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預售屋貸款沒過怎麼辦?流程、成數、解決方案一次看懂!

袋鼠金融導讀|對於很多首購族來說,買房的第一步往往是選擇預售屋,因為只要先繳一筆頭期款,交屋前暫時不用背龐大的房貸壓力。但真正的挑戰,其實在交屋那一刻才會出現。許多人到那時才發現,銀行給的貸款成數比想像中低,甚至直接被退件,面臨「貸款沒過」的窘境。

為什麼會這樣?有人因為信用紀錄不佳,明明收入不錯卻被拒絕;有人遇到房價下跌,銀行鑑價一壓低,貸款額度瞬間少了幾百萬;還有人碰上建商財務出狀況,銀行直接踩煞車。原本以為交屋只是最後一道手續,結果卻成了最大的關卡。

如果你也擔心預售屋貸款會不會順利通過,這篇文章就會帶你拆解整個流程,搞懂成數是怎麼決定的,又有哪些原因可能讓銀行說「不」。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會分享當貸款真的沒過時,你可以怎麼補救,不至於走到認賠殺出的絕境。馬上接著看下去吧!延伸閱讀👉預售屋可以貸款嗎?貸款流程注意事項與陷阱一次看房貸怎麼還最划算?三大還款方式比較、試算與注意事項理財型房貸是什麼?一次搞懂利率、條件及優缺點

什麼是預售屋貸款?為什麼容易「沒過」

預售屋貸款簡單來說,就是你在買預售屋時,銀行提供的房屋貸款。和一般成屋貸款不同,它不是在買下房子當下就開始繳,而是要等到房子蓋好、準備交屋時,銀行才會正式撥款。

聽起來很方便對吧?前期只要繳交自備款和工程款,不用立刻背上沉重的房貸壓力,這也是許多年輕首購族會選擇預售屋的原因。

但問題也出在這裡。因為預售屋還沒蓋好,銀行一開始沒有實體房子可以當抵押品,所以能依賴的只有你的信用條件,還有建商品牌的可信度。這就讓風險變高了等到交屋那一刻,銀行要重新鑑價、重新審核,很多人這才發現:貸款成數比當初說的低,甚至完全「貸不下來」。

常見的狀況包括:

  • 信用分數或聯徵紀錄不佳
  • 房價下跌,銀行鑑價金額低於簽約價
  • 建商財務不穩,銀行拒絕承作
  • 遇上央行升息或政策緊縮,銀行臨時收緊成數

所以說「預售屋貸款沒過」不是個案,而是這種貸款型態本身就帶有的風險。

預售屋貸款流程:從簽約到交屋

要了解為什麼「預售屋貸款沒過」這麼常見,先搞清楚它的流程很重要。和成屋「簽約 → 交屋 → 馬上繳房貸」不同,預售屋的流程比較長,中間有很多環節可能出現變數。

以下是完整流程整理:

預售屋貸款流程
流程階段 主要內容 注意事項
Step 1:簽約 與建商簽約,繳交訂金與自備款(約 2~3 成) 此時銀行多半只做「初步評估」,不代表最後一定能貸到
Step 2:銀行初審 銀行查看你的收入、信用紀錄、負債比 初審只是參考,正式核貸要等交屋時
Step 3:施工期繳工程款 房子蓋的過程中,買方依照進度繳款 這段時間必須維持良好信用,避免遲繳或新增負債
Step 4:交屋前鑑價 銀行派人鑑價,評估房屋價值 若房價下跌,鑑價金額會低於簽約價,貸款成數恐縮水
Step 5:正式核貸與撥款 銀行依鑑價 + 你的信用條件,決定成數並撥款 這才是貸款「生效」的時刻,從此開始繳房貸

👉 簡單來說,從簽約到交屋中間至少要經過 1~3 年。這段時間內市場和個人財務狀況都有可能變動,所以才會出現「到最後一刻才發現貸不過」的情況。

預售屋貸款成數:影響核貸的 5 大關鍵

說到「預售屋貸款沒過」,最常見的狀況之一就是成數縮水

原本以為可以貸到八成,結果銀行最後只願意給七成,甚至更低,買方就得自己掏腰包補差額。那麼,影響「預售屋貸款成數」的關鍵有哪些呢?

