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hashtag健保

avatar
2024年11月21日
小資族努力賺錢買股票,還得繳補充保費... 那是不是也該看「戶頭有多少錢」再決定要扣多少保費?
健保費2年不漲跳票?健保署擬擴增補充保費 售屋、買股票都要繳錢風傳媒 - 2024/11/21
回應 0
分享
avatar
2024年10月04日

[小資隨堂考]工時、加班費、補休算法你通通會嗎🤔

各位上班族朋友們午安🔥   放了兩天颱風假,是不是有點不想上班呀XD 這次放假想播報員也想到幾個問題: 颱風天加班會有加班費嗎?加班費怎麼算? 如果換成補休的話,是1:1兌換嗎? 如果你也有以上問題,那麼一定要⬇️⬇️⬇️ 歡迎來收聽由袋鼠金融製作的Podcast系列節目「金融怪奇物語」 本集邀請到主持人 金童 以及 喵星律師 施宇宸  只需30分鐘就能掌握所有重要的勞工權益! 🔈趕緊來聽:https://roo.cash/goto/3I82m0📚本集亮點-小資族必知的「勞基法」權益🤓   📌快速搞懂加班費怎麼算!   怎麼算平日加班費?例假日、國定假日的加班又有什麼不同?什麼時間加班有最多錢🤑 📌老闆要我休假就一定要休嗎?   補休是我的權益還是只能任由公司決定?如何和老闆、主管溝通休假以及上班時間😵‍💫 📌老闆違法可以FIRE他嗎? 老闆在工時和薪資上違法,但怕直接辭了沒有資遣費?如何自請離職同時拿到資遣費和失業補助💰 📌 離職其實也有規範?! 離職可以想離就離嗎?應該提前多久通知雇主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 📌工資切分怎麼影響我?  資方為了省自己的荷包會如何切分工資?這會如何影響我的退休金、年終🥹 📌職災有解嗎 什麼狀況可以申請?經典案例分享~這樣竟然也可以請🤩 📌保障自身權益的Tips有哪些? 錄音蒐證怎麼錄?出勤紀錄的替代方案有哪些一次看👀 🎧 完整內容在這邊:https://roo.cash/goto/3I82m0想了解更多勞工權益相關知識   別忘了訂閱我們的節目   我們下集見 掰掰~👋
回應 0
分享
avatar
2024年04月11日

食物中毒保險理賠嗎?小心這幾點、否則保再多也沒有用!

近期寶林茶室中毒案,導致2人死亡、4人重傷,現在外食族比例高達7成,讓全台灣民眾又一次陷入食安恐慌中。在保險意識抬頭的今天,許多人會聯想到「萬一食物中毒時,保險能賠嗎?」,Ken依照最常規劃的險種,一一分析給大家聽。 ▌實支實付 發生食物中毒,一般會住院觀察,這時候符合實支實付理賠三大原則「有沒有住院、是不是意外、有沒有手術」第一項,所以住院時,病房費、手術、雜費,都能使用實支實付理賠。 食物中毒一般不會進行手術,花費反而較多在病房費,因此要特別注意: ⚠️若升等病房,要注意保險每日病房限額。 資料來源:https://www.ntuh.gov.tw/surg/Fpage.action?fid=5221&muid=467在緊急情況,可能會為了盡速入院,住進單人病床,造成額外費用,上表列出台大健保病房費差額價格,與實支實付常見每日病房限額。 舉例: 以頭等一病房,自費沒超過理賠限額,因此可全額理賠 但住進特乙一,3,600元/日費用超過了限額,因此還需自費1,600元/日 ▌重大傷病 萬一病情加劇導致重症,除了實支實付手術雜費可以支付醫材費外,未來需要長期腎透析(洗腎),就能啟動重大傷病理賠。 由於是長期治療,疾病已影響到工作收入,建議重大傷病額度至少能彌補2~3年以上的工作薪水,這段期間也能安心養病。 ▌意外險 一般上吐下瀉不一定是食物中毒,以食品藥物管理署中毒定義是,「兩人或兩人以上攝取相同食品而發生相似症狀…下略(如下圖)」,寶林茶室案就符合以上定義。 資料來源: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2572因此一般的意外壽險、住院險、實支實付可以理賠,而且是可以與一般醫療險疊加理賠。 舉例:醫療住院險1,000元/日 + 意外住院險1,000元/日 = 共理賠2,000元/日 ▌公共意外責任險 一般有店面的餐廳(非攤販),會加保公共意外責任險,裏頭就有食品中毒的附加條款,是可以理賠「內用客人」,但萬一食物外帶回家吃,就沒辦法進行理賠。 但,最近另一起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傷腎案,看似也是食品,也屬於食物中毒,公共意外責任險卻是不能理賠,而是歸類在「產品責任保險」。 通常有規劃以上兩險種的店家,會把投保證明掛在牆上,或是印在包裝上,讓一般消費者清楚辨識。 無法預料的損害,才會被稱之風險,保險又是風險發生後,就沒辦法規劃的商品,因此在身強體壯時,把保險規劃完善,不只能降低風險發生時造成的經濟衝擊,也是讓家人更安心的一種選擇。 最近的食物中毒案和食安風暴,會讓你降低外食頻率嗎?或是還想聽更多貼近生活的保險案例,歡迎在底下留言喔!
回應 8
分享
avatar
2024年03月22日

