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 1 天前查看原文《半導體》記憶體向上 外資挺DRAM雙雄 南亞科喊上48元【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記憶體產業市況向好,傳出三大原廠將對DDR4減產(EOL),包括三星,SK Hynix海力士也將重新布局在DDR5,美光也會暫停供應DDR4予消費性,故供應面洗牌,並將給予台廠創造契機,DDR4供應驅動的上升潮流將來臨。至於Nor
電價又要漲,半導體先頂住!台電又要調整電價了... 10月15日產業用電平均漲15%,半導體、資料中心更是首當其衝! 這波漲價主要是讓產業幫忙補貼民生用電,結果電費比之前多了不少。 半導體夥伴們的用電成本可能要飆到每度4.38元,比日本和南韓還便宜一點,勉強還能接受吧😅 但你說外資還會不會來台設廠,這就要看他們能不能撐住了。 看來半導體不只拚技術,還得拚省電了呢🔋
科技股的未來會繼續像這幾天一樣香嗎...?最近大家都在說台積電(2330)要漲回來了,我是沒太大感覺啦,畢竟它沒漲到一千我都當它在熱身。 外資又買了1.7萬張,真的很會演,447億直接砸下去,半導體區整條走廊都香了。 科技股的未來當然很有夢,AI、雲端、還有NVIDIA送晶片當交朋友,但說真的,這波科技行情我還是當觀察員就好,畢竟上次衝太快,結果變成套牢學徒啊😮💨
物理所/機械所畢業=台積電保證?想太多!給你產業現況懶人包最近一堆人問物理所、機械所出路,尤其是跟台積電的關係,小弟看不下去,來幫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實驗室才是重點! 想進台積電,凝態物理、半導體、材料這些實驗室才是王道。但進去也不一定是RD,設備工程師也是有可能。 至於量子、天文、核物這些...老實說,在台灣產業應用真的有限。 年薪600萬不是不可能,但那是國外少數菁英,而且通常要讀到博士。台灣教授很多不收純理論的研究生,因為不好發paper,你進去也是被當皮球踢。 很多人以為物理、機械很好推台積電,事實上,這些科系的必修課,像是量子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等等,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一堆人被當到畢業,能順利畢業+實驗室有成果的,早就被教授推薦到台積電卡位了,哪輪得到你? 總之,物理所、機械所不是台積電保證班,選對實驗室、努力學習、累積實作經驗才是真的!
外資報告真的那麼神?都怎麼取得啊?最近研究投資,發現蠻多人參考外資報告,說真的有些寫的還不錯,還會整理產業趨勢和公司財報,感覺比我自己看新聞分析還專業。 想問問版上的各位大大,你們覺得外資報告真的有用嗎?還是只是參考參考? 另外,除了開戶或認識業內人士,有沒有其他管道可以取得外資報告啊?付費的也可以,想說如果真的有幫助,花點小錢投資自己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