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穩定幣和比特幣差別是什麼?2025 新手必看完整解析

袋鼠金融導讀|這幾年談到加密貨幣,你一定聽過有人說「比特幣是數位黃金」,也有人說「穩定幣才是真正能拿來花的貨幣」。兩者看起來都屬於虛擬資產,但在性質、用途與風險上卻有天壤之別。前者價格劇烈波動,吸引投資人追求高報酬;後者則與美元等法幣掛鉤,主打穩定不易漲跌。

對剛接觸幣圈的新手來說,想搞清楚「穩定幣和比特幣到底差在哪」是進入加密世界的第一課。本文將用最簡單的語言與圖解,幫你一次掌握它們的核心差異、實際用途與 2025 年市場趨勢,讓你輕鬆分辨該「存黃金」還是「抱穩幣」,不再被幣圈術語搞混。延伸閱讀👉穩定幣有哪些?一篇搞懂穩定幣意思、4 種類型、購買方式與穩定幣風險!

什麼是比特幣?從「去中心化貨幣」開始

比特幣(Bitcoin)是全球第一個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由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開發者於 2009 年提出。它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中央機構控制所有交易都透過「區塊鏈技術」記錄與驗證,確保透明、安全、且無法被竄改。

比特幣的總量被設定為2100 萬枚,因此具有「稀缺性」。由於供給有限、價格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它的波動也相對劇烈。如今,比特幣被視為投資與避險資產,也逐漸被應用於國際匯款部分商家支付

💡 比特幣的價值不只來自技術,而是建立在「稀缺性 × 共識 × 去中心化」三大核心基礎上。

比特幣的價值來源
價值來源 說明
稀缺性(Scarcity) 總量固定 2100 萬枚,無法被任意增發,具抗通膨特性。
共識(Consensus) 全球投資人與用戶共同相信其價值,形成網路效應。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不受政府、銀行控制,交易透明、可追蹤且安全。

什麼是穩定幣?為什麼被稱為「不會漲跌的幣」

穩定幣(Stablecoin)是一種與法定貨幣掛鉤的加密貨幣,最常見的是與美元(USD)保持 1:1 的等值關係。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克服比特幣「價格大起大落」的問題,讓加密貨幣在支付與轉帳上能像現金一樣穩定使用。

穩定幣的價格之所以能維持穩定,是因為背後有一套「掛鉤機制(Peg Mechanism)」,例如以真實美元儲備、加密資產或演算法控制供應量等方式支撐。這讓它成為幣圈中流動性最強、波動最小的資產,常被用作交易媒介或避險工具。

穩定幣主要類型比較
類型 掛鉤方式 代表幣種 優點 缺點
法幣抵押型 以真實美元或法幣儲備支撐 USDT、USDC 價格穩定、使用廣泛 集中化風險高、需信任發行方
加密抵押型 以加密資產(如 ETH)作抵押 DAI 去中心化、透明度高 抵押效率低、清算風險高
演算法型 以演算法自動調節供應量 UST(已崩盤) 高效率、去中介化 風險極高、易脫鉤崩盤
🔥 KKday × 袋鼠金融專屬優惠碼 🔥
KKDAY優惠碼

🔥 專屬優惠碼 🔥

AFFNEW100
「新客」 全站不限低消 88 折 ( 上限 100元 )
KKAFF300A
全站商品滿 4,000 折 300!
KKAFF1000A
全站商品滿 10,000 折 1,000!



優惠碼適用日期

⚑ 訂購時間:即日起至 2025-11-30
⚑ 出發時間:即日起至2026-03-31
( 訂購商品的預計出發時間 )

立即前往
注意事項:
本優惠活動須透過袋鼠金融專屬連結訂購訂單結帳前輸入此折扣碼,每會員限用 2 次折扣碼總限量提供先用先贏,用完為止活動優惠不適用部分特殊商品,以 KKday 商品頁顯示是否適用本折價券為準

穩定幣 vs 比特幣:五大核心差異比較

雖然穩定幣與比特幣都屬於加密貨幣,但它們在性質、用途與風險屬性上幾乎是兩個極端。前者強調「穩定價值」,後者追求「市場報酬」。一個像現金,一個像黃金——都是貨幣,但角色完全不同。

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適合追求長期報酬與抗通膨的投資人;而穩定幣則因與美元等法幣掛鉤,幾乎不受市場起伏影響,更常被用於支付、避險或暫時停放資金。以下表格幫你快速掌握兩者的核心差別👇

穩定幣 vs 比特幣比較表
比較項目 穩定幣 比特幣
價格波動 幾乎無波動(與法幣掛鉤) 劇烈波動(自由市場決定)
發行方式 由機構或智能合約發行 透過挖礦產生
用途定位 支付、資金流通、避險工具 投資、儲值、抗通膨
風險來源 發行機構儲備不足、監管政策變動 市場波動、技術與安全風險
投資屬性 低風險、低報酬 高風險、高報酬

為什麼穩定幣不容易「暴漲暴跌」?