每年保單繳一堆錢!但我的保險真的會理賠嗎?

近期男大生乾冰泡腳截肢詐保案件,引起廣大民眾討論。 總結新聞描述,不外乎是「投保與理賠時間太近」、「事故理由不合理」,導致最終兩名男大生因詐保而被拘提。 但到底,我們能否有個依據判斷,即將進行的醫療手術到底能不能賠呢? 很簡單,其實壽險公會有公佈[醫療理賠案件審核要點], 資料來源: https://law.lia-roc.org.tw/Law/Content?lsid=FL040403法規看似複雜,大原則就五點: 「時間」、「地點」、「原因」、「是否必要性治療」、「保險條款」,以上都合理,保險公司不會過多刁難。 接下來讓我一一解釋,讓大家理解。 (一) 時間 這裡的時間是指「投保時間」以及「事發時間」 保險公司防止有心人士帶病投保,在投保醫療保險後,必須過30至90天的等待時間(依險種不同有差),才可啟動理賠;而意外險實支實付則沒有等待期規定,承保後就能開始理賠。 乾冰截肢詐保案,就屬於意外事故,也確實有成功理賠23萬元,直接證明該案拒賠跟「時間」沒有直接關係。 (二) 地點 民眾去診所進行鼻中膈彎曲手術治療,結果沒辦法理賠,原因保單「只允許在醫院治療」,此類案件通常發生在民國90年前後投保的保險。 由於當時診所並非都設有病房,而長庚、台大、馬偕這類設有病房的機構,才屬於「醫院」。 目前針對醫院定義(見下圖),已經將診所、醫院接納入,萬一發現自身保單條款跟圖中描述不一樣,建議可以找業務確認,以免日後造成理賠糾紛。   資料來源:  https://law.lia-roc.org.tw/Law/Content?lsid=FL040403(三) 原因 依照[醫療理賠案件審核要點],保險公司會啟動調查有幾個原因,「慢性病短期出險」、「費用不合理」「鉅額理賠」 乾冰跑腳男大生一案,理賠金高達4000多萬,保險公司啟動調查,男大生聲稱:「環島旅遊,騎經過陽明山、金山、淡水後,小腿凍傷導致截肢」,但當時氣溫為6~17度,不符合凍傷標準,「事發原因不合理」,導致申請被駁回。 要避免上述狀況,投保時「誠實告知體況」是非常重要,保險公司知道體況後仍核保,在理賠時就不用擔心原因出瑕疵。 (四) 必要性治療 能否理賠最簡單的大原則,問醫生「手術項目有沒有健保給付」。 原因是,在實支實付中「非健保給付自費醫療項目」,白話文就是原本健保有給付一般治療的療程,但假如要更先進或高效的醫療,需要患者自費。 有看出端倪嗎?「原本健保有給付」是重點 像是臉部動刀,假如是口腔癌造成面部切除,口腔重建手術是可以健保給付,當然也可申請保險理賠。 但像整鼻、打玻尿酸…等侵入性醫美,雖然有動刀,但沒有健保給付,就無法申請保險理賠。 另外健保也明訂不給付義齒、義眼、輪椅、拐杖、眼鏡…等輔具,實支實付也不會理賠。 (五) 保險條款 最常引發爭議的險種,「實支實付」的手術理賠(例如:牙周病根管治療),大原則是,投保前確認該保單是否有健保條款 227 與 3343 的相關限制。 但一般民眾沒這麼專業,怎麼辦?很簡單,在手術前,都會有「手術同意書」,詢問保險業務這個手術項目能不能賠,或是將已投保的商品條款電子檔,也可以用手術名稱去快速搜尋。 以上五個,初步判別手術能不能理賠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這篇文有助於大家更了解保險,也非常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詢問保險、理財規劃問題,我是保險理工男Ken,我們下篇文見👋
回應 14
分享