1. 房屋鑑價

銀行會請鑑價人員評估房子的實際價值。如果房市下修,或是簽約價高於市場行情,就可能出現「簽約 1500 萬,鑑價只有 1350 萬」的狀況。這時即便銀行願意貸八成,計算方式也是以鑑價為準。

2. 個人信用與聯徵紀錄

銀行很重視購屋人的還款能力,會檢查:

  • 信用卡是否有遲繳
  • 是否有多筆貸款或負債比過高
  • 聯徵查詢次數是否過多(短期內詢問多家銀行會被視為風險)

3. 建商品牌與財務狀況

大建商品牌通常更容易獲得銀行信任,小型或新成立的建商,若財務結構不穩定,銀行可能保守降低成數。

4. 房屋地段與產品屬性

地段佳、需求高的住宅產品,成數往往較高;若是商辦、套房或特殊格局,銀行認為流通性差,就會降低貸款比例。

5. 政策與銀行內規

央行政策、房市管制或升息,都會影響銀行的放款態度。不同銀行內部政策也有差異,有些偏保守、有些則願意放寬。

為什麼「預售屋貸款沒過」?常見原因解析

不少購屋人以為只要簽了約、交了自備款,最後貸款一定能順利過件。但事實是,很多人就在交屋前踩了雷。到底是哪些因素,讓銀行臨時說「抱歉,無法核准」呢?

1. 信用條件不足

  • 銀行怎麼看:信用卡繳款遲延、負債比過高,甚至短期內聯徵查詢太多次,都會被視為風險。
  • 購屋人後果:銀行可能直接拒絕核貸,或是只願意降低成數。

2. 房價下跌,鑑價不足

  • 銀行怎麼看:貸款金額的計算以「鑑價」為準,而不是簽約價。若房市下修,鑑價金額低於買價,銀行自然縮手。
  • 購屋人後果:必須自掏腰包補差額,甚至臨時湊不出錢,只能解約。

3. 建商財務出狀況

  • 銀行怎麼看:建商是銀行評估的重要依據。如果建商財務體質差、傳出爭議或資金鏈有問題,銀行會寧可拒絕放款。
  • 購屋人後果:就算自己條件再好,仍可能因「建商不受信任」而被拒。

4. 政策或利率變動

  • 銀行怎麼看:央行升息、政府打房政策,或銀行內部調整放款政策,都會讓成數變得更嚴格。
  • 購屋人後果:本來預期能貸八成,最後只剩七成,資金缺口立刻拉大。

5. 過度樂觀的資金規劃

  • 銀行怎麼看:如果買方財務狀況太緊繃,僅靠「一定會貸到八成」的假設去安排資金,銀行會覺得風險過高。
  • 購屋人後果:最終自備款不足,無法完成交屋流程,只能違約。

💡 延伸提醒

很多人以為「初審過了就沒問題」,但事實上,真正決定貸款能不能過的,是交屋當下的「正式審核」

因此,交屋前的這 1~3 年,市場和個人信用狀況都可能發生變化,才會導致最後「預售屋貸款沒過」。

案例分享:三個真實情境,為什麼會遇到「貸款沒過」?

案例一:年薪 80 萬卻擔心成數不保 訂金已繳卻心裡發慌

這是一位網友在論壇分享的經驗。他付了訂金、訂下一間總價約 1,100 萬 的預售屋,原本打算靠年薪 80 萬再搭配 8 成貸款就能順利交屋。結果後來聽到銀行開始收緊貸款成數,才開始擔心:「如果只貸到 7 成,差額要去哪裡生?」

情況觀察:

  • 很多人買預售屋時,會以「一定能貸到 8 成」為前提做規劃,但政策或市場隨時可能改變。
  • 訂金先付出後,如果真的貸不到想要的成數,壓力就會變成買方自己承擔。

常見做法:

  • 有人會在簽約時爭取「貸款不過可退訂」條款,避免把自己綁死。
  • 也有人習慣先預留一筆備用金,萬一成數縮水,還能有補差額的空間。

案例二:交屋潮遇上「團貸被卡」200 戶只過 30 戶

某個台中建案交屋時,整個社區大約 200 戶,但真正能順利完成貸款撥款的戶數,前兩個月只有 30 戶。原因不是買方條件不好,而是銀行因為交屋潮壓力大,加上內部控管收緊,導致撥款延遲。

情況觀察:

  • 即使個人條件不差,也可能因「整個建案」的貸款狀況被銀行連帶影響。
  • 在交屋潮期間,銀行同時面對大批案件,放款速度和成數都有可能變保守。

常見做法:

  • 有些買方會提早和其他銀行接洽,留一個「備胎方案」。
  • 也有人乾脆延後交屋,等到銀行放款壓力稍微減緩再處理。

案例三:自由業者資料不齊貸款卡關

一名自營業者在申請預售屋貸款時卡關,原因並不是收入不夠,而是「缺乏完整的報稅與收入證明」。對銀行來說,無法確認他的收入穩定性,最後導致貸款沒過。

情況觀察:

  • 自由業或自營業者,如果沒有規律報稅或留存營收憑證,銀行會覺得風險較高。
  • 即便信用紀錄正常,也可能因「資料不足」被擋下來。

常見做法:

