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視新聞網 - 2024/12/24查看原文快新聞/傳輝達要求北市提供3公頃土地設海外總部 蔣萬安回應了即時中心/潘柏廷、葉孟秋報導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傳想在台灣設立海外企業總部,並優先選擇台北市,不過輝達也提出總部需要土地約3公頃以上的需求。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24)日出席「捷運環狀線東環段開工動土典禮」受訪時說到,市府一直在盤點,也把各項方案向輝達溝通,甚至有開會討論。
輝達也愛台!海外總部夢定台北?今天有個大消息,AI科技巨頭輝達(NVIDIA)計劃在台灣打造海外總部,目標是比照美國矽谷的規模,這可是黃仁勳對台灣員工的承諾喔 他們鎖定台北市,尋求約3公頃的土地,北市府現在正全力協助中。 目前輝達已經租下南港潤泰玉成辦公大樓約六成的空間(3~17樓),作為台灣分公司新據點,第一研發中心也將從內湖科學園區遷到這邊。而且南港新據點鄰近捷運昆陽站,交通便利,串聯竹科等地也蠻方便的。 不過輝達除了租賃辦公室,還計劃在台北南港興建海外企業總部,但由於南港缺乏適合的大面積公有土地,所以正在尋找其他地點。 如果台北市無法提供適合的土地,輝達也可能考慮新北市、桃園市或新竹市等高鐵沿線地區,甚至不排除在高雄設立第二算力中心。 這次投資計劃預計在未來五年內設立大型研發設計中心,雇用至少1,000名工程師,這樣還能提供一些工作機會,聽起來真的很不錯餒~
托嬰中心/保母怎麼挑?寶寶給誰帶爸媽才能安心!大家好,我是蜜蜂爹🐝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自從有了小孩後,在新聞媒體上看到那些殘忍對待小孩的案件,都會顯得特別的揪心又憤怒,心想,怎麼會有人忍心對這麼小、這麼可愛的孩童下得了手?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我小孩身上,該怎麼辦呢? 這種恐懼與焦慮一定會存在各位家長心中, 到底該如何避免又或者如何挑選適合的托嬰中心或是保母呢?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認為找托嬰中心/保母的重點,最後再談談目前的托育補助,希望大家都能快樂陪伴孩子成長! 不管是托嬰中心還是選擇保母,除了確認是合格立案的組織或保母外,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ㄧ)照護理念 面談保母或參訪托嬰中心時,首先要了解他們的照護理念。期望孩子能在「學習與探索」的環境中成長,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餵食或陪伴。例如,講故事給孩子聽,或者一起玩玩具等,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若在參訪期間發現是以3C育兒為主的保母,通常我們會直接淘汰。 (二)照護比 托嬰中心目前是一比四,而保母是兩歲以下2位,兩歲以上2位,最多四個。但如果有年幼的孩童,老師/保母會非常辛苦。我選擇保母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目前的保母說她最多只收三個孩子,因此能有更多時間照料孩童。 (三)觀察互動 強烈建議在托育時間內參訪托嬰中心/保母,觀察小朋友與老師/保母的互動情況,是否有不尋常的感覺(例如恐懼、害怕)。若托嬰中心不允許在托育時間內參訪,我建議可以在放學時間觀察家長接送孩童的情況並詢問家長的評價。 (四)安全意識 這點非常重要。參訪托嬰中心時,應查看逃生路線,並詢問老師們如果發生意外時的應對SOP。對於保母方面,也應詢問保母是否清楚大樓的逃生方式,以及是否持續學習/複習危機處理的情況。 (五)費用 除了托嬰中心和保母本身的收費不同外,不同地區的收費也會有所不同。這部分應先確認清楚,例如托嬰可能會有註冊費,保母則可能需要收取三節禮金。另外,也應確認延托的收費標準,以明確每月在托育上的花費。 📌托育補助 大家知道2024年開始,托育補助有調升嗎!? 目前小蜜蜂送準公托的保母,每月至少有13000的補助!另外爹和小蜜蜂均設籍新北市,送托的保母也在新北市,還能多領新北市加碼的「聯盟托育補助」,但不是所有縣市都有托育補助加碼,且各縣市也有申請規則,我會在留言區放上各縣市的申請規則唷! 希望以上資訊給正在找托嬰中心/保母的朋友們,能有個方向,或是有想問的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跟我一起討論唷!
