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新聞 - 16:37查看原文【晶片戰爭】韋安觀點|台灣在中美科技戰中的關鍵角色與生存之道中美晶片戰爭已由純技術角力,演變為體系信任之爭,台灣則在這場「2+1」格局中扮演關鍵的第三極。面對日益縮小的戰略空間,台灣半導體產業憑藉其獨特的技術落地能力與信任資本,在夾縫中開拓出一條生存之道。台灣在中美科技對抗中,將要適應如何的定位演變?
中美晶/環球晶,現在進場是不是太早了?小弟我最近一直在關注半導體產業,特別是中美晶跟環球晶這兩檔。 環球晶是全球前三大矽晶圓大廠,中美晶又是環球晶的大股東,兩家公司看起來都蠻穩的。而且半導體跟太陽能這兩個產業未來幾年應該都會持續成長,感覺中美晶的前景還不錯。 不過,最近半導體產業庫存調整,整個市場氣氛都比較悲觀,中美晶的股價也跟著下跌。但仔細想想,矽晶圓這種上游材料,跟下游的晶圓代工、封測比起來,好像比較不受庫存調整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中美晶的競爭對手都是來自美日韓等友善國家,完全不用擔心中國的傾銷。而且現在本益比才 13 倍左右,感覺有點太便宜了。 想請問各位大神,你們怎麼看中美晶這檔股票?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嗎?還是說要再等等看? 小弟我有點猶豫,怕現在進場會被套牢。希望各位能分享一下你們的看法,謝謝!
台積電 EUV本月落地!航運股是不是可以卡位?台積電第1台EUV終於將在本月底來台!! 但台積電不是說要用EUV很久了嗎?怎麼現在才來? 看來是ASML終於搞定了,GG準備7nm要超車intel啦!進入7奈米以下後,台積電就開始導入EUV曝光機設備,原因在於光罩曝光層數大幅增加,在至少20層以上的重複曝光需求下,孔徑重複對準的精準度要求愈來愈高,讓EUV曝光機成為必備設備,不僅提高良率,也能降低生產成本。 話說EUV設備這麼巨大,再加上未來必定會再持續引進吧?那運來台灣的航運股是不是要先卡位一波?! 有人知道是找誰運的嗎??
台積電董事會開到美國,半導體未來會不會成為「美國製」?最近台積電(2330)傳來的消息真是讓人忍不住皺眉,明年2月台積電的董事會竟然要遠赴美國開會?? 想當初台積電可是台灣的半導體代表,從芯片製造到技術領先,帶動了無數台灣科技業的榮光。 但現在董事會要跑到美國開會,說明台積電在美國的布局越來越重要,未來可能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那邊。 這代表著台灣的半導體霸主,逐漸失去「台灣製造」的獨占鳌头了,開始把產業核心往外推,技術和產業資源搬到了國外... 這不只是一場董事會的行程,更可能是台積電「去台化」進程的一個信號,台灣的半導體業會不會因此逐漸丟掉原本的優勢啊😮💨
一堆套牢股,到底該不該停損?航運、工具機、半導體設備怎麼選?乾最近真的快被手上這些股票逼瘋,到底要不要停損啊? 當初看航運、CNC那麼夯,想說台灣代工強,結果現在中國經濟爛到爆,一堆公司機器能開電就算賺錢,台廠根本賺不到什麼。 精品加工是開發者在爽,加工仔還不是領那死薪水。 更別提CNC了,我之前在台中待了三年多,28K操到死,廠長加班加到爆也才6萬,結果跳槽去弄半導體設備裝機,一個月直接5萬起跳,之前還加班加到快10萬。 現在一堆航運股、工具機股套在山頂上,想說半導體設備未來發展應該還不錯? 但我真的不太懂,有沒有大神可以指點迷津一下,這些產業未來趨勢到底怎麼看? 真的該認賠殺出,還是再等等看有沒有機會?
物理所/機械所畢業=台積電保證?想太多!給你產業現況懶人包最近一堆人問物理所、機械所出路,尤其是跟台積電的關係,小弟看不下去,來幫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實驗室才是重點! 想進台積電,凝態物理、半導體、材料這些實驗室才是王道。但進去也不一定是RD,設備工程師也是有可能。 至於量子、天文、核物這些...老實說,在台灣產業應用真的有限。 年薪600萬不是不可能,但那是國外少數菁英,而且通常要讀到博士。台灣教授很多不收純理論的研究生,因為不好發paper,你進去也是被當皮球踢。 很多人以為物理、機械很好推台積電,事實上,這些科系的必修課,像是量子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等等,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一堆人被當到畢業,能順利畢業+實驗室有成果的,早就被教授推薦到台積電卡位了,哪輪得到你? 總之,物理所、機械所不是台積電保證班,選對實驗室、努力學習、累積實作經驗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