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養親屬如何申報?扶養親屬扣除額有變嗎?2023 報稅時,扶養親屬所得稅的 2023 所得稅免稅額有哪些變化?隨著近年來的物價增漲,國稅局也針對 2022 年度綜合所得稅的免稅額度進行調整,如果你本身有扶養親屬,那你一定要了解袋鼠金融(原貸鼠先生)整理的扶養親屬資訊,像是扶養親屬所得稅 4 大重點變化、扶養親屬所得稅有誰可以申報、扶養親屬所得稅常見案例帶你輕鬆報稅以及扶養親屬所得稅常見問題,另外還有標準扣除額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讓你今年報稅不僅能減少煩惱,還能減輕繳稅壓力!
所得稅信用卡優惠推薦 💪🏻 | |||
---|---|---|---|
信用卡 | |||
繳稅優惠 | 💎 活動卡別:滙豐旅人卡/匯鑽卡/現金回饋御璽卡之新戶 💎 繳所得稅享 1% 現金回饋 ❗️ 回饋上限 NT$ 500 | 💎 活動卡別:商旅鈦金卡、LINE Pay 💎 不限稅額 0.2% 回饋、繳稅滿 NT$ 100 萬享 0.35% 回饋 ❗️ 每戶上限 NT$ 10 萬 💎 「財管首富家」會員(往來總額 NT$ 300 萬以上)→ 稅額滿 NT$ 30 萬(含)享 0.38% 回饋 ❗️ 每戶上限 NT$ 20 萬 | 💎 繳稅金額滿 NT$ 2 萬、10 萬、30 萬,分別享 NT$ 100、800、1500 刷卡回饋 💎 單筆繳稅滿 NT$ 100 萬,登錄星展 Card+ 信用卡數位服務再加碼 NT$ 3,000 刷卡金 |
分期優惠 | 💎 繳稅達 1,000 元,可享 1.88% 分期利率,免手續費,3期、6期、12期、18期、24期、30期任你選 | 💎 繳稅滿 NT$ 3 萬、30 萬以上持卡人分別享 6 期及 12 期分期 0 利率 | 💎 繳稅分期免手續費 |
活動期限 | 2023/05/01~2023/05/31 | 2023/05/01 ~ 2023/06/03 | 2023/05/01 ~ 2023/06/03 |
完整比較信用卡再抽純金袋鼠金幣 |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
製表日期:2023/04/28 |
目錄
2023 扶養親屬 vs. 2022 扶養親屬
在了解 2023 所得稅扶養親屬與 2022 有哪些差異之前,先來複習一下所得稅是如何計算的。
所得稅要要繳多少 ? 計算公式如下:
所得稅稅基
= 2022 全年綜合所得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免稅額( 自己、配偶、符合規定之扶養親屬可減除 ) ― 2 擇 1 : 標準扣除額( 自己、配偶可減除 ) / 列舉扣除額 ( 自己、配偶 & 扶養人 ) ― 特別扣除額 ( 自己 & 受扶養親屬可減除 ) ― 基本生活費 ( 自己 & 受扶養親屬可減除 )
最後,所得稅稅基再乘上所得稅稅率,就知道今年是否可以退稅,抑或是繳稅。
其中,扶養親屬可以扣抵所得稅的項目有:
- 免稅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列舉扣除額 ( 像是捐贈、保險費、醫藥費等等 )
- 特別扣除額 ( 像是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教育學費特別扣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等等 )。
綜觀以上,今年有 4 項目調升扣抵額度,讓有扶養親屬的納稅義務人節稅超有感,如下表。
所得稅 扶養親屬 2023 節稅超有感 | ||
---|---|---|
調整額度項目 | 2023 年 5 月申報 | 2022 年 5 月申報 |
免稅額 | 70 歲以下:NT$ 92,000 70 歲以上:NT$ 138,000 |
70 歲以下:NT$ 88,000 70 歲以上:NT$ 132,000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NT$ 207,000 | NT$ 200,000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 NT$ 207,000 | NT$ 200,000 |
基本生活費 | NT$ 196,000 | NT$ 192,000 |
2023 扶養親屬所得稅 4 大重點
1. 2022 年度所得免稅額整為 NT$ 92,000,2023 年申報適用。
免稅額上次調整已是 2017 年 ( 2018 年報稅 )的事,自 NT$ 85,000 調高到 NT$ 88,000。
由於 2022 年平均物價指數與 2017 年相比上漲 4.17 %,而只要上漲超過 3% 就符合調整標準,因此,免稅額自 NT$ 88,000 調高自 NT$ 92,000; 70 歲以上自 NT$ 132,000 調高自 NT$ 138,000。
2. 薪資特別扣除額
同樣與物價指數有關。薪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自 2018 年 ( 2019 年報稅 )修正所得稅法,自 NT$ 128,000 調高到 NT$ 200,000。
