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挑市場,更要挑對人!每當金融市場波動增加的時候,大家都在思考該選擇哪個市場進行布局,該選擇美國、歐洲、還是亞太,更細分的還有人會看應該投資哪些產業。
但有一個與選擇市場同樣重要的問題卻常常被大家忽略,就是應該選擇『哪個操盤手』,抑或著說應該挑選什麼樣的基金經理人。
本文基金事就告訴大家,好的基金經理人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沒有挑選好的基金經理人會發生什麼事情!
目錄
什麼是基金經理人?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基金經理人是基金的靈魂人物,他們的核心任務是「幫投資人做決策」,從買什麼、賣什麼,到什麼時機進出場,全都攸關基金的績效。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追蹤各國經濟數據、產業趨勢、公司財報,並評估市場情緒與政策風險,目的是在被允許的條件內,替投資人創造最大的報酬或是最接近追蹤的指數。
舉例來說,同樣都是歐股基金經理人,比較懶散的可能就是按照權重來買,買大的,績效跟指數差不多,但專業的可能可以發現蒙塵明珠。
而ETF的經理人專業度也有差,專業的會讓ETF的走勢近乎與指數貼合,不專業的則會讓兩者差距拉大。
⚡️開戶 5 分鐘⚡️ |
---|
🎁 【新戶獨享】台股電子交易量100萬以下超低手續費 🎁【活儲最高享5%】新戶開立北富銀數存帳戶,並綁定富邦證券為交割戶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 袋鼠金融抗跌專區 ⚑
優秀基金經理人的特點
優秀的基金經理人都具有兩個特點,分別是專注與穩定。
在金融市場上,很多投信公司為了省錢,都會同時讓一個基金經理人負責一堆基金,但這樣子很難讓基金經理人專注其中,因此一般來說操盤5檔以上產業、區域不同的基金的經理人基本上他管理的基金績效頂多跟大盤指數差不多,還不如購買ETF。
此外,「穩定性」也很重要。經理人操盤每一檔基金時間都很短的話就表示他沒辦法穩定的被基金公司信任,畢竟基金公司要為投資人負責,如果績效不穩定或績效長期落後bemchmark就會被換掉,因此考量基金經理人也可以看他過去是否有頻繁更換操盤基金的先例。畢竟基金屬於長期投資,「可持續的優異表現」比短期暴衝的績效更讓人喜愛。
怎麼挑到好的基金經理人?
選基金時,除了看過去報酬率,也要「看人」,例如xx基金過去績效都很好,但過去績效都是由oo經理人在任時設立的,而該基金可能年初或去年有更換過經理人的話,你就要考量此經理人任期內的指標。
除此之外,也可考量下列四點
- 過去管理過哪些基金? 有沒有長期穩定的操作紀錄?
- 平均持股時間? 是否有過度追高殺低的紀錄?是否有不務正業的紀錄?可以關注過去的月報來了解一二。
- 與Benchmark的比較績效? 是否有投資價值?如果績效都跟 Benchmark差不多不如選擇管理費最低的就好。
- 公開說法與實際做法是否一致?邏輯是否順暢。市場上一些基金經理人都會定期接受媒體訪談或每月寫操盤方向回顧,可以搭配觀看是否認同以及他的選股是否與說的一致。
這些都能幫助你判斷,這位操盤手是否值得信任。
袋鼠金融 × 精選證券商 開戶享優惠 ✨ |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不稱職的經理人會發生什麼事?
先強調一點:不是每一次虧損都是經理人失職。股票大盤下跌時,股票型基金基本上一定會跟跌,而他們如果能提早知道風險,降低持股比例或是把持股有換成一些比較不穩定的,那就是非好的經理人。
除此之外,如果某經理人都能在相對高點把持股減碼,那也是非常優秀的經理人。
那不稱職的經理人一般來說特點就兩個,分別是對市場研究不夠專業,忽略明顯的風險,除此之外就是不務正業,沒有尊重投資人。
舉例來說:
法巴能源轉型股票基金經理人FUGMANN Ulrik/LEES Edward
這檔基金近期表現很差,但基金事覺得該基金不太好的點並不是績效而是經理人的做法。多數該基金的投資人都是想參與能源轉型商機,目前能源轉型產業利空淨值下跌,投資人多半可以接受,但該基金經理人卻把資金拿去買『非能源轉型』相關的標的。
根據2024年7月公告的基金月報,該基金的第二大持股是台積電,更早之前也出現NVIDIA,這些都不被分類為能源轉型產業,公司的營收、資本支出也多與能源轉型沒有關係,這樣的投資單純是因為當時AI題材正夯,基金經理人想要讓績效回正去做的投資,但這樣沒有主題且沒有方向的投資很容易追高殺低且很可能當能源市場反轉時該基金淨值仍無法反映,是對投資人不負責任的表現。
貝萊德歐洲基金經理人Stefan Gries
該基金該基金自去年初開始一直重押ASML與Novo Nordisk,但實際上這兩家公司的高點都在2024年6月之後一路下跌,不討論股價,光說基本面,去年川普當選後市場就有分析ASML會因為中美關係惡化而陷入高風險,經理人卻未及時減碼,讓投資人吃到完整跌幅;而Novo Nordisk的完整跌幅該基金也都有參與,且也沒有減碼。
在2025年歐股反彈時該基金的主要持股又都沒有參與到,非常明顯的停戰重建商機相關產業也沒有著墨,這些操作都是經理人失誤的表現。
且經理人也沒解釋他這麼做的邏輯,例如他認為這些都是震盪,股市被錯殺,不解是,績效落後於大盤,多頭時也沒有創造超額收益,基於這些表現我們認為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經理人。
上述這類錯誤,並不是市場問題,而是經理人沒有與時俱進、未盡責任的問題。
結語:選對市場與選對操盤者同樣重要
買基金,其實就是把錢交給別人幫你投資。那這個「別人」如果只能投資歐洲,歐洲股災時他也只能盡力減少虧損,沒辦法多做甚麼,但如果歐洲整體上漲就他操盤的基金下跌,那我們就會認他不專業、不夠格。
選擇經理人好壞對投資績效的影響不輸給選對市場。
例如全球股市一年成長4%,選對市場,例如過去5年選到台股,成長14%,可以比平均多10%,但你選對經理人,可能過去5年平均績效又多了10%
但如果選錯經理人,可以在台股中過去五年還能讓你賠錢!
因此,大家下次投資時,不能只把功夫花在選擇市場,也要把時間花在選擇對的經理人上面,才能讓自己的績效持續領先大盤!
如果你想開始你的投資之路,但不知道如何選擇共同基金或ETF,或是你已經有投資了,但不知道如何調整,何時該加碼、何時該減碼、該投資標的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等等,可以追蹤「基金事WEBZZ」粉專!
「基金事」是由前貝萊德亞洲區業務主管 / 前瑞銀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張凌雲所創辦,提供投資人免費的基金與 ETF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