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新聞 - 1 天前查看原文日本三菱拍板!與鴻海旗下鴻華先進簽MOU:裕隆代工新款電動車,預計2026外銷紐澳三菱汽車表示,這款電動車已被納入其先前發布針對澳洲市場至2030年的產品計畫之中,並強調 該車型具備卓越的電動車行駛性能與先進的資訊娛樂系統功能 ,非常適合大洋洲地區的消費需求與市場特性。
鴻海Model A強勢進軍日本:電動車版圖擴大、未來可期!鴻海的Model A概念車在日本市場引起不小關注,不僅吸引了多家日本車廠的興趣,就連計程車和物流業者也對其表示高度興趣。這是否意味著鴻海的電動車事業將在日本市場開花結果? 優勢分析: 客製化能力強: CDMS模式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彈性高。 日本市場潛力大: 日本電動車市場正處於成長期,鴻海有機會搶佔先機。 多樣化應用場景: Model A不只限於家庭用車,商用市場也有潛力。 未來展望: 若能成功與日本車廠合作,將為鴻海帶來穩定的訂單。 Model A的成功有望帶動其他車款的銷售。 鴻海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地位將更加穩固。 看來鴻海對自家電動車是保持高度信心,大家覺得鴻海的電動車事業會一路北上嗎?
Lean Mobility與台灣合作推出Lean3🚗Lean Mobility 最新的電動車 Lean3 準備量產了 這款微型電動車以城市交通為主打,車身只有傳統車的三分之一,專為都市街道設計的,預計在 2025 年會進入台灣市場。 Lean3 的設計亮點在於他輕便又經濟,最高時速可達 80 公里,配備 8.1kWh 的磷酸鐵鋰電池,充電一次可跑 100 公里,適合短程通勤族。 這次的台日合作,籌得了超過 10 億台幣的資金,還計畫在 11 月於東京舉辦公開試駕活動,讓日本和台灣的朋友們搶先目睹這台新秀電動車的風采。 但我看有網友說這車款有點像中國的「老頭樂」,過去爭議蠻大的,感覺安全性和法規上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真的會有人開這種車在台灣道路上嗎...
日本車廠遭大陸電動車圍攻,銷量大跌如同股市大崩盤!在中國市場,日系車的日子真是越來越難過了... 有報導說日本三大車廠的銷量直線下滑,尤其是本田,竟然跌幅超過40%! 豐田(TOYOTA)也不甘示弱,銷量下降近10% 比亞迪9月銷量達41.9萬輛,這成績簡直像是在投資股市時的長紅! 而奇瑞和吉利的銷量也是好消息不斷,分別成長28.6%和17.8%! 對於日系車廠來說,是否該請個新能源顧問了呢哈哈哈
鴻海(2317)收購日產(7201),電動車夢想真的能成真?聽說鴻海(2317)想靠收購日產(7201)進軍電動車市場?這樣真的有戲喔? 日產這幾年在美中市場銷量疲軟,經營壓力大得不得了,還搞得全球裁員9000人。 雖然日產在傳統汽車製造上有一定基礎,但電動車領域目前看起來還是缺乏亮點吧... 而且日產和本田正談合併,這樣鴻海還能插手成功? 我是覺得要真靠收購日產就能帶鴻海電動車事業起飛,還是別做夢了啦😅
鴻準搶到蘋果機器人訂單,前景看好!鴻準這家公司,原本就幫蘋果做很多產品,現在又接到蘋果的新任務:做機器人! 為什麼鴻準能拿到這個大訂單呢?主要有幾個原因: 鴻海的兄弟公司: 鴻準是鴻海集團的一員,鴻海在製造業經驗豐富,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可以給鴻準提供很多幫助。 有做過機器人的經驗: 鴻準以前就幫鴻海做過機器人,所以對這方面很熟。 產能大、品質好: 鴻準的工廠很大,可以生產很多產品,而且品質也很好,蘋果很信任他們。 那鴻準拿到這個訂單有什麼好處呢? 公司可以賺更多錢: 機器人市場很大,鴻準可以賣出更多的產品,賺更多的錢。 公司變得更強大: 鴻準會因為做機器人,變得更有技術,公司也會更強大。 但是投資鴻準也要注意什麼呢? 機器人技術很複雜: 做機器人不容易,技術一直在變,鴻準可能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市場競爭很激烈: 不只鴻準,很多公司都想做機器人,競爭會很激烈。 經濟狀況會影響: 如果經濟不好,大家可能就不想買機器人了,這也會影響鴻準的生意。 所以,鴻準拿到蘋果的機器人訂單是個好消息,但還是要小心,不要只看表面,大家看好鴻準未來的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