了嗎?伺服器、ABF載板之前不是也炒很兇,現在怎麼感覺都沒聲音了?電動車、元宇宙這些新題材,台灣真的有吃到肉嗎?還是只能撿人家剩下的? 長期投資還是要看產業趨勢,台積電長抱不是不行,但也不能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吧?總得分散風險啊!有沒有大神分析一下,除了台積電,台灣還有哪些潛力產業?還是真的要認命,乖乖把錢都All in?
美國終於開始降息了,美債還能買嗎?美國終於開始降息了!不少人都興奮到加碼買債券ETF! 但問題來了,債券ETF到底該怎麼用來分散風險?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為什麼要分散風險? 股市跌跌不休,想要穩穩賺錢的話,配息穩定、波動相對小的債券ETF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中美債ETF特別熱門,因為美國一降息,這些長天期的債券ETF不只可以領息,還能有機會賺到價差! 怎麼選美債ETF? 這裡就來教你幾個簡單的小技巧: 長天期債券更有機會賺價差! 像是國泰20年美債ETF(00687B)跟統一美債20年ETF(00931B),鎖定長天期的美國公債,隨著降息,這些債券價格會變貴,持有的投資人就有機會賺到價差。最近這兩檔ETF都在追募,熱度非常高! 看殖利率也是一招! 美債ETF的配息也是亮點,像是中信優息投資級債(00948B),它追蹤的是投資級公司債,配息穩定,還會納入ESG篩選標準,既賺錢又符合永續理念。穩定領息+風險低,就是這檔的魅力所在! 分散投資! 千萬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美債,你也可以搭配一些不同天期的債券ETF,或是一些高股息的ETF,這樣遇到股市或債市波動時,還能分散風險,降低損失的機會! 什麼時候進場好? 如果你怕股市短期波動大,美債ETF現在就是個好時機,尤其在降息週期一開始,買入長天期的ETF,不僅可以穩定領息,未來還可能趁機賺到債券價差! 個人認為投入美債算是不錯的避險方式,但市面上也是有蠻多不同的聲音的,每個人角度不同,不知道大家看完會不會想投資美債呢?
用 ETF 滾出育兒基金最近跟老婆討論到孩子的未來,尤其是教育問題,心裡就覺得壓力好大。想趁現在開始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但對於投資理財實在是一竅不通。 我們也有一點存款,但想知道如何能兼顧安全性與成長性。有人建議我投資一些基金或是ETF,目前的計畫是,先將五分之一的資金作為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剩下的資金購買ETF,如0050和00878,這些ETF不僅成分股優質,有穩定的配息,能幫助我分散風險。 但我對這些都還很陌生,不確定這樣的選擇是否真的合適呢? 想請教大家:有沒有推薦適合新手爸媽的投資方式或更好的ETF標的?或者分享一些你們的經驗?希望能讓孩子的未來更有保障!👶💰
ETF怎麼加碼穩賺?簡單三原則應對大波動!最近股市瘋狂創高,漲跌幅也跟著加大,未來看來只會繼續刷新最大跌點和漲點。如果你也是以長期存ETF為目標的話,想趁大跌時加碼,那該怎麼辦? 以下三招給大家參考: 1. 加碼策略要先想好 台股常常「漲很慢、跌很快」,沒先規劃加碼,跌的時候根本來不及反應。像8月初,大盤才剛狂跌1,807點,兩天後又爆漲創歷史新高,很多人喊沒趕上低點加碼。所以,加碼計劃一定要提前準備好。 2. 分批加碼,愈低愈多 不要一次砸光資金,分批買,愈低買愈多,這樣不怕行情跌跌不休。你可以根據跌幅或技術指標設點位,每次跌到一個點就加碼。 3. 別死等最低點 市場誰說了算?沒有的事!別老想著最低點再買,等到你以為的低點,可能已經錯過了。設定好你的加碼點,到價就買,別猶豫。 大家平常都怎麼加碼?歡迎來留言分享交流一下!
