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營收亮眼,市場卻沒給力?利多為何無法激起市場波瀾🤔群創(3481)1月營收達到187億元,月增3.8%,年增13.1%,看起來整體狀況還不錯。 法人也看好說面板價格上漲,加上群創打算進軍半導體供應鏈,資金流入面板產業的機會增多。 但市場感覺不太給力啊😅利多股價反而越來越低呢
財務自由計算公式在算什麼?4% 法則真的無敵?最近一堆人在那邊喊財務自由,結果連財務自由計算公式是什麼鬼都不知道,整天做夢比較快啦 說穿了,財務自由就是一個目標,但問題是這目標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是要靠感覺還是要靠數據? 這邊就不得不提到那個被講到爛的 4% 法則,號稱只要每年提領投資組合的 4%,你的錢就可以一輩子花不完。 聽起來很爽對吧?但問題是,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通膨飆成這樣,4% 真的夠用嗎?而且,每個人的風險承受度和生活型態都不一樣,這個公式真的適用於所有人嗎? 想聽聽各位大大怎麼看,4% 法則在 2025 年還行得通嗎?還是我們需要一個更進階、更客製化的財務自由計算公式?
從all in到後悔:台達電的反思與風險警訊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結果美股大跌,台股也跟著下跌。 重點是,我之前高點all in台達電(2308),結果沒漲幾天就開始下跌,今天更傳出員工被霸凌跳樓的新聞... 每次看到版上一堆人在那邊 all in all in的...我只想用我的教訓說,全力投入單一股票,風險太高,後悔都來不及啊 萬一甜甜價來臨,手上反而沒資金,怎麼辦?
這波金管會大招,融資公司還行嗎?最近市場上的融資看起來像熱鍋上的螞蟻 金管會最近丟出四道防線,直接釘住銀行、融資公司和建商。 資金流向要追得清清楚楚,不動產相關融資直接納入央行總量管制,連都更與危老項目也得算進不動產總量,還要切結保證資金不能亂跑,不然違規就準備挨刀。 這波「融資大檢討」接下來還會怎麼走?各位看官請備好爆米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陸股大翻盤!00637L下跌中國央行那麼大手筆釋放資金, 本以為可以帶動市場情緒, 結果這些錢卻像是被比特幣和美股吸走了, 大部分都沒進到中國股市, 像是滬深300的ETF (00637L) 最近的走勢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富喬爆衝!AI伺服器帶動,玻纖布大缺貨?這幾天富喬股價狂飆,完全擋不住!到底發生什麼事? 原來是AI伺服器市場太火熱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結果帶動了上游材料的需求。其中,玻纖布就超級搶手,因為它是做高階PCB板的重要原料。 富喬這家公司專門生產玻纖布,而且他們的高階產品很厲害,特別適合做AI伺服器的PCB板。消息傳出,市場一片看好,資金就瘋狂湧入,把富喬的股價推到最高點。 不過,也有人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富喬的財報其實不太好看,第三季還虧損了。而且,雖然高階產品前景看好,但整體營運要完全翻身還需要時間。 大家怎麼看呢?
金管會大開綠燈?!壽險資金狂潮要來了,利關人ETF準備起飛?看到新聞說金管會要鬆綁壽險資金可以全數委託投資利關人ETF, 這下子是不是代表以後ETF的規模都要飛天了🚀🚀🚀 畢竟壽險的資金量大家也知道, 那可是天文數字啊💰💰💰 現在開放他們 All in 利關人ETF, 是不是代表金管會也看好這個市場 🤔🤔🤔 而且重點是, 利關人ETF的費用通常比傳統共同基金低, 績效表現也常常比較好, 現在又有政策加持, 會不會成為未來的投資主流啊?
市值型 ETF 今年狂飆 30%,跟單都賺爛?最近看到一堆市值型 ETF 今年以來報酬率都超車 30% 0050、006208、00692 這些隨便都 35% 起跳,害我心癢癢,是不是現在進場撿便宜還來的及啊 不過這種大盤 ETF 漲這麼多,會不會之後就沒力了😓 還是說現在資金行情,閉著眼睛買,躺著數錢比較快🤣
融資漏洞如果拖累股市,租賃三雄會不會跌啊?最近政府對炒房的打擊可不輕,聽說有融資公司利用低利率借錢,再轉手借高利率給建商的消息,我真的是整個心跳加速,擔心得不得了... 這樣萬一爆發出來,誰知道會波及到哪些公司?現在不只是炒房問題,股市、債市的資金流動也可能亂套,最慘的租賃三雄也是可能受到影響! 尤其是租賃三雄,最近股價的表現真的讓人心驚膽顫,若是融資資金流動不順,股市泡沫破裂,這些公司是否會受到牽連,股價會不會像掉入深淵一樣一瀉千里啊? 金管會雖然說會加強貸後管理,但該不會是擋不住的風暴來臨了吧😖
京元電(2449) 川普概念股?華為禁令受益者?京元電最近股價好像有點東西? 查了一下發現跟華為禁令有關? 🤔 想問問各位大大幾個問題: 1. 川普時代的禁令到現在還有影響力嗎?拜登政府不是比較鬆綁了嗎? 2. 京元電是做晶片測試的,真的有辦法吃到這麼多轉單嗎? 3. 營收看起來是蠻穩定的,但獲利感覺就普普? 目前手上有一些資金 想趁現在局勢混亂的時候進場撿便宜 不知道各位大大對京元電的看法是如何呢? 🚀🚀🚀
金管會大鬆綁!全委免計淨值,中小型股要噴了嗎?金管會最近動作頻頻,繼上次開放證券借券給予額外租稅優惠後,今天又丟出震撼彈💥 壽險資金投資自家投信發行的ETF,竟然免計入淨值了! 這代表以後壽險資金可以更放膽地買進自家ETF,而中小型股ETF又多是投信的主力戰場... 這波操作,散戶如我能跟嗎?還是根本就只是在炒熱市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