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金融導讀|壽險遺產稅是資產傳承與稅務籌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對高資產家庭更具關鍵性。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壽險遺產稅相關法律條文,包括《遺產及贈與稅法》及《保險法》的詳細規定,說明保險給付何時免課稅,或者在什麼情況下需併入遺產課稅範圍,也會說明如何透過明確指定受益人、合理設計保單,降低身故理賠金被列入遺產中導致的遺產稅負擔,讓您全面掌握壽險遺產稅的相關資訊,確保資產能夠安全且順利地傳承。除了壽險遺產稅的資訊之外,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壽險與保險相關資訊,也可以看看〈壽險懶人包〉、〈定期壽險攻略〉、〈投保紀錄查詢指南〉唷!
目錄
什麼是壽險遺產稅?
壽險遺產稅指的是人壽保險契約中,被保險人身故後,其保險給付金是否應併入被繼承人的「遺產總額」中,進而被課徵遺產稅的問題。依據台灣現行稅法規範,如果保險契約明確指定「受益人」且該受益人在被保險人死亡時依然存在,則該筆保險給付金一般不納入被保險人遺產總額內,免予課徵遺產稅。這是因為保險理賠金屬於契約給付而非被繼承人的財產所有權直接轉移。然而,若保險金未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較被保險人更早離世,但被保險人沒有更改受益人、保單中亦並未約定以法定繼承人作為最後順位受益人的話,則保險金可能會被視為遺產的一部份而計入課徵。
此外,遺產稅的設計目的是針對財產轉移時課徵,因此如何界定人壽保險給付是否屬於遺產,法律上有明確的判定標準,且有實務上的「實質課稅原則」來防止規避稅務,因此更需要多加留意。
| 保險繳費信用卡推薦! | |
|---|---|
| 推薦信用卡 | 卡片權益特色 |
| 保費 1.3% 回饋 一次付清 享 1.3% 台新Point(信用卡)回饋 ※國外保險交易、躉繳保費、投資型保費、三商美邦保費、 彈性繳保費、單筆消費分期0利率之交易不適用 不限金額 12 期 0 利率 2025/12/31 前登錄保費分期, 不限金額 12 期 0 利率,不可同享保費回饋。 🔺 期限至 2025/12/31 |
|
| 保費回饋 1.2% 無上限 持卡繳保費最高 1.2% P 幣回饋無上限 保險消費滿額 登錄享 6 期 0 利率 持 Pi 拍錢包信用卡保險消費單筆滿 6,000 元 登錄即可享 6 期 0 利率 🔺 期限至 2026/2/28 |
|
| 保費 1.2% 現金回饋 持幣倍卡代繳保費(含壽險+產險) 享 1.2% 現金回饋無上限! ※已辦理分期之保費交易將不再享有保費 1.2% 現金回饋。 🔺 期限至 2025/12/31 |
|
| 更新日期:2025/08/04 | |
壽險遺產稅法規重點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16 條是壽險遺產稅課徵的核心條款,明定「約定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之人壽保險金額、軍、公教人員、勞工或農民保險之保險金額及互助金。」,皆不計入遺產總額,此項規定是為了防止重複課稅。此外,《保險法》第 112 與第 113 條亦有明確指出:「保險金額約定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給付於其所指定之受益人者,其金額不得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死亡保險契約未指定受益人者,其保險金額作為被保險人之遺產。」。
不過根據 2025 年 9 月財政部所發出的公告指出,若死亡前兩年內要保人或受益人變更,保單價值極有可能被納入遺產總額課稅,用以防堵有目的性的轉移財產逃稅行為。
國稅局也在實務中強調「實質課稅原則」,若保險目的明顯為規避遺產稅,將依法追徵補稅,因此,被保險人及其家屬在保險規劃時務必據實申報並遵循法定程序。
壽險遺產稅:壽險怎麼選?
選擇適宜壽險產品及良好的受益人配置是壽險遺產稅中的核心環節,建議從以下面向考量:
- 要保人與被保險人身份設定須符合節稅規劃。一般建議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相同,避免不必要稅務風險。
- 受益人宜明確指定且盡量避免指定法定遺產繼承人,降低被併入遺產課稅的可能。
- 適度的保額,過高保額不僅會造成保費負擔,後續若面對課徵贈與稅或遺產稅的狀況時,金額也會較高,過低則資產保障不足。
- 避免短期間內頻繁異動保單內容,尤其是變更受益人或要保人,此舉較高機率會被列入逃稅、漏稅之舉動,反倒致使身故理賠金被列入遺產計算。
- 選擇有彈性的繳費方式與保障年限,兼顧理財與遺產傳承功能。
建議在購買與規劃壽險前,可以多加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或保險公司業務,根據家庭與資產狀況訂定客製化方案。
壽險遺產稅:如何節稅?
