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喊停美股大漲,是機會還是陷阱?昨天老川不是出來喊話嗎,說「現在是進場美股的好時機」?!原本還以為他又在畫唬爛,結果暫停關稅美股大漲是哪招啊? 不過說真的,現在市場風險還是超高的啊,關稅政策一下左一下右,通膨居高不下,經濟衰退的風險也還是很大。 想問問各位大大,你們怎麼看這次的機會?真的要賭一把嗎?還是要再觀望一下🤔
美債可以買嗎?梭哈之前先來聊聊我的看法👀最近流行「棄股買債」風潮,看到一堆人在討論要不要all in…但我自己是覺得啦,現在買美債風險也不小啊 1. 通膨變數:通膨黏著度高,利率搞不好會升,這時買長天期美債就GG。 2. 流動性考量: 美債ETF流動性佳,但直接買債券要考慮賣出的問題。 總之,美債是個好東西,但不是無腦衝!大家怎麼看?要梭哈嗎?還是等等?
00918可以買嗎?領息仔細算,這幾點搞懂再all in!都知道00918是高股息ETF吧,大家都碼愛...但真的閉著眼睛就能買? 先說結論,不可能穩賺啦!領息很香,但也要注意: 1. 成分股:檔檔都要研究,產業配置、未來成長性,別只看過去配息。 2. 填息能力:配息高,但填不回去,等於左手換右手。 3. 管理費用:吃掉你的獲利,算清楚! 再來,現在在低點,但市場不穩定,建議要分批買入,別一次梭哈! 你是要穩穩領息?還是想賺價差?想清楚再下手,別被配息率沖昏頭⚠️
00953b可以買嗎?求成分股、優缺點懶人包!最近想來抄底一些股票,看到00953b好像不錯? 但仔細看了成分股,有些產業比重有點高,感覺風險也增加? 想問問各位股神,這檔適合長期存股嗎?還是短線玩玩就好?有沒有已經買了的分享一下心得🙏
食物中毒保險理賠嗎?小心這幾點、否則保再多也沒有用!近期寶林茶室中毒案,導致2人死亡、4人重傷,現在外食族比例高達7成,讓全台灣民眾又一次陷入食安恐慌中。在保險意識抬頭的今天,許多人會聯想到「萬一食物中毒時,保險能賠嗎?」,Ken依照最常規劃的險種,一一分析給大家聽。 ▌實支實付 發生食物中毒,一般會住院觀察,這時候符合實支實付理賠三大原則「有沒有住院、是不是意外、有沒有手術」第一項,所以住院時,病房費、手術、雜費,都能使用實支實付理賠。 食物中毒一般不會進行手術,花費反而較多在病房費,因此要特別注意: ⚠️若升等病房,要注意保險每日病房限額。 資料來源:https://www.ntuh.gov.tw/surg/Fpage.action?fid=5221&muid=467在緊急情況,可能會為了盡速入院,住進單人病床,造成額外費用,上表列出台大健保病房費差額價格,與實支實付常見每日病房限額。 舉例: 以頭等一病房,自費沒超過理賠限額,因此可全額理賠 但住進特乙一,3,600元/日費用超過了限額,因此還需自費1,600元/日 ▌重大傷病 萬一病情加劇導致重症,除了實支實付手術雜費可以支付醫材費外,未來需要長期腎透析(洗腎),就能啟動重大傷病理賠。 由於是長期治療,疾病已影響到工作收入,建議重大傷病額度至少能彌補2~3年以上的工作薪水,這段期間也能安心養病。 ▌意外險 一般上吐下瀉不一定是食物中毒,以食品藥物管理署中毒定義是,「兩人或兩人以上攝取相同食品而發生相似症狀…下略(如下圖)」,寶林茶室案就符合以上定義。 資料來源: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2572因此一般的意外壽險、住院險、實支實付可以理賠,而且是可以與一般醫療險疊加理賠。 舉例:醫療住院險1,000元/日 + 意外住院險1,000元/日 = 共理賠2,000元/日 ▌公共意外責任險 一般有店面的餐廳(非攤販),會加保公共意外責任險,裏頭就有食品中毒的附加條款,是可以理賠「內用客人」,但萬一食物外帶回家吃,就沒辦法進行理賠。 但,最近另一起日本小林製藥「紅麴」傷腎案,看似也是食品,也屬於食物中毒,公共意外責任險卻是不能理賠,而是歸類在「產品責任保險」。 通常有規劃以上兩險種的店家,會把投保證明掛在牆上,或是印在包裝上,讓一般消費者清楚辨識。 無法預料的損害,才會被稱之風險,保險又是風險發生後,就沒辦法規劃的商品,因此在身強體壯時,把保險規劃完善,不只能降低風險發生時造成的經濟衝擊,也是讓家人更安心的一種選擇。 最近的食物中毒案和食安風暴,會讓你降低外食頻率嗎?或是還想聽更多貼近生活的保險案例,歡迎在底下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