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金融導讀|台股大跌怎麼辦?存股族要停止存股嗎?股市小白要趁機進場嗎,會不會因此被套牢?根據股票入門建議,又要該如何調整與制訂策略?伴隨著 2025 年初的台股大跌,股市來到近年來的低點,許多投資人想嘗試股票當沖,但又擔心反而被套牢,究竟該順著台股大跌賣出止血,還是續抱等待後續股市發展?本篇袋鼠金融綜合各大財經報導,提供專家建議給您做下一步判斷!
目錄
台股大跌:股匯雙殺存股族要注意⛔
繼 2025 年 1 月 13 日上演台股股匯雙殺,收盤暴跌 523 點,收在 22,488 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摜破 33 元;隨後台股波動不斷,3 月初台積電股價跌破千元大關,台股也未能收復 22,000 點,失守年線,即使在 3 月 17 日終盤以 22118.63 點作收,近期台股波動已讓投資人心驚膽顫。
莫因台股大跌,停止存股
相信許多朋友在嚴重下跌的時候會趨於保守、不敢進場,甚至有出清離場的念頭。但你知道嗎?諾貝爾獎得主 William F. Sharpe 的一篇論文〈Likely Gains from Market Timing〉,研究出我們的進出場準確率必須達到 74%,績效才會好於「買入並持有」!
這告訴我們什麼?這代表當我們遇到市場大跌的時候,最先做的便是重新審視自己當初持有的原因,相信對許多存股族而言,大家最終希望的都是長久的資金靠複利效應增漲,也就是 10 年、20 年⋯⋯甚至更久,經歷多個景氣循環後,讓退休時的總資產早已是當初進場時的好幾十、百倍!
或許大家看著下跌的數值,心中仍然有個恐慌在,但千萬別忘記 2009 年 3 月,股市在金融海嘯爆發後觸底,股市便開始大漲,3 個月後全球股市從底部上漲了 44.1%;到了 2010 年年底,全球股市則從底部上漲了 93.3%。很不可思議吧?但牛市的出現往往只是一瞬間,倘若我們一直思考著如何躲避熊市、確認股市是否觸底而忘記投資的初心,光是錯過那 3 個月,可就錯過了 44.1% 的漲幅!
因此,存股的要點就是「持續買入」,因為不論買在高點、低點,長期平均下來看都是穩定上漲的!千萬不要害怕自己「當下」的持股價值降低,因此停止購入!這可是存股大忌,千萬不要「股票跌的時候不敢存,股價高的時候拼命存」,這樣反而是一大損失呀!唯有透過「紀律」存股才能穩定長遠收益!
【限時優惠方案】
JUJI 招財麻吉——你的財務支援首選!低手續費、免出門、先試算、快速撥款、假日照常審件的特色,讓你無時無刻都可以安排手邊可運用的資金,按照原定財務規劃緩步進行,絕對會是小額借款的好選擇唷!
別怕匯率下跌,有利出口產業
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匯率波動似乎已成為日常的一部分,然而,當匯率出現下跌時,許多人不免感到焦慮,擔心自身資產或購買力受損。然而,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發掘其中的潛在機遇?
首先,匯率下跌雖然會導致進口成本上升,但對出口而言卻是一大助力。當本國貨幣貶值時,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相對降低,競爭力因此提高。例如,一件原本售價 NT$ 100 元的商品,在匯率下跌後,國外買家只需支付更少的當地貨幣即可購買,這將吸引更多國外消費者選擇本國產品。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早年在匯率調整時,便因出口強勢而支撐了經濟的快速成長。許多電子產品和高科技製造業者借助匯率優勢,成功拓展了國際市場。這也顯示,匯率波動雖然短期內帶來壓力,但卻能成為企業提升市場占有率的契機。
其次,匯率下跌還可以激勵本地產業加速創新與升級。當進口商品變得昂貴時,消費者更傾向於選擇本地產品,這對於本地製造商來說是一個增強市場地位的良機。同時,面對國際市場的需求增長,企業更有動力投資於技術改進與產品創新,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經濟的競爭力。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匯率下跌可能帶來的挑戰。例如,能源或原材料依賴進口的產業,可能會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但這些短期的衝擊可以透過政策調控或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來緩解。此外,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分散資產配置也是應對匯率波動的有效策略。
因此,當面對匯率波動時,不妨放下恐慌情緒,透過理性的角度去發掘其中的潛力。畢竟,經濟的活力正源於挑戰中的不斷轉型與創新!