面對壽險遺產稅的法律規定,有效節稅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 指定非法定繼承人作為受益人,保險金直接給付,即可免去身故理賠金被併入遺產課稅的風險。
- 若有保單內容變更需求,可以善加利用分批贈與結合壽險投保,合理運用年度贈與免稅額,避免一次大額贈與課稅。
- 預先以壽險保單積累繳稅資金,避免未來出現因現金不足以繳納稅金的困擾。
- 定期檢視與更新保單設計,確保合乎最新法規。
- 若財產龐大,可結合遺產信託及適度保險規劃,擴展稅務合規的遺產傳承空間。
此外,合理且合法的節稅需建立在不觸犯法規底線上,避免被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調整課稅。
| 袋鼠推薦保險方案諮詢 | |
|---|---|
凱基人壽 預約顧問立即了解 | 個人保險方案諮詢 👍 凱基人壽預約顧問提供免費保險諮詢 👍 諮詢包含保單健檢、人生階段保險規劃、新生寶寶保險 👍 退休保障規劃、產險需求,致力協助您的幸福人生 |
凱基人壽 預約顧問立即了解 | 公教闔家安康專案 👍 專屬公教人員顧問團隊,提供專屬公教人員團險和個人保險諮詢服務 👍 協助公教人員規劃出最合適的保險組合,達到全面的保障 👍 提供全國公教員工專業與完整的團體及個人保險規劃 |
| 本篇內容由袋鼠金融提供整理,僅提供參考用途, 不代表保險公司實際方案內容,具體服務與商品與內容請以保險公司公告資訊為主 |
|
壽險遺產稅:壽險繼承可行嗎?
嚴格來說,保險契約和保險金給付並非遺產,無法像其他財產一般直接繼承。但保險契約中指定的受益人享有保險金請求權,故透過受益人設定可達成快速且明確資產轉移。若有意轉移保單權利,則涉及贈與稅及遺產稅風險,尤其近親之間短期內轉讓要特別留意,避免遭到遺產稅與贈與稅的雙重課稅,若未如實申報與繳稅甚至會面臨罰鍰。
壽險遺產稅地雷有哪些?
常見遺產稅風險地雷包括:
- 被保險人死亡前 2 年變更保單受益人或要保人,被視為變相轉移財產課稅。
- 多張保單重複投保,保額累積過高引起關注。
- 指定受益人較被保險人早身故,因此導致該保單並未設定受益人,保險金便會被併入遺產。
- 忽略申報義務或申報金額錯誤,引起稅務繳納上的爭議。
簡而言之,若想要在壽險遺產稅上順利規避上述地雷,確切指定受益人且不多做變更是非常重要的。
壽險遺產稅 vs. 壽險贈與稅
遺產稅與贈與稅雖關聯但性質不同,贈與稅針對生前財產贈與課稅,遺產稅則為死亡時財產移轉課稅,儘管如此,仍可以透過性質不同的兩者來減少稅務開支,合理利用兩者年度免稅額,即可靈活規劃跨代資產轉移架構,達成稅務效率最大化,建議有需求的高資產家庭,可以透過提前搭配專業規劃,防範短期大額轉移造成稅務負擔過重。
壽險遺產稅注意事項
- 明確且正確設定受益人,避免遺產稅爭議。
- 避免死亡前 2 年內變更保單關鍵權利,減少稅務風險。
- 選擇合適的保額與保費繳納安排。
- 按期完成申報義務,並保存所有契約變動文件。
- 適度加入專業顧問輔助規劃,可針對不同家庭背景量身訂做節稅方案。
壽險遺產稅總結
人壽保險作為遺產規劃工具具高度價值,但需建立在確實掌握法律規範、合理配置受益人與提前規劃的基礎上,才能達成資產安全傳承與稅務負擔最小化目標。
切記,任何忽視法規細節或想偷稅、漏稅的行為,都可能招致額外稅務風險及法律責任。
壽險遺產稅常見問題
不會,只要受益人在被保險人死亡時仍在世,且契約指定明確,理賠金通常免列入遺產範圍。
根據 2025 年財政部規定,可能會將整筆保單價值併入遺產課稅。
保險屬契約,不能直接繼承,但受益人享有領取保險理賠的權利。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