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 2025/04/02查看原文【能率轉型有成1】「相信張國煒」讓他大賺 董俊毅多元投資事業版圖曝光目前能率集團共有製造、通路、創投三大主要事業體。其中,製造事業除主要控股公司能率創新,還包括佳能、IKKA-KY、正能量智能、毅金精密等公司;通路事業有能率網通、宏羚、台芝國際等;創投事業則以能率亞洲為主,專注布局數位轉型及AI應用領域;同時觸角也延伸至房地產投資,涵蓋住宅、商辦及複合型空間。
[閒聊]桃園跟高雄大家最看好哪邊說到投資房地產,桃園跟高雄各有千秋啦! 桃園是靠著台北,航空城、產業園區一堆,工作機會多,租屋市場也比較穩定。缺點就是炒得兇,價格已經漲一波了,現在進場要有點信仰。 高雄的話,這幾年發展觀光和科技業,又有亞洲新灣區計畫加持,感覺是很有潛力。不過也要看產業發展起來沒,不然工作機會少,房價也撐不住。 個人覺得啦,投資房地產還是要看個人需求和風險承受度。桃園比較穩,但獲利空間可能有限;高雄比較有爆發力,但風險也比較高。 總之,投資有賺有賠,大家還是要做點功課再決定啦!
華為三折新機大賣,概念股要起飛了嗎華為那個三折手機大陸賣到缺貨,而且三折疊機和iPhone16亞洲同日發佈,居然還一堆人排隊搶,這波操作真的666。 雖然快兩萬人民幣的價格不是說很便宜,但感覺還是很多人買單,會不會帶動一波折疊面板、鉸鏈概念股漲停潮啊?大家怎麼看這次華為新機,有搞頭嗎?還是只是短期炒作?
我有一筆錢,應該存股還是存房?最近在Dcard理財版有很多「存股還是存房」的討論,今天在這裡查理來分享一些心得 大部分人都是站在存房這一派,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在台灣買股可能虧錢,但買房在過去幾十年的紀錄幾乎不會虧錢 但是查理認為,這個議題的討論不應該只考慮「報酬率」,還要考慮「流動性」和「壓力」 能存股的標的通常都很穩健,流動性通常都非常好,想要賣掉變現非常容易,而賣房就不一樣了,要找到買家賣出好價格,需要天時地利 再者,存股的壓力比繳房貸低得多,如果有一段時間臨時沒辦法繳錢,也可以暫停,但銀行可不會放過你的房貸,你需要雷打不動穩定繳40年 以上是查理認為的主要因素,當然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我就把想法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囉! 綜合以上所述,查理覺得這個議題的答案會是「先存股,再存房」,先從存股開始投資理財,有能力應對房貸的壓力再配置房產,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現在可以買房嗎?房地產投資的優缺點來了最近房地產議題又熱了,看到不少人在問:現在房地產還能買嗎?能投資嗎?想說來拋磚引玉一下。 先講結論:房地產不是一條輕鬆的路。 優點 價格優勢:有些地段或政策型住宅,價格真的比市價便宜,門檻低。 資產保值:土地有限的情況下,長期來看,房地產通常能抗通膨、保價值。 缺點 轉手限制或交易成本高:買賣房地產有稅、有手續費,持有成本(房屋稅、地價稅、管理費)也不能忽視。 增值空間不保證:不是每間房都會漲價,地點選錯或政策一變,價格就卡住了。 管理與出租風險:租客品質、房屋維修、空租期,這些都會影響你的投資回報。 我的建議 別只看房價低就衝!一定要評估自己資金狀況、持有能力,以及地段和未來發展性。 真的要買,也建議挑選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強、出租需求穩定的地點,才能增加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