新戶獨享手續費折數甜甜價 |
---|
📣 【康和證券手續費折扣來啦!】現在開戶,享手續費折扣,降低投資成本,輕鬆佈局你的財務計畫! 🎁 【好康fun心投❤️ 】 AI 智能選股 × 動態三倍,輕鬆打造你的財富小宇宙! 【全國首獎,首家非金控證券獲獎 !】 康和證券勇奪玉山獎傑出企業類首獎,實力與創新獲得業界肯定!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 袋鼠金融抗跌專區 ⚑
台股大跌:2025 股市崩盤原因
台股大跌原因之一:外資賣壓
外資從 2025 年初開始就對台股持續進行大規模賣壓,光是 1~2 月狂賣新台幣 1,821 億元,這種龐大的資金流出對市場信心造成了嚴重影響,也顯示國際因應全球升息環境及貿易戰疑慮而趨於保守,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會大幅下降,進一步加劇賣壓。
台股大跌原因之二:匯率波動
即使外資超賣股票,但資金未完全撤出,代表外資長線對台股基本面仍有信心,只是短線在調整部位;不過,2025 年 1 月 13 日台幣兌美元匯率重貶 1.55 角,收 33.119 元,創下自 2016 年 3 月,整整 9 年以來首次失守 33 元關卡,在此之後,台幣匯率一直在防守 33 元界線,這樣的匯率的波動會影響外資的投資收益,當台幣貶值時,外資可能會因為匯率損失而減少投資。
提高你的投資效率💰 |
---|
🎁 【終身 0 元】開戶享有 0 元手續費 🎁 【克服人性】避免追高殺低,維持穩定投資 🎁 【逢低加碼】觸發條件即下單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台股大跌原因之三:經濟與政治因素
- 川普的政策:川普上任後,不斷釋出高關稅政策,由於台灣經濟對外貿易高度依賴,此舉引發企業界對出口前景的擔憂,若川普持續鼓勵製造業回流本土,提高台灣所產製的相關產品關稅,將影響企業投資規劃,未來前景增添許多不確定性;不光如此,美國對 AI 晶片出口的管制方案,雖然對台積電等等核心盟友不直接影響,但仍會對相關供應鏈產生一定影響。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2025 年被預測可能會有多個經濟風險點,包括日圓套利交易的變化和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調整。這些不確定性會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進而影響股市表現。
台股大跌原因之四:技術與行業因素
2024 年受益於人工智慧需求,台灣四季商品與服務出口年增 8.19%,以晶片等資訊通信產品為主力,台積電等晶片大廠大舉擴產投資,雖然短期內增加成本與供給,有供大於求的隱憂,然而長期來說需求是樂觀。不過,美國的晶片管制仍讓科技股走勢反覆。
台股大跌原因之五:市場恐慌與情緒
當市場出現大跌時,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會迅速擴散。這種情緒化的反應會使市場出現過度調整,進一步加劇跌勢。
基於上述因素因而導致近期美股、台股持續大幅下挫,美國四大指數全數下跌!
⚡️開戶 5 分鐘⚡️ |
---|
🎁 【新戶獨享】台股電子交易量100萬以下超低手續費 🎁【活儲最高享5%】新戶開立北富銀數存帳戶,並綁定富邦證券為交割戶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台股大跌:歷年股市動盪原因?
在這個全球化盛行的世界中,股市大跌並非單一事件,台灣股市的漲跌起伏與社會局勢、國際情勢息息相關,更不用提當領導世界經濟的美國有所震盪,對台灣來說可謂是牽一髮動全身!
此外,全球媒體高度關注的重大變數如烏俄戰爭、供需失衡等等,每一個國際情勢的劇烈變化不只對台灣股市,對於各國股市來說其實都具有核彈級的殺傷力。袋鼠金融整理近幾年股市如此動盪的幾個主因:
烏俄戰爭
烏俄戰爭的持續,導致原油價格上漲,使得許多與「原油」息息相關的商品價格飆漲:原油並不單單只影響到加油,許多工業原物料都是經由原油提煉而成,因此這些商品的售價亦會受到原油價格影響。不只如此,俄國大舉將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關閉,導致歐洲需要額外進口天然氣為接下來的冬季做準備,民眾、政府多了一筆支出,當然就意味著少了一筆錢能做使用!
