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金融導讀│二代健保是什麼?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如何課徵?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部分民眾除了要定期繳納所得稅,還要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但是二代健保到底是什麼?補充保費又是什麼?二代健保除了與中小企業有關,如果你是剛從股票入門、股票開戶完的存股族,或是定存大戶,那你除了要留意股票手續費、股利利息,還要留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課徵條件及注意事項!袋鼠金融已經幫你整理好二代健保的大小細節,趕緊往下看吧!
目錄
二代健保是什麼?
我們先來解說什麼是二代健保,二代健保是 2013 年起開始的健保新制度,為了讓保費負擔更公平,解決健保財務虧損的問題,所以將健保分為兩種費率:「一般保險費」與「補充保險費」。
一般保費
一般保費以經常性薪資所得為主,也就是所謂的月薪,保險費率為 5.17%,在每個月領薪水之前,會自動從薪資所得裡預先扣繳。
補充保費
補充保費是指個人在經常性薪資以外的所得或收入,例如:員工獎金、特殊津貼等,就需要另外課徵補充保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保險費率從 2021 年開始由原本的 1.91%,調整為 2.11 %。
二代健保計算公式 | ||
---|---|---|
二代健保=一般保費(5.17 %)+補充保費(2.11 %) | ||
項目 | 公司行號(投保單位) | 個人(保險對象) |
一般保費 | 投保薪資 x 5.17% x 60% x(1 + 0.58) | 投保薪資 x 5.17% x 30% x(1 + 依附眷口數) |
補充保費 | (每月實支薪資總額 – 投保薪資總額)x 2.11% | 6 大類收入 x 2.11% |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課徵資格?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課徵範圍,主要有 6 大類收入,分別為: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
二代健保課徵門檻如何計算?
二代健保起扣點為 NT$ 2 萬,基於這個原則,只要「單筆」給付金額未超過 NT$ 2 萬就可以免扣補充保費。
單筆認定標準如下:
● 不同公司,即使在同一天發放也是不同筆。
● 同一公司,現金股利(股利)、股票股利(股息)的發放日若不相同,金額就得分開計算。
● 同一公司,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的發放日若相同,就會合併計算來扣繳。
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金額」計算方式如下:
現金股利:如果單次的金額 ≥ NT$ 2 萬(含)以上,就需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2.11%。
股票股利:以分配股數 × 面額 10 計算,計算方式為:單一公司發放股票股數 × 面額 10 + 現金股利。
根據發放日期決定是否需要兩者加總以後,若單筆 ≥ NT$ 2 萬(含)以上,需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2.11 %(先從現金股利中預扣);若單筆 < NT$ 2 萬則不會收取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二代健保跟股利之間的關聯?
如同前面提到的,二代健保的起扣點金額是 2 萬元,所以白話一點的解釋,只要你的「單檔個股」的「單次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超過 2 萬元,就符合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資格!
計算公式為:補充保險費費基 × 費率(2.11 %)
看了公式還是不知道如何計算嗎?沒關係,舉一個範例來更詳細的說明:
二代健保股利試算
假設 A 個股配發每股 NT$ 1 現金股利、NT$ 1 股票股利,袋鼠金融擁有 10 張 A 股票。
每一張股票的股利總額(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為(1+1)× 1,000 股 = NT$ 2,000 。
10 張的股利總額為:NT$ 2,000 × 10 張 = NT$ 20,000,達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課徵門檻。
因此袋鼠金融會被扣繳 NT$ 2,000 × 2.11% × 10 張 = NT$ 422 的補充保費。
要繳的保費會直接從領取的股利中直接扣除,因此袋鼠金融在除權息後實際領到的股利則為 NT$ 20,000 – NT$ 422 = NT$ 19,578。
定存利息所得同理。若你放在銀行的定存利息所得單次超過 NT$ 2 萬,就會被扣 2.11% 的補充保費。
存股族、定存族如何合法節稅,避免被扣繳二代健保?
有投資股票的你,一定也很好奇是不是可以透過一些合法的方式,避免被扣繳二代健保,袋鼠金融整理了以下四種方式提供參考:
1. 海外所得不會被扣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例如 ADR、KY 股(F 股)都不在二代健保課徵範圍內。
2. 分散個股
如果在除權息前發現,你所持有的單檔個股一次性股利,可能超過 2 萬元,就可評估是否要全部張數都參與除權息,舉例來說:可以考慮先出脫部分張數,除權息後再買進。
3. 選擇每季、每半年發放股息的個股
從一年一次發放股息,提升頻率為一季一次,平均下來就可能不滿單筆 2 萬元的門檻。
例如:擁有 2 張台積電,每季配息 NT$ 2.75,全年股息應為 2.75 × 4 × 2,000 = NT$ 22,000 ,但台積電每季配發一次,每次領的股利都不會超過 NT$ 2 萬,因此不會被課稅,所以如果選擇每季、半年發送股利的股票,一年兩次、四次發送,就有機會避免被收到二代健保補充費。
4. 大筆存款選擇拆單定存
避免單張、單次領取的利息超過 NT$ 2 萬。
對於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看法?
二代健保補充費的實際影響很小,不用特意節稅。
對一般民眾來說,台灣一般股票殖利率約 4 %,乘上二代健保補充費 2.11 %,等於 0.0844 %,這比例的數字其實不到投資總資金的千分之一,就算是投資大戶,投入 NT$ 1,000 萬,每年影響的補充保費總共也才 NT$ 8,000 多,其他隨意任一個投資決策所造成的影響,金額絕對遠超過這個費用,所以如果為了省下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而放棄了一張好股票未來的成長性,權衡利弊之下,建議還是以投資前景為主要考量。對於補充保費,一般散戶的股票投資人來說影響其實不大,更多通常是中小企業主,因為企業盈餘每年也是當股利進到個人帳戶。
投資策略要擺在節稅前面
雖然前面文章敘述中有提到,海外所得的信託憑證 KY 股、ADR,都不會被課到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又或者每年在除權息前賣出不參與除權息等等方式,的確都能有效節到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但袋鼠金融認為,投資策略重要性遠遠大於稅務,所以與其花心力研究節省稅務,不如針對投資策略多加琢磨,如果錯失投資良機、做錯投資決策,影響與傷害往往都是遠大於能省下的二代健保補充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常見問題
二代健保將健保分為兩種:「一般保險費」、「補充保險費」。一般保險費,就是原本的健保費,以經常性薪資所得為主,就是所謂的月薪,補充保費就是給付薪資的公司(投保單位),和特定的六類所得,符合上述條件需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
健保補充保費從 2021 年開始由原本的 1.91%,調整為 2.11%
股利單筆超過 NT$ 2 萬要收健保補充保費(2.11%),若單筆金額超過 NT$ 1,000 萬時,則以 NT$ 1,000 萬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