許多人第一次接觸穩定幣時,最驚訝的就是它「幾乎不漲不跌」。這並不是巧合,而是因為穩定幣背後有一套被稱為 「掛鉤機制(Peg Mechanism)」 的自動調節系統,用來讓價格穩定維持在 1 美元附近。

運作邏輯其實很簡單:

  • 當價格高於 1 美元時 → 系統會發行更多穩定幣,讓市場供應增加、價格自然回落。
  • 當價格低於 1 美元時 → 系統會回收或銷毀部分穩定幣,減少供應、價格就會回升。

透過這樣的機制,穩定幣能在市場劇烈波動中維持價格穩定,不會像比特幣那樣大起大落。不過,這種「穩定」並非沒有風險——若發行機構儲備不足、資訊不透明或演算法設計出錯,都可能導致脫鉤甚至崩盤。最知名的例子就是 2022 年的 UST 崩盤事件,當市場信任瓦解後,系統無法回收足夠幣量,最終導致價格歸零。

2025 年市場趨勢:比特幣走投資、穩定幣走支付

進入 2025 年後,加密貨幣市場的生態逐漸成熟,比特幣與穩定幣的角色也愈分明。過去「投資」與「支付」的界線模糊,如今開始出現分工——比特幣主攻價值儲存與投資,穩定幣則成為主流支付與資金流通工具。

比特幣方面,隨著 比特幣 ETF 上路、更多傳統金融機構進場,投資人不再只是散戶,而包括基金與法人資金。這讓比特幣逐漸走向「數位黃金」定位,作為避險與長期配置資產的需求大增。雖然波動仍在,但市場認可度比以往更高。

相對地,穩定幣的焦點則轉向實際應用。各國政府與銀行開始研議本地穩定幣方案,例如台灣就傳出銀行試行「新台幣穩定幣」的構想。這讓穩定幣在 跨境支付、DeFi 操作、Web3 生態 中的使用率明顯上升,成為「鏈上美元」的角色。

七、新手該怎麼選?穩定幣與比特幣使用建議

對剛進入加密世界的新手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我到底該買穩定幣,還是比特幣?」
答案其實很簡單:先想清楚你的目的,是要保值還是要獲利

如果你只是想暫時把資金放在幣圈、不想被市場波動嚇到,穩定幣會是最好的選擇。它和美元等法幣掛鉤,不會像比特幣那樣一天漲跌 10%,非常適合短期避險、轉帳或參與 DeFi 操作。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長期投資、對抗通膨或相信區塊鏈未來潛力,那就該考慮比特幣。雖然波動大,但它的稀缺性與全球共識,讓它長期仍被視為「數位黃金」,具有成長空間。

你可以這樣想:

  • 想要「穩穩放」——選穩定幣;
  • 想要「搏報酬」——選比特幣;
  • 想要靈活操作 DeFi 或 NFT 生態——兩者都要。

在實際投資中,許多資深玩家會同時持有兩者:用穩定幣當作流動資金、再用比特幣作為長期資產配置。這樣既能保持穩定,也不錯過市場上漲的機會。

✨綠海景觀 換屋首選高坪效✨
🏙️ 綠海景觀 換屋首選高坪效

🎁 自備總價10%起 當天下訂送豪禮

🏡 輕裝修美宅輕鬆入住3~4房級
預約賞屋
頁面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銷售承諾,實際狀況以建商現場說明為準。

常見問題 FAQ

Q1. 穩定幣會不會崩盤?

會,但機率不高。只要發行機構有足夠的儲備資產、且資訊透明,價格通常能穩定維持在 1 美元上下。不過像 2022 年的 UST 崩盤事件,就是因為演算法與儲備機制失效導致「脫鉤」。因此,選擇主流幣種(如 USDT、USDC)會相對安全許多。

Q2. 穩定幣比比特幣安全嗎?

如果你指的是「價格波動」,穩定幣的確比比特幣安全得多,因為它幾乎不漲不跌。
但若談到「整體風險」,穩定幣仍會受政策、監管、以及發行方信用影響。比特幣雖然波動大,但它是去中心化、無法被單一機構控制的資產,安全性其實取決於你怎麼保存與使用。

Q3. 哪個更適合投資?

想要短期避險、穩定停放資金,選穩定幣;
想要長期投資、追求報酬,選比特幣。
很多投資人會兩者並用,用穩定幣作為中介資產,再趁市場低點分批買進比特幣,達到風險分散。

Q4. 穩定幣和比特幣可以同時持有嗎?

可以,而且非常常見。你可以把穩定幣當成「現金口袋」,在市場震盪時保留彈性;把比特幣視為「資產倉位」,在長期中追求成長。兩者搭配使用,就能兼顧安全與報酬。

Mr. Roo

袋鼠金融希望能建立一個安全、值得信任的平台,讓民眾可以在這裡找到最好的金融方案,用資金繼續實現夢想的藍圖。 袋鼠金融聯手多間銀行提供優惠金融方案,不僅運用 Gogolook 防詐資料庫與 AI 技術,更符合金管會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 政策中資安認證與資料傳輸規範。袋鼠金融為每一位民眾創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以實踐普惠金融的價值。

View all posts by Mr. Roo →
ico_check
加入比較清單
ico_close

立即登入回報錯誤

歡迎加入會員協助內容報錯,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報錯資訊確認後即可參加 「眼尖讀者月月抽獎活動」。報錯教學與詳細活動說明請點此了解更多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