  • 有些人會提前準備過去幾年的報稅紀錄或合約,以補強財力證明。
  • 也有人選擇透過共同借款人(例如配偶或父母)來提高過件率。
房屋貸款方案推薦
房貸方案中國信託房貸轉增貸
中國信託
房貸轉增貸
中國信託房屋借現金/融資房貸
中國信託
房屋借現金 / 融資房貸
總費用
年百分率
2.68% 起2.85% 起
手續費NT$ 8,000NT$ 8,000
寬限期最長 3 年最長 3 年
貸款成數最高 85%最高 85%
其他● 貸款年限:
最長 30 年
(非購屋目的最長 20 年)
●貸款年利率:
前十二期2.185% (機動計息)
第十三期起機動利率2.68%起
● 貸款年限:
最長 30 年

●低利率:
前十二期年利率 2.185%
第十三個月起機動利率 2.88% 起
活動優惠期限2025/12/312025/12/31
立即申請立即申請
完整比較房屋貸款方案
製表日期:2024/12/31

預售屋貸款沒過怎麼辦?五大解決方案

很多人聽到「貸款沒過」第一反應就是恐慌,但其實並不是沒有退路。只要提早準備或靈活應對,還是有方法可以補救。以下整理五種常見做法:

1. 嘗試不同銀行

不同銀行的放款政策不一樣,有的保守、有的願意放寬。不要只依賴建商合作銀行,多問幾家,也許就能找到願意承作的。

2. 增加共同借款人

若是單靠自己收入或信用不夠,可以考慮和父母、配偶一起申請貸款,銀行會因為還款來源增加而提高核貸意願。

3. 補強信用條件

如果是因為信用分數被扣分(例如信用卡遲繳、負債比太高),可以先把未清償的債務結清,或暫時不要新增貸款,再重新申請。

4. 增加自備款

當房價下跌導致鑑價不足時,銀行不會提高成數,但你可以選擇自己補上差額。雖然壓力大,但能避免違約或解約。

5. 紅單轉讓

若實在無法解決,最後的退場方式就是把紅單(購屋資格)轉讓出去。雖然可能會有一些損失,但至少能避免違約金或更大的財務風險。


📊 解決方案一覽表

預售屋貸款常見問題與對策
情境 常見問題 可以嘗試的做法
信用條件不足 信用卡遲繳、負債比過高 清償債務、暫緩新增貸款、補強信用後再申請
鑑價不足 房價下跌,銀行認定價值比簽約價低 增加自備款、找共同借款人分攤
建商有疑慮 銀行擔心建商財務不穩 詢問其他銀行,避免單押合作銀行
政策變動 升息或銀行內部成數收緊 多比較銀行條件、尋找彈性較大的方案
資金不足 預期貸不到八成,差額太大 紅單轉讓、與建商協商延後交屋

銀行實務比較:預售屋貸款方案一覽

在了解了「為什麼會貸款沒過」之後,最實際的問題就是:不同銀行到底能貸多少?

以下整理幾家常見銀行針對預售屋貸款的條件(根據公開資訊與市場行情,實際仍會依個人狀況與建案調整):

2025 台灣各大銀行預售屋貸款比較
銀行名稱 預售屋貸款成數 利率範圍 特色與限制
國泰世華銀行 約 7 成 2.1% 起 對大建商品牌合作意願高,流程較穩定
台新銀行 7~8 成 2.0%~2.8% 青年首購友善,但地段、產品屬性會影響成數
中國信託銀行 7 成 2.0% 起 偏向保守,特別注重個人信用紀錄
土地銀行 7 成左右 2.0% 起 公股銀行,利率相對優惠,但流程較繁瑣
合作金庫 7 成 2.0%~2.5% 對政府政策配合度高,遇到打房政策時容易收緊
星展銀行 7 成 2.3%~3.0% 外商銀行,對高收入族群較有利,文件要求嚴格
  • 大型建商品牌(如長虹、國泰、中悅)通常與銀行關係密切,貸款條件會比小型建商寬鬆。
  • 即便同一家銀行,對不同建案的評估結果也可能差很多。
  • 公股銀行(例如土地銀行、合庫)成數通常比較穩定,但流程慢;民營銀行彈性較大,但政策變動時可能收得更快。

政策與市場因素:央行與房市波動的影響

除了個人信用與建商狀況,其實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變數 —— 整體政策與市場環境。很多人會遇到「預售屋貸款沒過」,原因就是因為在交屋前這 2~3 年,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1. 央行升息的影響