這些原因都會進一步惡化市場通膨問題,進而產生景氣衰退恐慌、需求降溫,導致科技產品下游出現庫存問題,持續拉低股市。
川普「解放日」關稅
川普在 2025 年重返白宮後,宣布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高達 32% 的對等關稅,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震撼彈,讓台股在清明連假後開盤即大幅下挫,指數一度失守兩萬點關卡,連一向被視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也難逃跌停的命運。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風暴,不僅讓投資人措手不及,也讓許多企業高層在假期中難以安心。
這波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層層擴散,首先首當其衝的是電子與資訊科技業,尤其是那些出口美國比重高的品牌代工廠。伺服器、筆記型電腦等產品,因成本大幅上升,競爭力瞬間削弱,企業只能加速思考產線外移,甚至不惜投入高昂資本到美國、墨西哥等地設廠,以期貼近市場、減少關稅壓力。但這樣的遷徙,對於本就毛利不高的傳統產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營運成本的提升與效率的挑戰同時襲來。
雖然半導體產業短期內被豁免於關稅清單之外,但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讓企業高層始終難以放心,因為美國的貿易政策向來變化莫測,誰也不敢保證未來不會擴大徵稅範圍。而傳統製造業如塑膠、鋼鐵、紡織、工具機等,若出口美國比重高,同樣難以倖免於關稅陰影,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感受到壓力。
這場關稅戰讓台灣股市短線劇烈波動,投資人信心動搖,外資撤離與匯率波動加劇了市場的焦慮。許多企業開始重新評估今年的獲利預期,甚至有法人預估台灣企業 2025 年的 EPS 普遍下修,股價自然受到牽連。
通貨膨脹
過去飆升的通貨膨脹導致 FED(聯準會)壓力巨大,因為 FED 的目標就是將美國的通貨膨脹指數維持在 2% 以內,2023 年在美聯儲一系列的貨幣緊縮計畫,包含像是提升基準利率、縮表等等政策,通膨率有稍微趨緩,也導致市場資金被美聯儲大量的回收,資金越少股票的價格就會跟著下跌,基準利率提升也會導致股價的估值下修,美國股市因此嚴重下跌。
不過,在通膨趨緩之後,美國在 2024 下半年已經降息三次,卻因美國通膨數據與川普政策陷入兩難中,目前轉趨觀望。
貨幣政策
如前述所說,美國貨幣政策與通膨息息相關,雖然暫停了升息步調,但通膨數字仍高於目標,加上美國財政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高,例如川普政府反覆無常的關稅措施可能推升通膨,讓降息時機更為棘手,簡而言之,勞動市場與通膨數據未達標,而經濟又呈現放緩,需要轉向寬鬆政策,而貨幣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又使市場反覆揣測,畢竟美元不只是目前最重要的國際貨幣,其美債殖利率又是許多風險性資產的訂價基礎,聯準會每次會議的轉變都可能引發股市波動。
台股大跌:5 大台股股災歷史事件
翻開台股發展史,也曾經出現幾次台股嚴重大跌的事件,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對台股影響深遠的前 5 名。
1990 年上半年
台股半年跌點最大發生在 1990 年上半年大跌 4,575 點,當時時空背景是新台幣升值,國際熱錢湧入,盤面以資產金融股為主,科技股不多。台股當時漲到瘋狂,1990 年 3 月大盤最高漲到 12,682 點,後來日本發生股災,股市嚴重泡沫化,再延燒到台灣,接著伊拉克戰爭爆發,指數瘋垮,崩跌至 2,485 點,直接去掉萬位數。
2000 年下半年
2000 年下半年,網路泡沫化,又加上遭逢美國 911 事件,美國市場受到強烈衝擊、國際情勢混亂,導致台股從 10,393 點崩跌至 3,411 點。
2008 年 全球金融海嘯
由於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球信心危機,致使台股在三個月內從 9,859 點崩跌至 5,904 點,近乎腰斬,同時也造成國內經濟活動急凍,失業率攀升。
2022 年 烏俄戰爭
2022 年從上半年 1 月初一度創下歷史新高 18,619 點,到 13,534 點,共下跌 5,085 點,主因便是疫情防治政策、通膨、貨幣緊縮一系列問題升溫,再加上遇到 2 月 24 日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以及聯準會升息,導致各種商品原物料飆漲,進一步推升通膨問題。
2025年 川普「解放日」關稅
川普 2025 年上任後,於頒布「解放日」關稅政策時,宣告將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 32% 高額關稅,讓台股在連假後大跌,一度從 21,298 點崩跌至 18,793 點,連台積電都跌停。這項政策對台灣電子、資訊科技等以出口美國為主的產業衝擊最大,企業為了減少關稅損失,只能考慮將產線移往美國或墨西哥,但這也大幅增加了成本。雖然半導體暫時被豁免,但未來政策不確定性仍讓企業憂心。傳統產業如塑膠、鋼鐵、紡織等也難逃關稅壓力,台股因此劇烈波動。
袋鼠金融 × 精選證券商 開戶享優惠 ✨ |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點我開戶 |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台股大跌,投資人該如何應對呢?