而以 2018 年所得為基準, 2022 年物價指數相較 2018 年上漲了 3.35 %,同樣也符合調漲標準 – 3 %。 薪資特別扣除額自 NT$ 200,000 調高至 NT$ 207,000 。
3.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與薪資特別扣除額調漲原因一樣。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自 NT$ 200,000 調高至 NT$ 207,000 。
4. 2022 年度基本生活費整為 NT$ 196,000,2023 年申報適用。
基本生活費乃依據主計處每年公布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 60% 計算,最近一年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 NT$ 325,948,因此,基本生活費自 NT$ 192,000 調高至 NT$ 196,000。
2023 扶養親屬所得稅誰可以申報?
所得稅想要透過扶養親屬合法減稅,首先第一要務就是先了解「哪些親屬」可以申報扶養,以免報錯,不僅得補稅,又會背上不正當逃漏稅捐的刑責。
扶養親屬所得稅:受扶養親屬一覽表
受扶養親屬一覽表 | ||
---|---|---|
條件 | 條件 | 其他注意事項 |
納稅義務人及配偶之直系尊親屬 | ✅ 年滿 60 歲:可無條件申報 ✅ 未滿 60 歲: -年收入 ( 納稅所得 ) 未達 NT$ 196,000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符合長照扣除額資格、身體障礙、精神障礙、智能障礙、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尚未康復無法工作或須長期治療(須檢附醫生證明) -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 |
若是兄弟姊妹2人以上共同扶養直系尊親屬,應由兄弟姊妹間協議推定其中1人申報扶養,記得不要重複申報喔! |
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
✅ 未滿 20 歲且未婚:可無條件申報 ✅ 年滿 20 歲: -仍在校就學,檢附當年度學費收據、學生證正反面影本、在學證明書或畢業證書影本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符合長照扣除額資格、身體障礙、精神障礙、智能障礙、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尚未康復無法工作或須長期治療(須檢附醫生證明) -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 |
✅ 暑修、補習班、國小師資班、就讀語言學校不算是「就學」 ✅ 一般大學、日夜間部、空大、國外留學(具有正式學籍)及軍校才符合「就學」資格 |
納稅義務人其他親屬或家屬(如伯、姪、甥、舅、孫等) | ✅ 未滿 20 歲且未婚:可無條件申報 ✅ 年滿 20 歲: -仍在校就學,檢附當年度學費收據、學生證正反面影本、在學證明書或畢業證書影本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 -符合長照扣除額資格、身體障礙、精神障礙、智能障礙、重大疾病就醫療養或尚未康復無法工作或須長期治療(須檢附醫生證明) -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 |
✅ 須同居一起生活 ✅ 非同一戶籍者,須提出受扶養切結書 ✅ 暑修、補習班、國小師資班、就讀語言學校不算是「就學」 ✅ 一般大學、日夜間部、空大、國外留學(具有正式學籍)及軍校才符合「就學」資格 |
申報所得稅實務上,扶養「其他親屬」的條件認定相較嚴苛,得符合民法互負扶養的義務。
🔥袋鼠精選首刷禮🔥 | |
---|---|
🔥 袋鼠限定優惠 活動期限 🔥 09/30 | 🎁 袋鼠限定 🎁:9/30 前新戶透過專屬連結申辦並核卡30天一般消費達888元, 享好禮三選一
|
立即申請 |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
扶養「其他」親屬申報案例
過去曾有民眾以為只要將其他親屬,像是姪子 、甥女遷入戶口,或是提供受扶養切結書,就能輕鬆申報扶養,實際上,如沒有同居、也沒有扶養義務,恐背上逃漏稅刑責,也會被追稅。
小夫因年收入破百萬,膝下無子,因此跟大雄協調後,將大雄的 2 個小孩遷入小夫戶籍,原以為能成功申報扶養 2 位未成年人,然而,在法律上,應負扶養義務者為大雄,應提出大雄不能維持自己生活且無扶養能力的證明,如無法提出證明或是大雄只是年收入較少,卻也須要申報所得稅,那麼,小夫事後仍會被國稅局追稅。
扶養親屬所得稅申報方式
了解完上述的申報資格以及申報案例後,想要申報扶養親屬的話,只要在申報所得稅時,在「申報系統」將親屬的基本資料都填寫清楚,就可以申報扶養了!
