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什麼是貨幣霸權?
所謂的貨幣霸權具體來說就是,全世界都用該國的貨幣來當成投資、貿易、儲備的資產,但只有該國可以印製、發行該貨幣。
這種貨幣霸權能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玩得好的話甚至可以取得過去需要殖民或佔領其他國家才能取得的經濟收益,一旦對方國家花盡心思,用技術、人力、資源換來的只是你印出來的紙張,那你基本上就掌控了這個國家的一切,到最後甚至該國政策制定的主動權都會由你話事。
在國際貿易的概念出現之後,能達到這樣定位的貨幣也只有四個,分別是白銀、黃金、英鎊與美元。
而其中若拋除金本位的概念來看,只有美元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印出來的紙片全球都承認購買力』,這也是貨幣霸權的本質,也就是全球對美國的「信任」與「控制力」都給予高度肯定,但這樣的穩定局勢,很可能將開始崩壞。
⚡️開戶 5 分鐘⚡️ |
---|
🎁 【新戶獨享】台股電子交易量100萬以下超低手續費 🎁【活儲最高享5%】新戶開立北富銀數存帳戶,並綁定富邦證券為交割戶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 袋鼠金融抗跌專區 ⚑
美元如何崛起為霸權?
美國能崛起首先就是自身的經濟實力足夠,成為了世界工業、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但光這樣不夠,大家用習慣了英鎊,憑甚麼要轉換?而一戰、二戰的爆發就給了他機會。
歐洲諸國自己承認他們的法定貨幣沒辦法和黃金掛勾,而此時美國建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簡單的說就是美元保證自己和黃金掛勾,歐洲諸國和美元掛鉤。多這道程序一般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那不是一樣嗎?實際上差距非常大,因為美國可以控制美元印製數量卻沒辦法控制黃金挖掘數量,只要大家持續相信美元的償付能力即可。而這樣的體系存在了近30年,一直到1971年尼克森宣布終止金本位為止,雖然之後美元也經歷一段震盪,但此時美元已經跟全球經濟體都高度綑綁,大家手上的資產一堆都是美債,因此撐住美元從美國的業務成了全球的共識。且之後美國也通過綁定石油,建置多數海外軍事基地,承擔北約與亞洲諸國的軍事協防業務等等,讓大家也願意繼續承認美元霸權的地位。
根據IMF資料,1990年前後,美元的歷史地位達到巔峰,那時美元曾佔據全球外匯儲備超過70%、全球出口發票有54%以美元開立、全球外匯交易88%涉及美元、約60%的國際債券以美元計價。
美元霸權的挑戰來了?
美國風光多年,但也讓美國開始忽略了風險,認為榮光會永存,為了讓國內經濟持續強盛,開始大規模QE,尤其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的QE規模更是世所罕見,這樣的作法使得全球開始對美元的信任基礎降低,因此多國央行開始緩緩地降低購買美債的速度,隨著2020疫情爆發後美國又一次超大規模QE,各國央行才開始加速這一切的進展。
而2025年川普開啟關稅戰爭後,各國更是進一步加速,畢竟過去單一國家開口說要去美元化肯定遭受美國的報復,貿易封鎖,長臂管轄要求不可進入美元銀行體系、關稅、抵制等手段,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受不了,但現在是全球一起降低美元佔比而且理由還是美國自己遞出來的,就是關稅會讓貿易降低,未來可能不再需要那麼多美元,各國央行可以先暫緩購買美債的步伐,因此才有分析師會說,目前的川普正在親手摧毀美元霸權,雖然這些央行的轉身行為通常很隱密而且也不會大張旗鼓的搞,但身為投資人,也可從一些事件中發現端倪。
美元與美債罕見同步暴跌:
2025年4月,PIMCO公開宣布減持美債與美元,轉向歐洲、日本與新興市場債券【來源:鉅亨網】。
川普激進關稅政策與市場干預:
白宮高層建議對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債課稅,引發全球央行恐慌,美債與美元避險地位同時被質疑【來源:Bloomberg】。
黃金爆炸性上漲:
金價突破3,500美元,2025年迄今漲幅逾30%,被視為「唯一的真正避險資產」【來源:Bloomberg】。
川普21日發文指出,「談判與成功的黃金法則是:誰掌握黃金、誰就說了算。」【來源:Truth Social】。
央行加速去美元化:
全球央行2023、2024年黃金購買量創下歷史新高,並持續減持美元資產,反映出系統性的不信任【來源:World Gold Council】。
巴賽爾協定三正式接受黃金為「第一類資本」:
法規層面正式讓黃金與國債地位並駕齊驅。
上述每一件事情都是薛弱美元或美債的因素,每一個都不足以使得美元重要性降低,但如果所有的情況同時發生,就不得不讓人產生想像。
袋鼠金融 × 精選證券商 開戶享優惠 ✨ |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川普如何撕裂美元霸權?
