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 2 天前查看原文因應印巴衝突 華航調整歐洲航班因應印巴衝突影響,華航 (2610) 第一時間啟動相關應變作業,針對此一不可抗力突發的國際情勢及衝突範圍,為保障所有旅客、機組人員及航機的安全性,經專業評估,航班更動如下。
過年團費漲翻天!航空股、旅行社股要起飛了嗎?剛剛看到新聞,明年過年出國團費漲超誇張,北海道5天居然要12萬! 聽說原因是機票漲價、人力不足,導致旅遊成本大增。 這下子讓我想到,是不是可以趁機佈局一下航空股跟旅行社股? 像是華航、長榮、雄獅、鳳凰這些,感覺明年營運狀況應該會不錯。 有人跟我一樣想要提前佈局的嗎?
福特的歐洲電動車之路,是賽車場還是滑梯場?福特最近說歐洲電動車需求不如預期,Explorer和Capri EV等車型的產量要縮減,還有德國科隆工廠從明年起要減少工作量、進行輪班制。 更慘的是他們還打算在2027年前裁掉4,000名員工,裁員比例佔了歐洲員工的14%! 看來他們的歐洲的電動車之路真的超級曲折呀 現在電動車真的不流行了,歐洲電動車市場低迷,最近還看到有新聞說電動車要進軍非洲咧...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歐洲的「飛太多稅」要來了,旅遊相關概念股要沒戲了?聽說以後搭飛機次數多,票價會一飛沖天了欸 最近歐洲正考慮推出一個「頻繁飛行稅」,說是為了讓富豪們少飛點,順便籌措點資金來搞綠色基建。 這政策主要針對那些一年飛個三次以上的高頻次乘客,第三次開始飛就得加收稅金,而且飛越多、坐越高級,稅金漲越多。 想像一下,光是飛個巴黎到紐約,稅金就可能飆到500歐元!大概是新台幣1萬7千塊,快比機票本身貴了欸 如果這政策真的落地,航空公司和旅遊相關概念股可能要坐過山車了,報導說這稅能讓飛行量掉個20%... 不過CO2排放也減少一大截就是了🌱
能源概念股Orsted 股價跌卻值得關注?老實說,與其一直擔心關稅和川普,不如看看現在被低估的能源轉型概念股。 我最近在研究「丹麥沃旭能源(Orsted)」,這家公司原本是傳統石油公司,現在轉型做離岸風電,技術領先全球,歐洲市佔率也高。 雖然短期內受到通膨影響,股價被壓低,但長期來看,能源轉型趨勢不變,算是有潛力的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