2023 扶養親屬所得稅節稅攻略
扶養親屬雖能減免免稅額、扣除額等等,然而,扶養親屬的收入也會一同併入你的應稅所得。假如你欲申報扶養已經退休的父母親,然而,父母每年的股票利息、股票交易所得、銀行利息收入、土地交易所得等等,均須納稅,且由申報者納稅。
換句話說,扶養親屬前,務必先試算一下所得 VS 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孰大孰小,以免不僅無法享受到合法有感節稅,反而得為親人繳納所得稅。
免稅額 + 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 > 所得 → 恭喜你增列扶養親屬是可以節稅的
免稅額 + 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 < 所得 → 無法節稅,還得為親人繳納所得稅喔
如果大於所得,恭喜你增列扶養親屬對你來說是可以節稅的,但若小於所得,就代表你不僅無法享受到合法有感節稅,還得為親人繳納所得稅喔。
扶養親屬所得稅常見案例 1
一家 4 口 扶養 2 名 5歲以下小孩 年收 NT$ 127 萬以下免稅
- 一家 4 口免稅額:NT$ 92,000 X 4 人 = NT$ 368,000
- 夫妻 2 人標準扣除額:NT$ 124,000 X 2 人 = NT$ 248,000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所得屬薪資所得者 ):NT$ 207,000 X 2 人 = NT$ 414,000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NT$ 120,000 X 2 人 = NT$ 240,000
其中,值得留意的是,有部分納稅義務人「 不適用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簡單說就是排富條款,如下:
1. 所得超高的人不適用!
在扣除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及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 後,納稅義務人或配偶適用所得稅稅率在20%以上,就無法適用此項特別扣除額喔。
2. 投資獲益高的人不適用!
納稅義務人選擇就就其申報的股利、盈餘合計金額以 28 % 稅率分開計算應繳稅額。
3. 其他來源所得超高者不適用!
各項其他來源所得加總超過 NT$ 670 萬,不適用扣抵喔。包含海外所得、自身非要保人而有年金保險進帳 ( 常見是父母為要保人,將每年領取的年金保險受益人指定為子女 )等等 所得稅法第 12 條所規定所得來源。
扶養親屬所得稅常見案例 2
一家 4 口 扶養 2 名就讀大專以上子女 年收 NT$ 108 萬以下免稅
- 一家 4 口免稅額:NT$ 92,000 X 4 人 = NT$ 368,000
- 夫妻 2 人標準扣除額:NT$ 124,000 X 2 人 = NT$ 248,000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所得屬薪資所得者 ):NT$ 207,000 X 2 人 = NT$ 414,000
-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NT$ 25,000 X 2 人 = NT$ 50,000
如何才能符合「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條件?