相關推薦貼文:

avatar
2024年03月14日

保險規劃這樣做,大人小孩龍額樂👍

保險方案百百種,到怎麼選才有保障? 讓專家教你最簡單的保險挑選大原則! 買保險似乎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去旅行時不忘用信用卡買意外險, 買車時,業務也會提醒你保強制險、第三責任險, 就連看醫生時,醫生也會問你有沒有保險。 「因為這個健保不給付,要自費唷!」 保險是我們突遭變故時的保護傘, 但在健康平安時,我們難免會忘記保險的重要性。 也擔憂因為不懂方案的差異,而錯買方案。 由袋鼠金融製作的 Podcast 節目「金融怪奇物語」 第17集邀請了深耕保險領域的創作者「保險理工男-Ken」 為大家說明保險規劃的大原則 以下三點跟你分享這集的重點⬇️ 👍保險費怎麼預估?秉持損害填補原則思考! 大家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不知道要保哪些保險、怎麼計算保費,也不知道實際的理賠金額是不是足夠應付真實情況。專家建議先了解「損害填補原則」 所謂損害填補原則,就是保險理賠金額應該要可以在出意外的時候,完整支付你因意外而損失的費用,假設今天出車禍骨頭碎裂需要動手術,那麼保險理賠金額應該要能完全支付手術費用。 由於每個人面對的風險可能不同,比如辦公室內勤人員跟外送員,面對出車禍的機率不同,因此選擇的保險、預估的保險理賠金額就會有所差異。 👍保近後保遠!優先考慮「現在」 很多人在保保險時,常會認為保險是要在老了可以照顧生病、年邁的自己,不過專家認為呢,雖然考慮未來很重要。但如果「現在」出意外沒有保險金支應,那也很難有以後。因此也建議大家先為現在的自己打算,並且把部分可運用資金拿去投資,以因應退休、年邁後的開銷。 👍定期保單健檢,動態調整最安心! 買了保險就可以一勞永逸嗎?專家建議大眾應該每年檢視自己的保險內容,甚至可以主動詢問保險業務近期是否有新方案,讓保障更完善。舉例來說,十年前的醫療險實支實付,僅理賠住院的費用,假設未住院就不理賠。在當時,保險公司可能以「住院」來判斷是否嚴重、需要理賠。 不過到了醫學更發達的現在,即便得了癌症,可能也不會住院,改由每次定期回診化療為主。這時候如果你的保險還是透過住院來判斷的話,肯定是對你毫無益處的,因此,專家也建議大家一定要每年定期確認保險理賠條件、內容,並根據自身狀況動態優化,才會更有保障。 還有更多保險的眉眉角角可以與你分享,想聽更多專家建議,請點下面連結: https://roo.cash/goto/5L6cT 也歡迎留言提問!播報員會協助你解決問題的🫡
回應 4
分享
avatar
2024年08月21日

除息套利?算盤打得精?所得稅退稅的真相大公開!

最近是不是很多人都在討論,利用所得稅退稅來做除息套利啊?聽起來很吸引人,好像只要在除息日買進賣出,就能輕鬆賺到一筆錢? 且慢!事情沒這麼簡單! 讓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這個「套利」的說法: 所得稅退稅8.5%上限8萬: 沒錯,這部分是確定的。只要你領了股利,政府就會幫你扣住8.5%的稅,但最多扣8萬。 所得往上加: 這點也很重要!當你領了股利,你的所得就會增加。如果你的所得剛好卡在某個稅率級距的邊緣,那這筆額外的所得可能會把你推到更高的稅率級距,反而要繳更多的稅。 政府再送你3.5%? 這個說法有點太樂觀了。所得稅率是按累進方式計算的,並不是說你只要所得沒超過12%,政府就會額外送你3.5%。 二代健保: 沒錯,二代健保會根據你的所得來計算保費,所以所得增加,健保費也會跟著增加。 所以,真的能靠除息套利嗎? 答案是:不一定! 要看你的整體所得: 如果你的所得本來就很高,那這一點點的股利對你的稅率影響不大。 要看股票的波動: 股市是充滿變數的,就算你當天買進賣出,也可能因為股價波動而賠錢。 要考慮交易成本: 每次交易都要支付手續費,長期下來也是一筆開銷。 所以說利用所得稅退稅來做除息套利,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這個方法可能適用於少數情況,但對於大部分的投資人來說,並不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策略。
回應 0
分享
ask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