川普的「解放日關稅」政策,不只點燃全球貿易戰,更讓美國的金融體系與法治承諾失去可信度。
除此之外,他對聯準會的干預,也使得世界對於美國的權力制衡制度產生質疑,畢竟一旦總統權力太大,那穩定性就會降低,投資人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信心也會降低。
這不只是「經濟衰退」風險,而是全球資金對「美國制度」的集體懷疑。
如彭博社指出:「這不再是『買美國』的交易,而是『賣美國』的新時代。」【來源:Bloomberg 2025年4月22日】
黃金重新登場,美元霸權真的要結束?
美元霸權要結束還有非常久的過程,很可能筆者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畢竟英國從1815年滑鐵盧戰役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開始到英鎊不再是全球結算貨幣的1931年也隔了一百多年,美國現在可能不如巔峰,但還是遙遙領先第二名的。
雖然美元被拉下結算貨幣的那一天很可能筆者看不到,但這段期間資金的流向我們還是可以藉由歷史窺探一二。我們預期短期內,其餘法定貨幣無法取代美元,畢竟美元有的缺點其他法定貨幣如歐元、人民幣、日幣、瑞士法朗也都有。
因此大量資金會湧入避險的黃金,當然這個時代還多了加密貨幣這個選項,因此比特幣的飆漲也是可以期待的。
市場目前也已經開始用行動投票。
全球資金大舉流入黃金ETF、短債與加密貨幣。
巴克萊、瑞銀與高盛接連下調美元展望,甚至有分析師認為未來將朝「多貨幣體系」或「數位資產標準」轉型。
投資人該怎麼做?
台灣算是與美國高度綁定的,台幣與美元也算高度綁定,都綁到被定義為匯率操縱國了,因此投資台幣資產和投資美國資產沒甚麼差別,都會有同樣的風險。甚至可能更慘,畢竟目前美國對台灣制定的種種政策都表明台灣可能會面臨產業被掏空。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目前的台灣產業很畸形,科技半導體產業的薪資明顯高於其他行業的同職級工作,台積電的碩士畢業生起薪200萬新台幣,富邦金的碩士畢業生起薪120萬新台幣,台塑的碩士畢業生起薪90萬新台幣。
這不是說金融業或傳產沒有高薪的崗位,而是這些崗位的職缺可能不在台灣。一旦科技業也這樣,那台灣就沒有高收入的中產,連鎖效應下房價甚至可能下跌,影響全面經濟,因此台灣資產是有風險的而且風險可能比美元資產更大。因此大家一定要更多元的配置資產才可以。
建議配置策略:
- 增持黃金或貴金屬類基金
- 轉向多元貨幣計價資產(如歐債、日債、新興市場債)
- 避免過度集中於美債或單一美元計價資產
- 在投資組合中放入一些加密貨幣配置
資產配置並不是要大家拋售美元,只是說你不能只有美元。全球現在也在去美元化但沒有人放棄美元,只是從過去持有70%降低到50%甚至更低,但還是最大宗的,畢竟即便美國可能慢慢衰退但還是全球最大金融市場,因此建議的配置也只是要大家注意一下風險而不是要大家完全放棄美元,那是捨本逐末。
結語
投資人有幸站在時代洪流轉變的風口,這是最容易重塑財富結構的時代。畢竟將化的制度只會讓階層故化,只有變動才是大家翻身的機會,把握好機會,有機會讓自己的資產隨著時間上升不只一個台階,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想開始你的投資之路,但不知道如何選擇共同基金或ETF,或是你已經有投資了,但不知道如何調整,何時該加碼、何時該減碼、該投資標的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等等,可以追蹤「基金事WEBZZ」粉專!
「基金事」是由前貝萊德亞洲區業務主管 / 前瑞銀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張凌雲所創辦,提供投資人免費的基金與 ETF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