條件 1
必須先符合扶養子女的定義,也就是子女未成年或是已經成年,然而仍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就可以列報扶養親屬。
條件 2
扶養之子女得實際就讀於經教育部認可的大專以上院校 ( 海內外皆可 ) 且具有正式學籍者。 申報此項特別扣除額須提供繳費手續費或其他可證明文件。
值得留意的是,「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 僅能是扶養之子女,若受扶養親屬為配偶、兄弟姐妹、其他親屬,即便仍就讀大專院校以上,仍不可扣抵。
另外,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以實際繳費金額進行扣抵,最多上限扣抵 NT$ 25,000;而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則是定額扣除,無須檢附繳費收據。
扶養親屬所得稅常見案例 3
雙薪夫妻 扶養 1 名長輩 年收 NT$ 93.8 萬以下免稅
- 夫妻+長輩免稅額:NT$ 92,000 X 3 人 = NT$ 276,000
- 夫妻 2 人標準扣除額:NT$ 124,000 X 2 人 = NT$ 248,000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所得屬薪資所得者 ):NT$ 207,000 X 2 人 = NT$ 414,000
-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 需符合條件 ):NT$ 120,000
-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 需符合條件 ):NT$ 207,000
扶養長輩需要特別留意的內容有:
無論是直系血親尊親屬,也就是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或是配偶的長輩,都可以申請扶養。
又依據長輩的年齡,分為年滿 60 歲,或是未滿 60 歲。若是長輩年滿 60 歲,無需檢附文件,可以直接申請扶養。
若長輩未滿 60 歲,則要端看長輩的年收入是否低於基本生活費 NT$ 196,000,抑或是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身心障礙手冊者,才能申請扶養;反之,若長輩年收入高於 NT$ 196,000,那麼就無法申請扶養囉。
2023 扶養親屬所得稅常見問題
今年申報的是 2022 年的綜合所得稅,因此,未成年子女的定義仍是子女 2022 年仍未滿 20 歲,即便是 2022 年 12 月過生日年滿 20 歲,仍可視為未成年子女申報扶養。
明 ( 2024 ) 年申報的是 2023 年的綜合所得稅,因此,未成年子女的定義才會適用新的民法成年年齡 18 歲。
所謂無謀生能力的親屬,在多數的情況下指得是因為身障、智能障礙、重大疾病、符合衛福部長照需求、受監護宣告者,才是符合無謀生能力的定義。
而在扶養直系、姻親尊親屬,除了上述條件以外,如若是家中長輩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 NT$ 19.6 萬,也屬於無謀生能力的範疇。
由於稅法上對於「無謀生能力」的定義是「身心障礙、智能障礙、重大疾病、符合衛福部長照需求、受監護宣告者」,因此只是單純失業,是無法透過扶養的方式進行所得稅申報的!
可以。只要符合扶養事實,納稅義務人就能申報。如果與前夫、前妻重複申報扶養同一名子女,則國稅局依據下列順序來裁定誰有優先扶養權:
1. 依雙方協議為主
2. 由「監護登記的監護人或「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才能申請扶養
3. 以與該名子女實際同居天數,天數較長的人才能申請扶養
4. 最後,才是衡酌課稅年度之各項實際扶養事實證明,包含誰負責照顧子女日常生活起居、接送上學下學、才藝學習等等。
不一定,看扶養親屬的親疏而定。
(1) 自己以及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 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無須同居,也無須同一戶籍,可以直接在系統上申報扶養。
(2) 自己以及配偶的其他親屬 ( 叔、伯、舅、姪、甥、媳、孫 ),最關鍵條件為要同居一家共同生活,換言之,沒有同居事實,就無法申報扶養!至於戶籍這題,同一戶籍者,可直接申報、非同一戶籍者,則要提供受扶養切結書。
彼此得要有同居事實 + 同一戶籍 或 非同一戶籍須提出受扶養切結書 + 得提出兄弟姐妹無法扶養小孩的證明 + 你符合優先扶養順位 ( 民法第 1115 條 );若以上皆符合,小孩未滿 20 歲且未婚,就可以申報扶養,如若小孩已超過 20 歲,還要提出就學證明、無謀生能力等證明文件。
20 歲以上子女若仍在國外就學,仍可以申報扶養。需要提出繳費證明、國外學校學生證等就學證明。
值得留意的是,在國外遊學、國外就讀語言學校,國稅局解釋,因性質近似於進修、補習,不具學籍,不符合申報條件。
父母親年滿 60 歲以上即可以直接申報扶養;60 歲以下的父母,只要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金額 NT$ 196,000( 2023 年申報適用 ),也可以直接申報扶養。
而扶養親屬中有 70 歲以上者,免稅額為 NT$ 132,000,70 歲以下的扶養者,免稅額為 NT$ 88,000。
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 18 歲,因此會影響免稅額!
因此假如在 112 年度中滿 19 歲(成年當年度仍可由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之成年子女,若未符合在校就學或無謀生能力等條件,不得列報受扶養親屬免稅額。