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 1 天前查看原文工研院攜手華銀 簽署企業減碳合作合約因應全球淨零轉型趨勢,並強化金融機構在永續發展中的角色,工研院與華南商業銀行舉辦「共創智慧永續論壇」,並正式簽署「強化金融創新策略協助企業永續顧問服務」合作合約,攜手推動針對銀行客戶企業的減碳輔導服務,目標企業落實節能減碳,提升整體產業減碳效益,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外資報告真的那麼神?都怎麼取得啊?最近研究投資,發現蠻多人參考外資報告,說真的有些寫的還不錯,還會整理產業趨勢和公司財報,感覺比我自己看新聞分析還專業。 想問問版上的各位大大,你們覺得外資報告真的有用嗎?還是只是參考參考? 另外,除了開戶或認識業內人士,有沒有其他管道可以取得外資報告啊?付費的也可以,想說如果真的有幫助,花點小錢投資自己也值得!
解讀總經的小訣竅!從大綱下手最近剛好有朋友問說要怎麼看總經,看了一堆頻道、雜誌、文章,還有每天銀行理專的各種群組傳的報告,一大堆的數據,好像每個都代表什麼、每個都很重要,又不知道到底可以用在哪,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看總體經濟的兩個重點:就業情況、物價情況。基本上全球都是以美國為主軸拉,那各國央行的主要任務不外呼就是穩定就業、穩定物價,因此所有雜七雜八的數據不外乎就是在反映這兩點,所以從就業、物價開始看,是最直接的,我也建議大家先看大項目、在看細項,總之,經濟情勢千變萬化,每天都有新的樂趣!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台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解鎖地下綠能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急劇上升,台灣的深層地熱探勘項目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中研院與中油攜手合作,踏出了探索「深層地熱探測井」的重要一步,工程地點位於宜蘭員山,其成果將對台灣的能源轉型帶來深遠影響。 這次探勘的目標是要揭示地底深層的地熱潛能,台灣在超過三千公尺的深度潛能高達四十GW! 🔍⚡️技術挑戰也不少,專家們需要排除不確定熱源,確保對熱源的準確判斷,相似於醫療界中的X光檢查,最終的確認仍需靠實地開挖。挖掘深度將至少達到四千公尺! 這不僅是技術的挑戰,更是面向未來能源政策的重要一步。如果成功獲得可經濟開發的地熱資源,將大大提升台灣的綠能供應能力,並為地方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依照這個形勢來看,未來綠能產業勢必是大趨勢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