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 1 天前查看原文防詐新利器!北富銀推出「鷹眼即時通」帳戶異動即時通知 打造高效阻詐防線為強化金融安全、協助民眾降低詐騙風險,台北富邦銀行(2)日宣布推出「鷹眼即時通」嶄新反詐騙措施,搭配日前推廣的「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構築橫跨金融交易及不動產異動的多重防線,透過科技手段主動出擊、快速警示,全面守護客戶資產安全。
預售屋風險多,怕變爛尾樓?挑選建案該如何避免踩到雷?這幾年央行陸續推出打炒房政策,再加上物料、工資齊漲,很多建商傳出倒閉事件。 究竟挑選建案該注意哪些事項,才能避免踩到大地雷?分享5大秘訣供你參考。 📌秘訣1:建商成立時間不能太短 如果建商成立時間太短,有可能查不到建案評價,倒閉的機會成本也比較低。 相反地,成立時間愈長,可能有更多的蓋房經驗,拿錢落跑的代價也愈高。 📌秘訣2:避免一案或少案建商 如果建商目前只推出一個建案,查不到過往的建案,或者建商聲稱有前期作品,卻登記在不同的建設公司名下,就要小心倒閉的風險比較高。 📌秘訣3:確認有建築執照 蓋預售屋必須先取得建築執造(簡稱建照),若還沒取得建照就開始販售,除了有違法疑慮,還有可能被詐騙。 過往就曾發生過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的某建案,建商沒有取得建照就銷售,被新聞爆料是假建案,後來建商將土地過戶給其他建商,導致許多消費者拿不到房子、血本無歸。 📌秘訣4:避免建商資本額小,或與銷售額差太多 如果建商的資本額比蓋房子的總銷售額還低,很難相信它的經營決心及財力。 從絕對金額來看,資本額的基本門檻至少要2,500萬元以上;以相對金額來看,要看建案的總銷售額是多少,如果資本額和總銷售額差距太大,有可能會像「小孩玩大車」一樣容易翻車。 📌秘訣5:慎選履約擔保機制 為了降低交易的風險,政府要求預售屋必須採用「履約擔保機制」,其中最安全的是「價金返還」,其次是「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較不安全的是「同業連帶擔保、公會連帶保證」,最不安全的則是完全未採用。 購買之前,請務必確認合約上是寫哪一種「履約擔保機制」,才能保障自己的交易安全。 (補充說明:實務上很少建商選用價金返還,所以至少要選用價金信託,或不動產開發信託,但萬一建商出狀況,還是有可能拿不回付出的款項,因此挑選建商也很重要) 當你了解以上5大祕訣之後,如果遇到銷售人員告訴你: 「建照晚點會下來,你可以先簽約享早鳥優惠…」 「不好意思,我們的建案從來沒使用過履約擔保機制…」 「這個案子會採用同業連帶擔保,有另一家建商掛保證,一定安全…」 「萬一建商倒閉,不動產開發信託可以百分之百還給你,放心啦…」 「之前建商推出過10戶的華廈,這次蓋100戶的電梯大樓,因為建商有這實力與財力…」 那麼,你就要有風險意識,分辨得出來哪些是「危險訊號」,哪些是「銷售話術」囉! 你曾經在挑建案時遇到過難以分辨的話術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一同討論避免踩雷囉 如果想更清楚履約保證和區分不良建商也可以參考下面兩篇文章: ➡️預售屋履約保證有5種?擔心建商倒閉,先搞懂:價金返還/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同業連帶擔保/公會連帶保證 https://mrjoewang.com/escrow➡️不良建商名單怎麼查詢?這7招幫你判斷建商評價與好壞! https://mrjoewang.com/construction-company-good-or-bad
幫小孩買儲蓄險累積一桶金,滿期拿回居然要向國稅局補稅?是否有聽過業務員曾說:「現在開始幫小孩子買儲蓄險,未來成年後要出國留學,或是創業,有一桶金可以用。」 「而且每年繳保費,都低於贈與稅,很方便也不會忘記。」,基於尊重專業,就幫小孩規劃了儲蓄險,結果上網一查,居然有可能要補稅,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我們用案例來說明,讓大家更好理解: 王媽媽想幫剛升高一的兒子(16歲),小明,規劃6年期,每年100萬台幣的儲蓄險,由王媽媽戶頭直接扣除保費。並假設小明解約時,可以拿630萬。 結果需要補稅38.6萬,為什麼? 【整理上述例子保單關係人】 要保人:王媽媽 被保人:小明 生存受益人:小明 繳款人:王媽媽 有發現嗎?這裡存在幾個大問題! 1️⃣要保人與生存受益人非同一人,視同贈與 一個大原則,「保險屬於要保人的資產」。 以案例關係人寫法,保單屬於王媽媽的資產。 當要保人與生存受益人不同人,保單產生的收益(如:年金),會屬於要保人「贈與」受益人。 另外,保單滿期進行解約,解約金也會退到「要保人指定帳戶」,這時候王媽媽還指定退到小明帳戶上,就變成,「王媽媽將630萬,當年度贈與給小明,因此要繳38.6萬贈與稅。」 備註:(630萬-244萬)*10%=38.6萬 那看起來把要保人改成小明,就沒問題了?我們接著看。 2️⃣要保人變更視同贈與 假如發現得早,保價金還沒超過贈與免稅額度244萬,可以直接更改要保人為小明。 但萬一保價金已經超過了免稅額度,更改要保人,就視同贈與,一樣要繳38.6萬。 這時就乾脆別變更,解約金乖乖回到王媽媽的帳戶,分批贈與給小明,比較聰明。 3️⃣要保人與繳款人非同一人,視同贈與 大家都知道,要保人、被保人與受益人,都屬於保單利害關係人,是可以作為繳款人,這是依照保險法115條規定,利害關係人,均得代要保人交付保險費。 問題就出於「代要保人」,還記得嗎?保險屬於要保人的財產,繳款人只是代替要保人繳費,這也視同「贈與行為」! 案例中,王媽媽每年100萬的保費遠低於免稅額度244萬,單筆看確實免稅;但假設有其他贈與行為,贈與金額會相互累加,就有可能超過免稅額度。 最後,真的被國稅局稽查到有贈與事實,會先通知納稅義務人,在10日內主動申報,就不會被認定有逃漏稅;相反的,假設是王媽媽知情不報,還有可能還多添一筆38.6萬罰鍰。 老話一句,資產傳承重點,「盡早佈局」、「使用多種金融工具」以及「合理繳稅」,就可以將傳承時的變數降到最低,避免預期之外的開銷喔。 我是保險理工男Ken,我們下篇文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來源:保險法115條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G0390002&flno=115資料來源:未依規定期限申報贈與稅,會受到什麼處罰? 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tax-info/understanding/tax-q-and-a/national/gift-tax/penalty/GPYQB9b
美元貶值,各位的投資組合還好嗎?聽說美元資產會開始走軟,一堆人開始擔心美元資產貶值。 但危機就是轉機啊,與其在那邊哭,不如想想怎麼調整投資組合。 美元貶值會讓以美元計價的資產相對便宜,例如原物料、新興市場股票,都是可以關注的方向。 反過來說,如果覺得美元貶得太快,也可以考慮將部分資產轉向黃金或其他避險資產來平衡風險。 總之心態很重要,做好功課想好應變措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