YouTube 頻道《阿格力博識》表示遇股市不穩定時,持股人應以 3 方式應對,包括「先跑、續抱、加碼」,以此處理手上的存股。
「先跑」
若遇「正小反大」時,應「先跑」,以保險業作為舉例,各家壽險業者推出防疫保單,然而台灣疫情突然爆發時,資金壓力突然提升,即使影響不大,獲利也不會增加,正面看起來沒有什麼贏就是所謂的「正小」。以反面觀察,大量理賠的情況下每股盈餘嚴重虧損,就是所謂的「反大」。正面來看獲利不高,反面看則會被嚴重影響,此情況下就應「先跑」。
「續抱」
投資人存有某家股票,無論是否跌到虧錢,假設當時購買時殖利率 4% 到 5%,假設公司基本面沒有變,那就專注在股利部分即可,因為股價本來就是波動的。若 EPS 年增率持平、殖利在預期之内就可「續抱」。
「加碼」
加碼的大方向為 EPS 成長比去年更好,且當月的營收也還在成長。財報獲利與營收均有成長,就可視資金配置加碼。加碼思維就是獲利持續成長,那未來股利就有機會成長,遇此情況即使股價下跌,仍可照著紀律持續買進。
資深的股市分析師們也針對不同族群也提出建議:
股票族
建議嚴控資金,抽回資金將資金控制在五成左右,並切忌以融資投資,宜將手中融資換現股,股市反彈時可以汰換下波回升時領漲的產業。
基金族
建議採定額不定時的投資方式,以波段操作代替長線投資,也就是波段彈升即停利,等待下一波急挫時再投資。
存股族
建議以零股取代整股方式存股,建議尾盤買進,避開盤中波動。
台股大跌是合適的買點嗎?
黎明前天總是特別黑,黑暗後就會看見曙光,股市的曙光何時來臨呢?資深證券分析師杜金龍解析止跌回升的買點,提供 2 項參考指標:
基本面
台灣整體供應鏈金字塔的頂端即是台積電,因此可以將台積電視為一個指標,當台積電發生單月營收減少時的利空狀況時,則表示整體庫存問題已經調整完成,利多的時間點即將到來。
技術面
以月線 K、D 低於 20,並自低檔交叉向上時,是底部買點浮現訊號。
台股大跌零股如何進場?
零股達人張琨琳,也認為股市回檔之際可以在股價較低點慢慢買進,成為績優股的零股股東,就是取得礦場淘金的入場券,同享每年配股配息,參加股東會掌握內部資訊,還可以領股東會紀念品。
小資族可根據個人需求,以定期定額或定期定股的方式進行投資規劃!(定期定額 → 每月固定金額投資/定期定股 → 有明確存股張數目標),妥善安排自己的理財計劃,即便是上班族、小資族也能聰明投資,實現存股目標、邁向財富自由!
台股大跌常見問題
台股大跌可能會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特別是當大型企業業績不佳或外資大量撤離時。
在台股大跌時,投資者應該審慎選股,關注企業基本面和未來展望。
台股大跌不一定會直接導致金融危機,但可能是全球金融不穩定的信號之一。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