每年保單繳一堆錢!但我的保險真的會理賠嗎?近期男大生乾冰泡腳截肢詐保案件,引起廣大民眾討論。 總結新聞描述,不外乎是「投保與理賠時間太近」、「事故理由不合理」,導致最終兩名男大生因詐保而被拘提。 但到底,我們能否有個依據判斷,即將進行的醫療手術到底能不能賠呢? 很簡單,其實壽險公會有公佈[醫療理賠案件審核要點], 資料來源: https://law.lia-roc.org.tw/Law/Content?lsid=FL040403法規看似複雜,大原則就五點: 「時間」、「地點」、「原因」、「是否必要性治療」、「保險條款」,以上都合理,保險公司不會過多刁難。 接下來讓我一一解釋,讓大家理解。 (一) 時間 這裡的時間是指「投保時間」以及「事發時間」 保險公司防止有心人士帶病投保,在投保醫療保險後,必須過30至90天的等待時間(依險種不同有差),才可啟動理賠;而意外險實支實付則沒有等待期規定,承保後就能開始理賠。 乾冰截肢詐保案,就屬於意外事故,也確實有成功理賠23萬元,直接證明該案拒賠跟「時間」沒有直接關係。 (二) 地點 民眾去診所進行鼻中膈彎曲手術治療,結果沒辦法理賠,原因保單「只允許在醫院治療」,此類案件通常發生在民國90年前後投保的保險。 由於當時診所並非都設有病房,而長庚、台大、馬偕這類設有病房的機構,才屬於「醫院」。 目前針對醫院定義(見下圖),已經將診所、醫院接納入,萬一發現自身保單條款跟圖中描述不一樣,建議可以找業務確認,以免日後造成理賠糾紛。 資料來源: https://law.lia-roc.org.tw/Law/Content?lsid=FL040403(三) 原因 依照[醫療理賠案件審核要點],保險公司會啟動調查有幾個原因,「慢性病短期出險」、「費用不合理」「鉅額理賠」 乾冰跑腳男大生一案,理賠金高達4000多萬,保險公司啟動調查,男大生聲稱:「環島旅遊,騎經過陽明山、金山、淡水後,小腿凍傷導致截肢」,但當時氣溫為6~17度,不符合凍傷標準,「事發原因不合理」,導致申請被駁回。 要避免上述狀況,投保時「誠實告知體況」是非常重要,保險公司知道體況後仍核保,在理賠時就不用擔心原因出瑕疵。 (四) 必要性治療 能否理賠最簡單的大原則,問醫生「手術項目有沒有健保給付」。 原因是,在實支實付中「非健保給付自費醫療項目」,白話文就是原本健保有給付一般治療的療程,但假如要更先進或高效的醫療,需要患者自費。 有看出端倪嗎?「原本健保有給付」是重點 像是臉部動刀,假如是口腔癌造成面部切除,口腔重建手術是可以健保給付,當然也可申請保險理賠。 但像整鼻、打玻尿酸…等侵入性醫美,雖然有動刀,但沒有健保給付,就無法申請保險理賠。 另外健保也明訂不給付義齒、義眼、輪椅、拐杖、眼鏡…等輔具,實支實付也不會理賠。 (五) 保險條款 最常引發爭議的險種,「實支實付」的手術理賠(例如:牙周病根管治療),大原則是,投保前確認該保單是否有健保條款 227 與 3343 的相關限制。 但一般民眾沒這麼專業,怎麼辦?很簡單,在手術前,都會有「手術同意書」,詢問保險業務這個手術項目能不能賠,或是將已投保的商品條款電子檔,也可以用手術名稱去快速搜尋。 以上五個,初步判別手術能不能理賠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這篇文有助於大家更了解保險,也非常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詢問保險、理財規劃問題,我是保險理工男Ken,我們下篇文見👋
台股下一步,衝著兩岸關係走?昨天剛慶祝完中華民國生日,結果賴這次雙十説台海兩岸互不隸屬,擺明跟對岸劃清界線。 雖然大家都很在乎台灣主權,但說真的,兩岸關係好,資金活絡,台股就跟著漲;關係緊張,市場就觀望,這道理大家都懂吧? 現在美中貿易戰還沒消停,國際情勢又這麼亂,台股接下來的操作難度真的hen高! 你們覺得台股接下來會怎麼走?是不是又要看對岸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