分散風險的藝術:如何在風暴中穩步前行投資市場最近很火熱,許多人迫不及待地衝進來,但卻忽略了一個關鍵概念——分散風險。這點一再被強調,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不犧牲收益的情況下,有效分散風險。 分散風險的誤區 有些新手聽到「分散風險」,就開始每個月用三千元買入幾檔ETF,結果一年下來,總報酬率大概只有2~3%,差不多跟定存沒兩樣。這其實是個誤區,分散風險並不是讓投資變成沒有風險的遊戲,而是為了避免單一市場波動對你的本金造成過大傷害。但同時,分散風險也會讓你過度分散,影響到回報。 如何合理分散風險? 如果你每個月投資不到五千元,我的建議是不要選擇超過兩檔標的。如果資金達到一萬元左右,可以考慮選三檔,而五萬元以下則大約四到五檔就足夠了。 接下來,你要思考的是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假設你能接受最大損失為本金的20%,那麼你就可以根據這一上限來安排你的投資組合。舉個例子,如果A標的的歷史波動範圍是5%,B標的是15%,C標的是25%,你可以按照波動率配置資金,比如A 5%、B 40%、C 55%。 區域與產業的分散策略 這裡還有一個分散風險的重點:避免投資標的的區域和產業過度重疊。像是你買了0050,又選了台積電,再加上半導體基金,這樣看起來分散了風險,但實際上全都和台積電脫不了關係。這樣的分散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在選擇標的時,可以從區域著手,再到產業,最後才是個別股票。例如,選了台灣大盤的ETF後,你可以搭配一些非0050成分股的金融股,甚至挑選自己熟悉或有興趣的產業股票,因為對於你熟悉的領域,你能更快捕捉趨勢與機會。 如果你偏向穩健策略,也可以配置一些債券或債券型ETF來平衡波動,甚至考慮少量配置一些槓桿型ETF(例如正2 ETF)來作為短期資金的配置,這樣可以增加一點靈活度。 在風險分散上,沒有固定的「對」或「錯」,關鍵是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據此尋求最適合自己的配置方案。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我們一起討論、成長🔆🔆
存股策略 vs. 集中ETF:你的選擇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想來聊聊存股與ETF的選擇,尤其是面對目前這波金融股價創高的情況,你的策略是什麼? 我是一個在股市打拼了六年的投資者,四年前開始走上存股之路。雖然很多投資高手認為存股就是「左手換右手」,但我覺得這條路依然值得走。不過,最近我遇到了一些困惑,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 1. 金融股價高漲:賣或不賣? 有人說存股就是不賣,但股價創高是否意味著獲利的機會?賣出之後拿到現金,是否能讓我們更靈活地進行下一步的投資?我常常在想,如果不賣,未來的股利能否彌補這一切?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2. 持股數量過多,是否應該集中投資ETF? 我一開始分散持股是為了風險管理,但現在想問,集中投資ETF是否能提供更好的分散效果?對ETF的管理費我原本有點擔心,但觀察發現,它們似乎長期跟著大盤上漲,這是否能抵消管理費的影響?當然,如果市場下跌,這一切又會變成兩層的風險。 我目前的策略是靈活不定期投入資金,考慮是否要繼續增持金融股,或是清倉一些表現不佳的股票,轉向ETF的集中投資。我在思考,領取多檔股息的手續費是否不如一次性ETF扣費來得划算。 這些都是我目前在思考的問題,希望能聽聽大家的想法和經驗!不管你是偏向存股還是ETF,分享你的見解,讓我們一起在這條投資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分散風險另一種思考很多人都聽過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話, 所以會為了分散風險,採用定期定額方式存股, 但分散風險也可不僅於同一國家的股市、標的, 像是買保險/債券也是分散風險, 且買不同國家的etf也可以是種分散風險, 所以考量自己需求, 購買綜合性標的, 才符合分散風險的真義。
全球市場ETF選擇障礙!該如何分散風險?最近想買全球市場ETF,結果發現VT、ACWI、IOO這些代號都長得好像,到底差在哪😵💫 有沒有哪位大神能分享一下經驗?想找個長期投資、分散風險的標的,最好是內扣費用低、追蹤誤差小的🙏 另外也想問問看,投資全球市場ETF還需要搭配其他標的嗎,還是單壓就好?求各位投資前輩指點迷津!
00929 、 00936 月配ETF大家怎麼選?最近考慮投資月月配的ETF,00929和00936都很有吸引力。簡單來說,00929專注科技股,外資青睞,每月配息穩定,但風險集中在科技產業;00936則持股多元,風險較分散,適合追求穩定收益,但波動性較大,成長性不如科技股。 如何選擇呢?如果你偏好穩定配息和風險分散,00936可能更適合;但如果看好科技產業的成長潛力,00929會是更好的選擇。兩檔ETF都適合長期投資,關鍵在於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市場趨勢的看法。
6208+929 太重科技股了,想找 00944 來平衡小弟目前持股大多是 006208 跟 00929,想趁著現在科技股漲得不錯,來分散一下風險。 因為這兩檔 ETF 科技股比重太高了,雖然賺錢很爽,但總覺得風險有點集中。想問問大家覺得 00944 這檔 ETF 適不適合我這種想分散風險的投資人? 00944 這檔新 ETF,雖然上市時間不長,但最近的表現還不錯,而且他強調低重疊,跟我的持股應該比較不會互相影響。不過新 ETF 也不知道未來表現會不會不穩定。 想問問板上的各位覺得這檔合適嗎?還是說,你們有其他更好的建議?
信貸兩百萬買市值ETF七年還穩嗎最近怎麼這麼多信貸文啊... 剛看到一篇說信貸兩百萬all in ETF還想七年穩穩賺的, 你用槓桿投資都沒考慮到風險承受度和還款能力嗎,萬一市場波動大,你怎麼辦? 與其想一步登天,不如穩紮穩打,慢慢累積財富比較實在啦! 這邊推薦原po考慮 VT 或VWRA這類全球市場型的ETF。 1.分散風險:這兩檔ETF涵蓋全球股票市場,分散單一國家或產業的風險。 2. 長期投資:全球經濟長期來看是向上發展的,投資全球市場ETF可以參與這波成長。 3. 省事方便:不用研究個股,定期定額投入就好,省時又省力。 當然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建議原PO可以多做功課,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投資目標,不要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