當央行升息時,房貸利率隨之上升,銀行承作貸款的成本增加,也會變得更謹慎。

  • 升息後,銀行會擔心購屋人還款壓力過大,審核條件自然收緊。
  • 有些原本能核准的案件,可能因此被「降成數」甚至「拒絕核貸」。

2. 政府打房政策與限貸令

近年政府針對房市過熱,祭出多項限貸措施。

  • 第二戶房貸成數限制:購屋人如果名下已有一間房子,再買預售屋時,貸款成數會被壓低(常見只給 6 成甚至更低)。
  • 特定區域限貸:在被認定為投資熱區的縣市或行政區,銀行必須嚴格控管貸款條件。
  • 法人購屋限貸:針對公司名義購屋,規範更加嚴格。

對購屋人來說,這意味著即便個人信用再好,遇到限貸令,銀行也可能被迫降低成數。

3. 房市價格波動

預售屋的交屋週期往往長達 2~3 年,這段時間房價若下跌,銀行鑑價金額會比簽約價低,導致成數縮水。

  • 例如三年前簽約時 1,500 萬的房子,交屋時房市下修,鑑價只剩 1,300 萬,那貸款基準就會大幅下降。
  • 這也是「交屋才發現貸款沒過」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4. 銀行內部放款政策

即使沒有政策面或市場面的劇烈變化,銀行本身也會根據年度放款目標來調整審核標準。

  • 在放款額度吃緊的時候,銀行會優先承作風險低的成屋案件,把預售屋排在後面。
  • 因此同樣的條件,去年可能能過件,今年卻不一定。

交屋前必看!購屋人自我檢查清單

很多人以為「初審過了就穩了」,但真正的關卡在交屋前的正式核貸。如果想避免遇到「預售屋貸款沒過」的窘境,交屋前務必要做一次徹底的檢查。

以下是一份簡單的 交屋前檢查清單,你可以邊看邊打勾:

✨綠海景觀 換屋首選高坪效✨
🏙️ 綠海景觀 換屋首選高坪效

🎁 自備總價10%起 當天下訂送豪禮

🏡 輕裝修美宅輕鬆入住3~4房級
預約賞屋
頁面資訊僅供參考,不構成銷售承諾,實際狀況以建商現場說明為準。

✅ 信用紀錄檢查清單

✅ 財務準備檢查清單

✅ 銀行比較檢查清單

✅ 合約與風險檢查清單

常見問題(FAQ)

Q1:預售屋貸款通常可以貸到幾成?

一般來說大約是 7~8 成,但實際能貸多少會受到房屋鑑價、個人信用、建商品牌與銀行政策影響。有時候遇到限貸令或房價下跌,成數可能只剩 6 成甚至更低。

Q2:如果預售屋貸款沒過,一定會違約嗎?

不一定。要看你和建商的合約條款。有些合約會寫「貸款不過可退訂」,但也有不少建案沒有這個保障。如果貸款真的沒過,可能需要和建商協商,否則就得依照合約支付違約金。

Q3:銀行初審通過,最後還有可能被拒嗎?

會的。初審只是根據當下條件給出的「暫定資格」,真正的核貸要等交屋時。這段期間如果房價下跌、信用惡化或政策收緊,都可能導致最後貸不過。

Q4:房價下跌,銀行鑑價比買價低怎麼辦?

這是最常見的狀況之一。銀行只會依照鑑價金額放款,如果差額太大,買方就必須自己補足,或是找共同借款人增加額度。

Q5:預售屋可以申請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嗎?

可以,但要符合條件(例如首購、年齡限制、收入條件)。另外,實際核貸結果還是要看銀行鑑價與信用狀況。

Q6:如果貸款沒過,可以改用信貸或民間貸款補嗎?

有些人會選擇用信貸或民間二胎來補差額,但利率通常比房貸高很多。這種方式屬於權宜之計,長期來看財務壓力會很大。

Q7:紅單轉讓是不是最好的退場方式?

紅單轉讓確實是一種降低損失的方法,但也要注意:有些建案禁止轉讓,或者需要支付手續費。轉讓過程中也要確認合約是否合法,避免後續糾紛。

Mr. Roo

袋鼠金融希望能建立一個安全、值得信任的平台,讓民眾可以在這裡找到最好的金融方案,用資金繼續實現夢想的藍圖。 袋鼠金融聯手多間銀行提供優惠金融方案,不僅運用 Gogolook 防詐資料庫與 AI 技術,更符合金管會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 政策中資安認證與資料傳輸規範。袋鼠金融為每一位民眾創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以實踐普惠金融的價值。

View all posts by Mr. Roo →
ico_check
加入比較清單
ico_close

立即登入回報錯誤

歡迎加入會員協助內容報錯,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報錯資訊確認後即可參加 「眼尖讀者月月抽獎活動」。報錯教學與詳細活動說明請點此了解更多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